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与反思

    巴丹 卢竑

    

    

    

    【关键词】 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 文献标志码:B ?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07.015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正打破传统的办学理念,走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2017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显示,2017年来华留学生总数为489 172名,医学专业留学生的规模仅次于汉语言专业,成为留学生首选的热门专业之一[1]。伴随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各医学院校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规范开展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地方院校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以下简称右医)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分析右医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留学生教育研究提供一手资料,为地方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教学提供思路,为国家制定和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医学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现状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第十四条指出:“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2]”汉语课程是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必修课程,HSK等级考试是留学生被授予毕业证的必备条件。《右江民族医学院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培养方案》规定(简称《培养方案》),右医留学生的汉语课堂教学集中在前两年完成,总授课课时达到1340学时。留学生第一年在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学习汉语,第二学年将归入各专业学习医学。从2011年大规模招收留学生以来,右医的汉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6~2018年东南亚班参加HSK三级考试,通过率均达到了92%以上,但也存在着以下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实施各种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的动机系统[3]。2020年3月,笔者对右医2018~2019级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关留学生学习需要的调查结果如图1。57.14%的留学生出于内在动机,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汉语,42.86%的留学生则是在奖学金或学校规定等外在动机的驱动下学习汉语。留学生不愿意学习汉语的主要原因是“和医学专业不相关”“回国后不会再使用”以及“汉语很难学”。由于与专业相关性不大,日后使用频率不高等原因,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和主动性不足。

    此外,有关留学生学习期待的调查结果如图2。从期待值来看,近1/5的留学生觉得只要能及格就已经很满意了,有39.29%的留学生认为六七十分就很满意。这说明汉语课堂并没有成为留学生的学习期待,勉强应付成为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常态。医学专业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医学知识和提高医学能力,他们找不到汉语与医学学习的内在关联,甚至认为汉语学习给他们繁重的专业学习增加了负担,对汉语学习表现出排斥的心理,迟到旷课的现象屡禁不止。如何培养和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2 教学与专业脱节,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方案》规定留学生通过HSK三级考试后方可进入医学专业学习。从教学任务来看,汉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从教材编写来看,所使用教材的知识点和主题侧重于交际性和日常性,属于通用性教材。从教学内容来看,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以培养基本语言能力为主,主要满足学生的日常沟通和生存需要。在基本语言知识尚未掌握的情况下,难以补充和拓展医学的相关内容。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授课教师以汉语专业为主,多数教师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要求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的同时讲授医学知识,对汉语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从学生的兴趣倾向来看,据调查显示,50%的留学生希望汉语教师在教授汉语的同时也能涉及医学内容。一方面是课时压缩、教师知识面有限,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迫切需求。如何寻求汉语与医学的切入点,是汉语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1.3 招生进度难以把控,师资配比难以均衡 高校留学生招生过程中,招生进度因受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各高校较为棘手的问题。每年学生到校人数和到校时间难以按计划严格执行,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留学生的个人因素。不少留学生会先参加国内的高考,再做留学的选择。若在其国内有较好的选择,就会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二是学校自身的因素。留学生可能会提交多份申请,同时拿到多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右医地处四线城市,且医学专业的费用较高,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留学生的选择。此外,右医采用常年循环招生模式,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招生,势必每个学期都有新生入校报到。三是招生审批环节繁琐,周期漫长。一个完整的招生过程包括:(1)学校发布招生宣传信息;(2)留学生填写并提交入学申请;(3)国教处审核筛选,报学校审批;(4)相关材料上报国安处、公安处、教育厅、外事办层层审批;(5)留学生拿到录取通知并到大使馆办理来华留学签证手续;(6)购买国际航班,到校报到。留学生从递交申请到入校报到,时间周期较长,环节繁多。最终实际到校人数仅占发放录取通知书的一半左右,到校的时间更是难以控制。最常见的现象是,每学期都要开设新班,同一年级的新生到校时间可以相差2~3个月。学期结束,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相差甚远。这些不可控因素对师资储备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学生人数是教研室配备教师的重要指标。由于学生人数无法确定,有时会出现教师完不成绩效任务的情况,有时又会因教师不足,无法满足排课需求。

    1.4 学生纪律自由散漫,学生管理问题重重 根据右医院字〔2013〕71号文的规定,笔者分年级、分国籍统计了2018~2019级预科班“汉语综合”课一个学期的出勤率。见表1。数据显示:(1)不同国籍或区域的留学生,对上课纪律重视程度不一样。相比而言,东南亚的留学生更遵守课堂纪律。(2)就单门课程的统计而言,即便是相对遵守纪律的东南亚班级,19级达到处分的比例为28.58%,18级则为35.72%。(3)达到全勤的学生人数极少,三个班共计34位留学生,只有3位同学达到全勤,全勤比例仅为8.82%。问卷显示,有28.57%的留学生认为“只要没达到被处分的条件,可以违反学校的规定。”违规比例之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在思想上并不重视校纪,没有形成自我约束力,更没有意識到良好的行为方式是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

