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功能与文化内涵

    刘永丽

    

    

    

    摘要: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砖)最多的一个地区。南阳汉画像石(砖)保存着丰富的虎舞形态图像资料,在其中的“逐疫升仙”“方士升仙”“羽人·二龙穿壁·牛虎”等场景中,虎舞表达了汉代人们希望借助虎这一祥瑞神兽顺利升仙的愿望;在“虎食鬼魅·天马”“双鹿·人面虎”等场景中,虎舞表达了汉代人们祈求通过虎来驱鬼辟邪的思想;在“牛虎斗”“象人斗虎·牛”“斗牛牵虎”“格斗·刺虎·驯虎”“驯象·虎”等场景中,虎舞的斗兽娱乐功能非常明显。南阳汉画像石(砖)中保留的大量虎舞场景,蕴含了道教“永远长生、得道升仙”和佛教“脱俗升仙”的宗教文化内涵,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文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虎舞的功能经历了从汉代的祥瑞升仙、驱鬼辟邪、斗兽娱乐等,到明清时期的娱乐功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治功能的演变轨迹。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在河南民间,民俗文化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中虎舞表演尤其精彩。虎最早是作为氏族的首领,关于它的最早记载是虎氏族跟随黄帝出战。氏族的人们将虎视为图腾,用虎舞来表达对所崇拜之神的喜爱、敬畏之情。《虎图腾文化起源探析》指出,虎舞起源于远古的神话时代[1]。夏商时,也有传说桀统治时,有三万女乐,利用猛虎进行娱乐,使观众非常惊叹。可见夏商时期,民间开始驯养猛虎,以虎为道具的虎舞这一观赏娱乐性表演已开始出现。

    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画像石(砖)最多的一个地区。在南阳汉画像石(砖)当中,保存着丰富的虎舞形态图像资料。目前,学界有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研究,有的是从宗教的视角对汉画像进行试析,有的是将虎作为动物题材进行研究,而从舞蹈视角对其进行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拟以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虎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功能与文化内涵,探寻现今河南民间活化态的虎舞表演形式所形成的原因,以期对这一传统民俗舞蹈形式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功能

    画像石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南阳汉画像石(砖)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虎舞形象,其中,“牛虎斗”“斗虎”等舞蹈场景最具代表性。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虎舞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祥瑞升仙

    “祥瑞升仙”的观念由来已久。汉武帝崇信神仙,曾想如果能升天的话,妻妾、儿女都可以不要;王莽也对升仙深信不疑,更是为了升仙造出豪华的马车,高声呼喊要升仙。河南地区也流行黄老道家神仙说[2]。阴长生是南阳人,其留有《金丹诀注》一书,该书介绍了道教中炼丹成仙的法术。这种升仙的迷信思想还反映在古代流行的谶纬之风当中。汉光武帝笃信谶纬迷信思想,并在其统治时期给予这种思想很高的地位。在当时,河南地区也十分流行这种迷信思想。张衡是南阳人,因看到这种思想风靡一时,给社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专门著有《请禁绝图谶疏》,批判这一思想。

    在以上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南阳汉画像石(砖)中出现了许多以“祥瑞升仙”为主题的虎舞画面,由于汉代人们重视谶纬迷信思想,认为虎能够卜算所有事情的后果,虎便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祥瑞神兽,成为人们升仙思想的载体。因此,南阳汉画像石(砖)中利用虎升仙的画面比比皆是,如在“逐疫升仙”“方士升仙”“羽人·二龙穿壁·牛虎”等场景中都有体现。

