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谭晓宇 李正荣 张小东 刘守江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生物课程研究机构(BSCS)首次提出5E教学模式,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以吸引为前提,迁移为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下,促进知识的建构,并获得能力提升。5E教学模式既可用于总课程,也可用于学科课程或具体课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兴趣,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科教学实践是目前我国5E教学模式的研究重点,多集中于生物、化学等学科,地理学科研究较少,但5E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十分契合,尤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目前,有关学者主要研究了5E模式在地理实验、地理校本课程中的应用,而关于5E模式在自然地理大气部分的课堂运用研究不够,文章以“锋与天气”一课为例,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5E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期望建立科学的探究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5E教学模式的内涵

    5E教学模式又称5E教学环,包括引入、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环节,五大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吸引(Engagement),吸引环节是5E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为实现吸引学生的目标,应借助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将问题与学习任务联系起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Exploration),作为5E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探究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探究活动通常以小组实验、讨论为主要形式,学生通过推理、猜想,充分地思考交流,记录下探究的心得体会。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实验器材等,同时关注学生探究过程,及时指导学生,调整探究进度。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利用现有的知识构建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解释(Explanation),解释环节是新知识学习的关键,在探究环节中,学生对新知识模糊,在解释环节中,学生能主动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对新知识进行解释界定,使探究的知识技能清晰明了。教师要对学生的展示给予认可,并注意纠正错误,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结论。

    迁移(Elaboration),迁移是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学生通过迁移学习能巩固新知识。教师展示相关的新情境,帮助学生迁移和利用新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与其他知识建立联系,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评价(Evaluation),与传统教学的评价不同,5E教学模式的评价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是由教师从多视角多形式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可采用书面测验、开放性题目评价学生,也可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能进行自我评价。

    二、5E教学模式的运用实例

    高中地理必修1“锋与天气”一课,看似简单,实则抽象,需要探入分析,可用于探究5E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引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情境导入】展示新一轮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图略),结合所在地区天气降温状况,请学生思考冷空气作用下,大风降温天气是怎样形成的?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天气变化、新闻图片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对天气变化原因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2.探究:设计实验,探究发现

    探究一:冷暖气团相遇实验

    【教师讲解】从情境中的冷空气引出气团概念,明确冷、暖气团的定义、物理性质差异。设计实验由学生探究冷暖气团相遇过程。

    【实验准备】100毫升蓝色冷盐水(模拟冷气团)、100毫升红色热水(模拟暖气团)、透明水杯(中间带有可移动的隔板)。

    【实验目的】借助实物理解冷暖气团相遇发生的现象。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过程】将100毫升藍色冷盐水倒入水杯隔板一侧,将100毫升红色热水倒入水杯另一侧。再取出水杯中间的隔板,观察并记录水杯中的现象。

    【结果讨论】学生实验后,记录下隔板抽出几秒内,冷热水之间出现分界面,分析分界面出现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学生直接观察到冷暖气团交汇时发生的现象,学生能主动参与知识探索过程,集中注意力。

    探究二:锋的形成

    【教师讲解】实验演示的冷暖气团交汇过程就是锋的形成过程,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组思考讨论如何绘制锋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在黑板上展示示意图成果,教师进行恰当评价。

    【教师总结】展示锋的形成剖面图(图2),给出锋、锋面、锋线的准确定义。据此,提问学生:锋的分类及依据;锋的符号 ;冷暖气团的分布;锋对天气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以上四个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实验结果探究实验对应知识点,将直观现象转化为抽象知识,明确对锋的理解。

    3.解释:讨论解释,获得新知

    【讨论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教师仔细听辨,并给予评价。

    【教师总结】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给出准确答案:根据冷暖气团的强弱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冷锋三角形,暖锋圆形,准静止锋二者皆有;暖气团在锋面上,冷气团在锋面下,锋面向冷气团倾斜;锋面附近常有雨、雪、风等天气。

    【过渡】若冷暖气团强弱变化,锋面会发生移动,锋面移动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展示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冷锋、暖锋移动过程,指导学生分析锋面移动给当地天气带来的影响,教师强调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锋前、锋后的概念,师生合作完成图3、图4。

    【回顾引入】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而课前所讲的冷空气作用下,全国大风降温天气正是冷锋过境所带来的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教师指导下,将模糊的概念清晰、定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并解决情境中的真实问题,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效果。

    4.迁移:举一反三,深化迁移

    【迁移学习】冷锋、暖锋的移动都是一种气团势力强大推着另一种气团移动造成的,若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就会出现准静止锋。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准静止锋的移动过程,学生根据冷锋暖锋移动的学习方法,思考分析准静止锋给当地带来的天气影响,自主完成图5。

    【联系生活】锋会带来天气的变化,请学生区分以下生活现象所代表的锋面天气现象:梅雨季节;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季午后暴雨。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有一定难度但思考后能够解答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5.评价:多元评价,自我发展

    5E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然后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参与探究的积极程度和迁移学习的参与程度等方面建立评价量表,再综合评价学生;学生的自我评价首先要找出学习过程中的优点,进行自我肯定,再反思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学生互评能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也能帮助对方找到自评没能发现的问题。

    三、结语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问题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而应用5E教学模式的课堂正适合采用新方法、新理念,适合高中地理探究式的教学内容。本文将5E教育模式理念运用于锋与天气一课之中进行新的尝试,期望培养科学的探究性课堂,但并非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适合5E教学,不同内容的教学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与实践。

    通讯作者:刘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