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种养殖产业发展脱贫路径的规模报酬研究

    李坤梁

    摘 要:全面小康是基于“一个不能少”共同摘掉贫困的大脱贫背景之下而建成。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条件中,深度贫困区脱贫主要以发展产业来攻坚,产业发展一方面来自政府主导,另一方面受限于又或者取优于市场调节。本文以微观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分析贫困户选择种养殖产业发展脱贫路径会陷入规模报酬困境,并探讨走出困境的路径。一是树立正向政绩观,切实做好为民服务;二是开展群众大教育活动,引导好贫困户产业发展;三是有效利用大数据,全力做好信息共享;四是完善基层专技人才制度,打造三农工作队伍。

    关 键 词:规模报酬;贫困户;产业发展;脱贫成效巩固

    一、引言

    全面小康是基于“一个不能少”共同摘掉贫困的大脱贫背景之下而建成。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条件中,深度贫困区脱贫主要以发展产业(主要是指第一产业,如种养殖类)来攻坚,产业发展一方面来自政府主导,另一方面受限于又或者取优于市场调节。实际上,政府主导的信息也来源于市场,选择于所发展地区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是信息共享,资源配置的表现。而市场则是贫困户选择产业发展来脱贫的双刃剑,从优势而言,在相对落后生产力的贫困地区,新兴产业激活农村市场,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占有市场先机。从劣势而言,技术缺陷带来附加值竞争力不足,市场信息不对称,囿于管理困境,往往造成一时兴起,却终不长久的现状。本文基于基层调研,以“贫困户”为一个基准点,把贫困户产业发展作为市场元素分析贫困户脱贫路径规模报酬的困境。贫困户受益于政策的普惠,基于利益最大化的激励,发展产业在收到一定成效后,规模的增加具有较大诱惑力,产业规模的增加,把贫困户产业发展纳入市场分析,其必然会收到微观经济学中规模报酬规律的影响。

    二、产业发展脱贫的路径选择

    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贫困地区,攻坚贫困不能简单的以贫困户的收入来“论英雄”。事实上,由于农村劳动力的“东流”,当前农村在整体上,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外出务工。加之当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所产生的财富不是其家庭的主要收入,而是其维系“乡愁”或者因年纪、身体因素等,逃离不出依靠土地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化发展带来社会经济发展,外出务工具有时效性,可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主要在于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劳力输出为主。因此,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重心还得是在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地方,形成可持续支撑农户收入为主的产业,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避免“新旧”劳动力更替带来的“代际”收入不衔接,减少贫困户脱贫后返贫现象的发生。同时,产业兴旺也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以产业为支撑,确保老百姓在回归乡愁的同时能持久宜居。

    诚然,贫困地区有着发展产业的比较优势。一是在资源禀赋上得天独厚。贫困地区之所以成为贫困地区,多数是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带来与区域性甚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从而带来与外界的相对隔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贫困地区资源与外界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互通有无,生产力发展缓慢。但也正因为如此,守住了“绿水青山”的原生态资源。二是在生产要素上潜力巨大。贫困地区生产关系的调整往往还基于传统农耕思想下进行,由于劳动力大量“东流”,家庭承包经营下的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再者,从农户来看,留守问题和“落叶归根”情结的传统,也憧憬地方发展。三是政府宏观调控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完全靠市场,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同时,进入新时代以后,党和国家政策倾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地区,政府宏观调控助推脱贫攻坚。四是市场主体倾向生态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指数上升,基于市场占有率考虑,市场主体更多地倾向于关注生态发展,走生态有机的路子。

    不难看出,如何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好“药方子”,[2]不管是农户,还是市场,又或者政府,在贫困地区发展可持续产业巩固脱贫成效,主要是基于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而有效融合二三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贫穷地区,发展农业仍然是基于该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种养殖。一方面,这能有效契合当地农户习惯性耕作思维;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

    三、规模报酬的激励与困境

    贫困地区以转型第一产業为主要脱贫路径选择,是主客观两个方面决定。客观上来讲,首先,如前文描述那般,贫困地区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现状,相对而言,依附第一产业突破产业兴旺发展的困境是较为恰当的选择。其次,从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来看,留守的当前农村的,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因学。这几类致贫原因的贫困户,留在农村相对于外出务工更有利于自身生计。主观上来讲,当前留守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在传统农耕耕作方式的影响下,以第一产业来鼓起自己的腰包,方式更容易上手,理念更容易接受。由此,以贫困户的耕作习惯来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最佳选择。然而,“贫困户”这个基准点发展产业,必然起源于市场竞争,也归属于市场竞争。所以根据经济学相关原理,其受着规模报酬的激励的同时也有着规模报酬的困境。

    (一)规模报酬的激励

    如前文论及,选择种养殖的产业发展是贫困户基于习惯性生活和耕作方式以及其所期望的发展需要,也是政府宏观调控最快捷利于攻坚且长效巩固脱贫成效的路径选择。在市场竞争中,贫困户选择种养殖的脱贫路径,利于其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一般情形下,贫困户所选择的种养殖产业以市场为目的的,往往在产品完成时都是基于其农闲时间,非农闲时间完成的耕作更多的是满足自身的生活必须。