    在南阳“逐疫升仙”汉画像石(见图1)中,右侧有呈奔腾之状的白虎,白虎背上有一左脚站立、拉弓欲射猛兽的仙人,猛兽受惊边跑边回头,左立神兽朱雀,展翅曲颈,呈现出仙人骑虎与猛兽相斗而舞的场景。在南阳“逐疫升仙”汉画像石(见图2)中,画面左侧刻有一骑虎的仙人,右侧刻有一仙人与回首的龙嬉戏,还刻有一仙人似乎在跑,画面呈现了仙人骑虎与神兽相斗而舞的和谐场景。在南阳东汉军帐营汉墓出土的“方士升仙”画像石(见图3)中,右侧刻有一方士,作为升仙的导引者,他手执牛角作狂奔状,另二仙人执仙草与龙虎相戏;左侧刻有翼虎与牛(疫鬼的化身)相斗,整个画面反映了在方士的引导下人虎共舞的场景。在“羽人·二龙穿壁·牛虎”空心画像砖(见图4)中,右下方刻有一头作攻击状的牛;中间刻有二龙交尾,交叉于壁中;左边刻有一只猛虎正向前走,虎背上刻有一位羽人,两手拿着灵芝。在古籍的记载中,羽人是身上长有羽毛或者穿了带羽毛外衣的人。羽人拿上灵芝,骑上猛虎,表达了羽人迫切升仙的愿望。

    2.驱鬼辟邪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虎舞还具有驱鬼辟邪的功能。随着谶纬之风的兴起,驱鬼辟邪的思想日益流行,虎被视为驱鬼辟邪的神物。古人认为如果想要升仙,就必须先除掉恶鬼,于是就在生活场景周围刻画猛虎,用来驱鬼辟邪,因此在汉画像石(砖)中经常可以看到虎与神人、方相氏(驱鬼辟邪的神灵)等相伴而舞的画面。在古代,人们大多迷信,以为天不下雨是因为鬼魅在作怪,于是便将希望寄托于神虎,认为神虎能降伏鬼魅,是驱鬼辟邪的神物。

    在南阳出土的东汉时期“虎食鬼魅·天马”画像石(见图5)中,右侧刻有一飞奔带翅膀的天马;左侧刻有一只猛虎张口咬住一鬼魅的左腿,鬼魅举手张臂,右腿蹬地用力欲拽出被猛虎咬住的左腿,鬼魅似人状,尾巴着地,面部惊恐。在南阳市唐河县电厂出土的西汉时期“双鹿·人面虎”汉画像石(见图6)中,左侧刻有二鹿,一只站立回首,一只奋足奔跃;右侧刻有一具有老虎身子、人面相的神兽,似在模拟老虎而舞,以取悦神虎,达到实现愿望的目的。在神话传说中,梼杌、马腹等神兽均为人面虎身的形象,这是古人对虎的一种神化。汉代人们常把这种人面虎身的神兽刻画在墓室中,以表达人们利用虎舞取悦神虎、驱鬼辟邪的思想。

    以上南阳汉画像石(砖)中,有虎与鬼魅相斗而舞,有模拟神虎而舞的人面虎,这些虎舞场景表现了虎舞驱鬼辟邪的功能。

    3.斗兽娱乐

    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就开始驯养虎兽将它们用于观赏娱乐性的表演。提起斗兽娱乐,人们不免会想起汉代拟兽舞《东海黄公》,它以人虎相斗的形式再现黄公被虎所杀的场景。《西京杂记》记载:东海有个叫黄公的人,年轻时擅长法术,能擒获老虎,在秦末时期,遇一白虎,由于年迈,力不从心,法术无效,被白虎所食[3]。在汉代,这种斗虎娱乐的现象普遍存在。南阳汉画像石(砖)中就有“牛虎斗”“象人斗虎·牛”“斗牛牵虎”“格斗·刺虎·驯虎”“驯象·虎”等场景,主要表现人的英勇善战与虎的凶猛气势。人与兽相斗也表现出人的无畏和征服自然的气概,反映了当时盛行的斗兽娱乐、尚武之風。

