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布龙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

    王家斌

    摘要: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孕育伟大的力量。青海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条件艰苦的发展现状、党领导下各族人民的长期奋斗,给尕布龙精神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尕布龙有着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崇高的精神信仰、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和敢于担当的实干本色,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楷模、高原精神的丰碑。尕布龙精神是实践的产物,历久弥新,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贡献给青海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青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极高的时代价值,是当前青海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极好教材,为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和不竭精神动力。

    关键词:尕布龙精神;青海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内涵;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精神,是青海最宝贵的财富,最动人的力量。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青海,更加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尕布龙精神作为新青海精神的重要代表,对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话语权,更好地构筑青海精神、青海价值、青海力量,打造精神高地,使青海人民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尕布龙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动因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提供不竭的前进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海发展站在了新起点,与时俱进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迫切需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崇高精神。尕布龙精神在多元地域文化、现实感召和青海精神文化的积淀下孕育而生,必将为努力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青海多元的地域文化是尕布龙精神形成的丰厚沃土

    青海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孕育了青海儿女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青海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青海是以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生产活动中,同呼吸、共命运,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共同开发了青海大地,共同创造了青海文化,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这里既有昆仑文化、三江源文化等区域性文化,又有古羌文化、唐蕃古道文化等历史文化;既有宗喀巴、文成公主等名人文化,又有撒拉族歌舞、青海“花儿”等民族文化;既有原子城、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又有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等宗教文化。青海这些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是孕育尕布龙精神的重要力量和优势文化资源,在推进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能更加充分地激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引擎,引领青海文明、塑造青海精神。

    (二)青海发展条件的艰苦是尕布龙精神形成的现实动因

    青海严酷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是尕布龙精神形成的重要现实动因。青海集西部、民族、欠发达地区于一身,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省情特殊,责任特殊,工作条件艰苦。脆弱的生态环境、薄弱的经济基础、封闭的社会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带领青海人民脱贫致富,迈向共同富裕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重大,如果没有牺牲和奉献精神是坚守不住的。而尕布龙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他带领青海儿女勇于面对现状,始终保持着“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昂扬斗志,在与高寒缺氧、贫困落后的斗争中,勇于担当,不断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推动青海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西宁南北两山山高、坡陡、风大,植被少,生态环境不好。66岁的尕布龙从副省级领导岗位退休之后,毅然决然地主动担起了绿化西宁南北两山的使命。摆在他面前的是难啃的硬骨头,尕布龙既当指挥,统筹规划、把握全局,又当民工,亲自跑项目、筹措资金、实施项目。尕布龙带领青海儿女,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努力改善着南北两山的生态环境,改变着青海的发展面貌。

    (三)青海精神文化的积淀是尕布龙精神形成的重要源泉

    改革开放初,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2]在青海改革發展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一代代青海儿女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在实践中创造了以“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柴达木精神、牦牛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玉树抗震救灾为代表的青海精神文化。青海精神,形成的是一整套以中华美德、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优良作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海高原的生动体现,反映了青海各族人民追求发展进步的强烈愿望,表现出高原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豪迈情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3]这些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勤劳勇敢的青海人民勇于为青海繁荣发展和民族进步献身的崇高品质。这些精神,鼓舞着青海儿女不怕艰难,自强不息,摆脱贫困,建功立业。这些精神文化,激励更多人们扎根青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尕布龙精神深深根植于青海精神文化的肥沃土壤,结合青海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不断升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也是青海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晶。

    二、尕布龙精神的丰富内涵

    尕布龙同志是青海人民的好公仆,党员干部的好榜样。他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从普通基层领导干部一步步成长为青海省副省长,退休后坚持18年如一日绿化西宁南北两山,86岁与世长辞。尕布龙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长期奔波在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却始终保持“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昂扬斗志。他从没有停下为高原、为牧民勤勉工作、无私奉献的脚步,用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感天动地的历史伟业。尕布龙不仅给青海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尕布龙精神是新青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弘扬尕布龙精神是践行新青海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是在空中建楼阁,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4]尕布龙精神是青海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蕴含于青海优秀传统与现代文化之中,凝聚着青藏高原这方水土的精华和灵气,是富有青海特色的理论体系、发展理念、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青海建设和青海担当。同时,新尕布龙精神是新青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是青海“五四战略”“一优两高”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确保青海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光辉旗帜。我们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放大尕布龙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让尕布龙精神成为青海省人民的共识,激励我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笃定信念、忠贞不渝的崇高信仰

    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地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抱负的不竭精神动力,更是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石。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过去我们党和军队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5]尕布龙同志始终把对党的忠诚当成忠贞不渝的崇高信仰,笃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所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尕布龙无论官职有多大、身在何处、手头事有多重要,哪里人民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尕布龙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改变青海人民生产、生活面貌而奋斗终生、至死不渝。他用忠诚燃尽生命之火,用信仰书写生命传奇。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党政领导干部的必要条件。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我们要学习尕布龙同志,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坚定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把对党的忠诚付诸实践,在实际行动中展示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克己奉公,一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尕布龙精神的重要内核。尕布龙同志从来不摆官架子,相反他长期和边远牧区老百姓保持着血肉联系,牢记为民的初心,在仅有80平方米的畜牧厅家属院搭起了11张床,办起了“住院部”“招待所”,给来西宁求医治病、办事的牧民义务提供方便。尕布龙从政为民50年,一生甘于清贫,从不谋取半点私利,始终克己奉公。尕布龙一心为民、一生为民,他始终关心群众疾苦,始终和老百姓情感相系,用生命践行公仆情怀。他的赤子情怀,既让人感动,也给人以前行的动力。尕布龙不仅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更是一心为民的典范,他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时代之问。