    由此,在成本上,贫困户认为选择种养殖的脱贫路径或者脱贫成效巩固路径,从长期来看,相对投入较少;从短期来看,机会成本更小。在生产要素上,土地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且都是世代传承下来的耕作方式,完全在自身的掌握之中,具有与生俱来的“才能”禀赋支配相应的劳作方式。如某村贫困户韦某在2018年夏初养殖生猪6头,年底全部出栏,净收入3万元。2019年初韦某增加养殖规模到20头,并养有能繁母猪,因“非洲猪瘟”等影响,猪肉价格上涨,韦某2019年底出栏14头,净收入11万元。韦某从养殖规模扩大中得到更多收益,养殖量的增加带来收益的增多,同时也带来扩大规模的意愿。规模报酬的激励使其参与其他产业选择的机会成本更小,且在当前规模下其技能禀赋得到有效发挥。

    在市场竞争方面,贫困户选择种养殖的脱贫路径,其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比较优势时,则会优先卖出,且更容易被当前人们追求生态、有机的生活方式所接受。如在市场不景气时,自产自销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不难看出,在一定规模下,贫困户选择种养殖的脱贫路径对其增加收入有较大的激励性。因此种养殖的产业发展方式在贫困地区往往容易被贫困户所选择,不仅在于他们理解的市场风险小,还在于更契合他们的日常耕作习惯。

    (二)规模报酬的困境

    贫困户将种养殖作为提高收入的一种方式,自然会受到其中带来的利益所激励,在一定条件下,便会考虑增加规模,这是主观上的意愿也是客观规律发展的使然。市场是巨大的,贫困户是微小的,在巨大的市场冲击中,微小的贫困户囿于生产条件等各方面的问题,易陷入规模报酬的困境。

    1.基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侵害,盲目增加规模

    基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存在,导致政绩观导向有偏差,盲目使贫困户增加种养殖规模,致使贫困户容易陷入规模报酬不变甚至递减的困境。当前脱贫攻坚取得较好成绩,在基层一些领导为丰富政绩观,在巩固脱贫成效上下功夫,常常以“XX试点”等方式发展产业,以增加影响。在笔者调研中,某村在全省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实施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大面积种植辣椒。实际上该村在上级划定坝区范围内部分土地因土壤等因素不适合种植辣椒,但仍然坚决推行全坝区辣椒,坝区无其他作物的方针,一天一调度,只为迎接上级检查,且把进度纳入干部考核,派驻的农技专家也是形同虚设。该村“顺利”完成坝区350亩辣椒种植任务,事后,因天气等原因,辣椒大面积欠收,受损面积达210余亩。上级部门不闻不管,不思考对策,大大打击了农户的种植意愿。实际上,从土地因素、气候条件以及农户种植意愿来看,未受损的近140亩是该村或者农户种植收益最大化的临界点。

    类似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根本原因是政绩观导向不明确,简单的把完成任务当作政绩,以服务好领导的“视角冲击力”为目的。次要因素还在于基层治理的自治倾向于行政化,“命令式”的层层加码,让基层无所适从。如坝区大面积不切合实际的推行种植一种农作物,由于天气、环境、技术等原因,使群众陷入规模报酬递减的困境之中。

    2.留守劳动力缺乏市场经验,过度经营

    在前文论述留守劳动力选择种养殖脱贫路径的原因所在,这是基于他们的日常耕作习惯的内在优势。但由于留守劳动力多数是文化水平低、市场经验不足、劳动力偏弱的群体,而且大多数是“50后”到“80后”之间的,这部分劳动力经受着我国从“大集体”“土地下户”到改革开放时期,他们对既得的利益有着较强的保护意识和抢占意识。因此,在发展产业时,往往会基于这种潜在的意识,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增加规模。在笔者调研中,某村一养牛贫困户,前期其养殖5-10头牛,出栏快,收益高。其看到养牛致富的路好走,并增加了养牛场的规模,增加到20-30头牛,事后,因管理不善、人力不足、技术欠缺等各方面因素,致使出现亏损。

    不难理解,该户之所以出现亏损就在于其过度经营,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出现规模报酬递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生产规模过大,过度经营。从而使得20-30头养殖规模的产出效益远不如5-10头的养殖规模,如果其在增加规模,产出效益会不断递减。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不足,产销未对接

    贫困户要真正的实现增收,最终还在于其产出的产品能完成商品交换,让产品变成鼓起的腰包财富。从理论上来讲,规模报酬带来的困境主要在于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规模报酬递减则是带来收入的直接减少。事实上,如果处理不好产品销售问题,规模报酬递增也会带来“价低伤农”的现象,也就是产量过多,造成供过于求,也会影响百姓的收入。正如前文所举例子,大面积种植辣椒,正值采收期,上级部门不闻不管,没有做好产销对接,使得收购的商家有机可趁,低价买入。又如,笔者调研中发现,某村贫困户刘某,其利用农閑时间养殖家禽,以出售蛋类和禽类增加收入,因其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来完成养殖,所以其规模总控制在一个范围,因此,其产出只增不减。进入盛夏后,由于储存等方面的问题,易造成产品积压。