    在南阳市新野县出土的“牛虎斗”汉画像砖(见图7)中,右侧刻有一虎,前肢伸起、张口翘尾,向左边一牛扑去,牛则引颈挺角击打来敌,呈现出牛虎相斗而舞的场景。在南阳佟庄出土的东汉时期“象人斗虎·牛”汉画像石(见图8)中,一人戴面具,兼与两侧之牛、虎相搏,其左手紧抓牛的一只角,把牛的头撂在地上,同时用右手抵御从另一侧扑来的猛虎[4]。在南阳出土的“斗牛牵虎”画像石(见图9)中,右边刻有一人与牛相斗;左边刻有一人右手拿一钺扛在肩上,左手牵一用绳子绑着的虎。画面云气缭绕,反映了当时人们利用虎牛斗兽娱乐的社会风气。在南阳出土的东汉时期的“格斗·刺虎·驯虎”汉画像石(见图10)中,左边刻有两人各手拿兵器,持长矛和盾相斗,右边刻有一人头戴高帽、身穿盔甲、手拿长矛刺向对面飞奔而来的猛虎,呈现出的虎舞画面激烈而精彩。在南阳英庄出土的东汉时期“驯象·虎”汉画像石(见图11)中,右侧刻一胡人(西域人),头戴高帽,持钩驯象;左侧刻一虎作奔走状。东汉时期,河南地区角抵戏十分兴盛,主要有象人斗牛、象人斗虎等[5]。这种斗虎娱乐的形式是当时百姓喜爱的节目之一。

    综上所述,从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呈现的不同场景来看,虎舞的功能受到社会风气和宗教信仰等影响巨大,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祥瑞升仙”的思想在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驱鬼辟邪”的思想在墓室壁画中也多有体现,斗虎、娱虎的场景在南阳汉画像石(砖)中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当时虎舞已很常见,体现出虎舞的斗兽娱乐功能。

    二、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文化内涵

    虎文化是自古以来形成的有关虎的思想、习惯、信仰等综合文化[6]。我国虎文化源远流长。有学者认为,虎是远古人们狩猎的动物之一,而龙是人们农耕时祭祀祈雨过程中意识想象的神灵,人类文化最初是从狩猎开始,所以虎文化要早于龙文化[7]。在原始社会祭祀活动中,虎被看作氏族的图腾,人们模拟老虎而舞来取悦这一神灵,祈求得到它的庇佑,因此,虎舞常见于古人的生活中。南阳汉画像石(砖)中保留的大量虎舞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虎文化内涵的理解。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宗教文化

    古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会寻找一种信仰,以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而人们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由神灵主宰的,于是就把这种信仰寄托于有生命的动物或者植物,这些动物或植物被称为图腾。图腾作为统一全族社会意识的徽帜,能使族人同心同德,自愿接受约束和引导,遵循现实社会的等级划分[8]。虎在古代被视为图腾之一,虎舞便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文化。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虎舞蕴含了道教“永远长生、得道升仙”的文化内涵。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汲取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积淀的丰富精华,以原始宗教、创世神话、巫史文化、帝王经验为思想渊源,著《道德经》,开创了道家学派。作为道教中的神兽,虎是道者登天的工具。作为道教的神仙之一,赵公明的画像常伴一只黑虎,具有骑虎升仙的寓意。在南阳汉画像石(砖)中,出土了丰富的以升仙为主题,骑虎、斗虎等而舞的虎舞场景,有逐疫升仙、方士升仙等功能,这些场景中的虎舞充分体现了道教“得道升仙”的文化思想。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虎舞还蕴含了佛教“脱俗升仙”的文化内涵。在大量佛教与虎的故事传说中,佛教高僧常以驯虎进行修炼,以求增加法力,达到脱俗升仙的目的。与道教利用虎舞升仙的方式不同,佛教中高僧是以驯虎、娱虎等达到升仙的目的。南阳汉画像石(砖)中出土有丰富的驯虎、娱虎等虎舞场景,如“格斗·刺虎·驯虎”“驯象·虎”等,充分体现了佛教“脱俗升仙”的文化思想。