    (三)知行合一、敢于担当的实干本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尕布龙从普通牧民成长为省级领导干部,职务不断升迁,但是质朴、实干和担当的品格从未改变。为官几十载,尕布龙的足迹踏遍了青海的每一寸热土,他起早贪黑深入牧区,到田间地头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直面矛盾,真心实意地解决人民群众最棘手的困难。退休之后,66岁的尕布龙仍然主动请缨,担任西宁南北山绿化专职常务副总指挥,一干就是18年,他不遗余力地带头种草植树绿化西宁南北两山,用后半生全部的心血染绿了西宁的山川。尕布龙,几十年如一日的躬身实践展示了一个“放羊娃”知行合一、敢于担当的宝贵品质。尕布龙用“生命不息、实干不止”的坚韧不拔,诠释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应有的担当。尕布龙,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践行了一心为民的铮铮誓言,为广大党政领导干部树起了标杆和榜样。

    三、尕布龙精神对推动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

    国家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青海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肩负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光荣使命。实现这一目标,青海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尕布龙精神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能凝聚青海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为青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大力弘扬尕布龙精神,积极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青海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意义重大。

    (一)尕布龙精神的崇高信仰,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重要任务是思想道德建设。搞好思想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先进典型、先进道德模范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激发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最终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没有精神支柱和缺乏精神动力的问题。尕布龙精神是社会主义、共产主義思想的集中体现,不仅对事业的有着执着追求,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等内涵,而且与时俱进,体现着时代性,也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可以说,尕布龙精神所强调和弘扬的宝贵品质都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优秀中华文化的深层次内容。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一旦松动,就会大大降低抵制诱惑和考验的能力,甚至滑入深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尕布龙同志为标杆,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忠于国家利益,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权威,坚守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为我们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增强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推动青海精神文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矛盾,甚至阻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态势,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如果我们不能擎起信仰的旗帜,不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就不可能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考验面前立场坚定。[6]尕布龙之所以能长期奋斗在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保持“缺氧不缺精神”的昂扬斗志,就在于他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学习尕布龙这种崇高理想信念,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意义重大。青海的精神文明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付出艰苦卓绝的奋斗。因此,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尕布龙精神的崇高信仰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着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推动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牢固树立长期开展创建“文明青海”活动的决心,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

    (二)尕布龙精神的公仆情怀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创建青海精神文明建设

    尕布龙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为民情怀。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理念,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尕布龙心怀仁慈和悲悯之心,一生践行“为官就要为民”的座右铭,心里装满了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共甘苦、共患难,恪守公仆情怀。尕布龙始终和基层老百姓打成一片,一有时间就到青海各地的农牧区了解民情,调查研究,做老百姓的贴心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心里仍然装着老百姓,树立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員的光辉形象。广大党政领导干部要学习尕布龙精神的公仆情怀,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让人民满意,永做人民公仆。学习尕布龙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积极回应人民的需要,同心同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一步加快创建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机关会“为了追求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7]因此,我们必须防微杜渐,警惕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而尕布龙精神的公仆情怀对教育广大党政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育他们恪守“公仆情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近40年来,青海取得的巨大成绩靠就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关键时期,更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紧紧依靠青海人民,凝聚人心民心,汇聚青海力量,不断推动青海精神文明建设大步向前。尕布龙精神作为新时期青海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公仆情怀不断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真心为民、真诚爱民、真正富民恰恰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更是践行群众路线,恪守公仆情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所讲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8]。因此,广大党政领导干部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尕布龙同志为标杆和榜样,用尕布龙精神鞭策自己,恪守公仆情怀,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相信我们党,支持我们党,才能聚沙成塔,凝聚起创建“文明青海”,加快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青海力量甚至中国力量。

    (三)尕布龙精神的实干本色,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塑造青海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江泽民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9]五千年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奋斗、爱好和平、以人为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尕布龙精神是当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生命不息、实干不仅是尕布龙一生最厚重的底色,他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俯首为牛,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青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尕布龙是以人为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典范。

    精神文明能够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一系列战略任务的完成必然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学习尕布龙精神并不是让广大党员干部单纯追忆和缅怀,而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篇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道德滋养。我们要结合新时代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准青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尕布龙精神的结合点,不断拓宽青海发展新思路新空间,带领青海人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奋进的征程,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和精神力量的支撑。[1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魂聚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向尕布龙看齐,以先锋模范为镜,筑牢理想信念,把尕布龙精神融入青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人人争做尕布龙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就一定能汇聚起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的强大合力,不断激发青海省各民族信仰的力量,强化精神纽带,打造青海精神高地,筑牢精神家园。就一定能激发广大青海干部群众向善向上,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推动青海社会文明程度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新征程上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

    基金项目:本文系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省级重点智库)项目“青海六盘山区精准扶贫问题研究”(项批准号:ZK1700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RW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 ?释:

    [1]构建复兴伟业的精神坐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精神文明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7-09-30(03)。

    [2]吴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成与发展[EB/OL].光明网。

    [3]王向明.大力弘扬和践行青海精神[J].青海党的生活,2016(10):36-37。

    [4]姚满林.试论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逻辑[J].攀登,2018(3):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6]李辉.擎起信仰的旗帜[N].青海日报,2017-08-01(0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0。

    [8]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时、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

    [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9。

    [10]陆培法.精神文明建设为国家发展注入正能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10-17(05)。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