    目前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只配备了一名专职辅导员,负责该学院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管理工作。留学生管理工作既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还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留学生因语言不通,初到异国他乡,即便是最简单的手机卡办理都需要老师的帮助。留学生管理工作事无巨细,耗时费力,应配备专职辅导员具体负责留学生的组织、教育和管理工作。

    2 医学本科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对策2.1 加强留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目前,右医共出台四份留学生管理文件,仅有右医院字〔2013〕71号文是专门针对教学管理而制定的,共设有八条规定,分别从上课纪律、请假规定、纪律处分、学位颁发、学籍管理等五个方面制定了标准。总体来看,71号文对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各方面的内容都能有所涉及,但相关规定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如第五条规定:“擅自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累计10~19学时的,给予警告处分;累计20~29学时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累计40~49学时的,给予留校察看处分。”这条规定是针对整个学期还是某门课程并未明确指出。现课堂统计工作由各科任老师自行统计,期末统一上交教研室汇总,仅作为期末是否具备考试资格的依据。学生的违纪统计数据并未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信息的滞后使得教学管理条例形同虚设,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

    据右医院字〔2018〕95号文的规定,留学生的管理工作由学工处负责。留学生划归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统一管理后,年级辅导员配备人数并没有相应增加,势必导致留学生管理工作处于无暇应对的阶段。加强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首先,应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规定,将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精细化和精准化。同时,配备专职的留学生辅导员,以保证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再次,加强与各教学、管理部门的沟通,争取各部门对留学生工作的支持,更好地明确职责,共同推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2.2 融入中华文化因素,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传播中国文化是汉语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对外汉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4]。《暂行规定》第八条指出:医学本科毕业的留学生应“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2]”将中华文化因素融入汉语教学,能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在汉语学习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调查显示,当问及学生“你希望老师在教汉语的同时,还教授哪方面的内容?”时,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见图3。42.86%的学生选择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仅次于“医学”成为留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之一。在汉语课堂适时融入中国文化因素,能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3 转变教学观念,寻求汉语与医学的契合点 汉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留学生通过HSK三级考试,以提高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汉语教师往往缺乏医学背景知识,同时还要受到教材和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限制。要想在汉语教学中结合医学知识的讲授,这就要求汉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扬长避短,推陈出新。一方面,汉语教师应自觉提高医学知识的储备,加强与校内医学专业教师的沟通与合作,探寻汉语课程与医学专业融合的新途径。另一方面,汉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精品视频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课堂师生互动[5]。通过促进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利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线下课程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与医学相关的情景,促使学生运用已有汉语知识,完成相关医学场景的交际性表达。既可锻炼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满足了学生医学专业学习的需求。

    2.4 实行弹性人事制度,加强师资培养力度 留学生招生人数不稳定,到校时间不固定,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人事聘用工作提出了挑战,因而采取灵活的人事制度势在必行。首先,应加强校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工程。每年有计划、有梯队地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提升汉语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從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次,充分调动校内教师资源,鼓励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参与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再次,由于留学生教学和管理工作对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使得留学生各项工作的难度较之国内学生呈几何倍增加。学校应该在精神鼓励的同时,在绩效奖励方面也应能有所体现。建议留学生的课酬按照双语教学标准发放,对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按1.5倍的工作量进行核算。最后,留学生人数激增时期,可以外聘汉语教师。采取灵活的招聘制度招收兼职教师,让表现优秀的兼职老师可享有转为正式在编人员的优先权。同时,充分挖掘本市其他高校的教师资源,外聘当地其他高校已经在从事留学生教学工作的汉语教师参与课堂教学。

    3 结语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国内各医学院校加大招收国际学生的力度,如何提高非语言学习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问题并不局限于教学本身,而是一个涉及教师、二级学院乃至学校管理层面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本文以右医为例,剖析了医学院校留学生汉语教学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编.2017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M].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7(12):3-4,32.

    [2] ?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EB/OL].http://www.moe.gov.cn/s78/A20/s3116/s3123/201002/t20100202_82574.html.2007-07-10.

    [3] ?廖策权,梁俊.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48.

    [4] ?杨春耘,严宏伟.临床医学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16(4):38-43.

    [5] ?陈佳宜.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医学留学生汉语课堂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2-64.

    (收稿日期:2020-05-21 修回日期:2020-06-23)

    (编辑: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