    2.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战国人邹衍提出的,其主要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思想对其他学说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阴阳五行学说把方位上的“东南中西北”和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相结合,从而指导天子按照“金木水火土”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做事,人们认为这符合上天的安排,是祥瑞的征兆;在天文学方面,古人将黄道和赤道的28个星宿分为四部分,这四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个方位,其中西方七个星宿连起来像一只虎的形象[9]。因此,白虎代表西方神兽,并配合秋季主宰着西方的安危凶吉。

    远古时期,四神最初是氏族社会的图腾,后来,由于谶纬迷信的盛行,人们把它们加入阴阳五行的内容,将其说成是可以守护四方、驱逐邪恶的神物。虎在阴阳五行学说中是代表西方的星座神,被称为白虎星座。因此,古人认为,白虎是主管西方驱鬼辟邪、保佑平安的守护神。在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白虎在虎舞中被赋予特定的寓意,其或与鬼魅相斗,或被人骑着作为坐骑相戏而舞以求登天升仙等,这都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中“神兽白虎驱逐邪恶、保一方平安”的文化内涵。

    三、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虎舞功能与文化内涵在现今虎舞中的演变

    现今河南民间表演的虎舞,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创作的目的是以取乐为主,突出虎舞的娱乐功能。南阳汉画像石(砖)中的虎舞所具有的“祥瑞升仙、驱鬼辟邪”的功能,已经很少体现在现代虎舞的表演中。现今河南虎舞的表演主要分布于开封、商水、永城、新野、焦作5个地区,其中尤以焦作地区的虎舞表演最为壮观,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现今河南的虎舞表演中,虎舞的娱乐功能非常突出。为了增强观赏性,人们加入了“狗熊”的角色,将纸糊的老虎作为伴舞,充分利用方桌、板凳和刀枪棍棒等道具来增加虎舞的观赏性,还创造出带有火星的虎舞演出形式——“火老虎”,用于夜间演出,十分美观。此外,南阳市新野县的虎舞在保留汉代“牛虎斗”表演形式的同时,加入了猎人的角色与道白,使虎舞表演更具观赏性。

    河南虎舞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家虎舞”在表演中在道具“虎头”上挂着写有“美帝国主义”的布条,“老虎”代表美帝国主义;改革开放后,其虎舞表演多用来歌颂党的富民政策,表达人们期盼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南阳汉画像石(砖)中虎舞的功能与文化内涵自汉代以后已逐渐淡化,其主要功能向两个方向演变:一方面,保留虎舞斗兽娱乐的功能,体现出虎舞的娱乐观赏性;另一方面,发挥虎舞特有的政治功能。由此可见,虎舞经历了从汉代的祥瑞升仙、驱鬼辟邪、斗兽娱乐功能,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娱乐功能,再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娱乐、政治功能的演变轨迹。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会遵循时代变化的规律,最终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虎舞的功能与文化内涵的发展也不例外,这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变化。

    四、结语

    虎舞不仅是河南民间的传统舞蹈之一,而且还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发展河南虎舞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河南虎舞的弘扬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对虎舞进行提炼、加工、创作,使其走进高校舞蹈课堂;其次,应成立河南虎舞理论研究机构,提供学术理论研究平台;再次,应利用多媒体大力宣传,使河南虎舞走出去;最后,应建立保护制度,使河南虎舞在规章制度的保护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友华.虎图腾文化起源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1992(4):69.

    [2] 徐永斌.南阳汉画像石艺术[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184.

    [3] 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9.

    [4] 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南阳汉画早期拓片选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76.

    [5] 程有为,王天奖.河南通史:第2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40.

    [6] 叶舒宪.中国虎文化图说[J].寻根,2010(3):31.

    [7] 汪玢玲.中国虎文化探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65.

    [8] 周凯模.祭舞神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87.

    [9]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