    诸如此类供给侧过剩,带来收益的不稳定现象时有存在。这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不足,一方面在于贫困户其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够完全,一方面又在于主导性的帮扶或者资源配置渠道未共享,也就是产销未对接好,如若产销有效对接,在有效规模经营范围内,增加贫困户收入是可持续的。

    4.基层调研不足,技术难下乡

    从前面分析的几个困境中不难看出,不管是出现规模报酬不变还是规模报酬递减,其中共性问题都在于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撑。在笔者调研中发现,当前基层政府在推行产业时,往往是高层先与一些公司签订一定的合同,再向下级层层推进加任务,缺乏一定的基层调研,自然会造成技术难下乡。加之带有“任务性”的工作,总是一部分干部不愿下乡服务。如某村2019年上级政府与某公司签订收购烤烟合同,随后层层下压到村一级。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督查,村一级不得已张贴农技专家服务卡,实际上,这些农技专家从未到过该村进行过相关指导。最终该村2019年烟农因种植技术、烘烤技术等技术的欠缺,造成烟农收入相对2018年度减少0.5-2万元。

    由于贫困户在知识结构、对市场信息掌握不足以及自身技术的欠缺,加之规模增加带来的利益诱惑,选择种养殖的产业发展路径脱贫,易陷入规模报酬的困境。因此,对于贫困户如何规避规模报酬带来的不利影响,探讨走出困境的路径至关重要。

    四、走出规模报酬困境的路径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讲话中强调,要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4]因此,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所以探讨贫困户在选择种养殖脱贫路径中如何规避规模报酬,同样要充分考量社会力量的作用。

    (一)树立正向政绩观,切实做好为民服务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尤其要加强工作第一线的组织领导[5]。基层政府要立足地方实际,树立正向的政绩观,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减少和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滋生。首先,要充分发挥自治功能,走好群众路线。脱贫成效巩固,要立足实际,因户施策。同时也要有效衔接政策,充分发挥村民自主选择的良好功能,形成上下良性互动。树立正向政绩观,切实把贫困户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真抓实干地深入基层,了解民生,促进政策资源和农村优势资源的有效融合。也只有树立正向政绩观,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有效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侵害。把上级下派的任务充分有效地结合实际,以创新为引领,以贫困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好脱贫成效巩固和后续产业发展。

    (二)开展群众大教育活动,引导好贫困户产业发展

    据笔者调研,当前在基层开展群众大教育活动主要倾向于感恩教育之类。在基层应充分发挥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作用,不仅要做好感恩教育,还应利用好讲习所的平台,把技术培训、市场发展等有效融合进来,让群众切身感受市场的利害。此外,引进一些成功产业发展的案例进行宣讲,启发贫困户产业发展思维。或者对接一些企业进入讲习所,让贫困户切身感受市场竞争,进而拓宽贫困户产业发展思路,学习先进企业发展模式,引导好贫困户做好产业发展的选择,同时减少过度经营带来的损失。

    (三)有效利用大数据,全力做好信息共享

    产销对接要做好,首要的就在于信息的掌握。据笔者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在95%以上,使用“老年机”的多数是年过六旬。这是实施有效利用大数据的最佳平台,基层政府组织村组建立QQ群、微信群,随时分享市场信息,同时利用好这些平台,传达和共享市场信息。这有利于群众第一时间发现市场信息,做好产销对接。有利于群众根据市场定位来产出产品,有效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然,主要方面还在于政府的宏观引导。不管是信息共享还是信息服务,政府都应该做好宏观调控。一方面,大数据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网络的不安全性,政府做好引导和宏观调控,有利于群众做好信息甄别。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群众或者贫困户,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牵住“牛鼻子”,反而易受竞争之害。因此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有利于群众在市場竞争中受到保护。

    (四)完善基层专技人才制度,打造三农工作队伍

    技术难下乡的因素有多个层面的,归根结底在于基础没有完善相应的专技人才制度,使其人才或者技术下乡没有保障。因此要完善基层专技人才制度,打造一支真正的三农工作队伍。首先,在政府层面。在做好基层调研的同时,因村因户施策,因村因户派驻农技专家。此外应出台相应的人才考核制度,确保专技人才的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让专技人才有动力有激情把技术带到基层,坚守基层。其次,在贫困户层面,应鼓励贫困户学习专业技术和应用专业技术,让其成为自己的专技人才攻坚队,将技术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合理、有效、规律的发展产业,进而减少陷入规模报酬困境的几率,使其产业发展健康持续,确保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性。

    五、结语

    贫困户脱贫后如何确保脱贫成效的长期巩固是事关脱贫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研究贫困户所选择的脱贫路径尤为重要。本文以微观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分析贫困户选择种养殖产业发展脱贫路径会陷入规模报酬困境,并探讨走出困境的路径。有利于基层做好脱贫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管理,有利于防止因产业发展产生的损失造成返贫。诚然,基层的复杂性和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多样性,需要做更多的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分析共性,总结经验,对症下药最终确保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48.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65.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48.

    [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P99.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