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统一:化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黄岁平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应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融入其中,在宽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悄然完成教学目标,在因势利导中促进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提升,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和谐统一;预设;生成;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 G633.8?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21)14-0066-02

    预设是课堂教学完美演绎的前提,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只有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知识的天地茁壮成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往往容易走向模式化,受到课堂进程、教学内容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过分强调预设,而忽视生成带来的好奇心刺激和思维挑战,课堂教学看似流畅地结束了,实质上却阻碍了学生思维与素养的发展。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没有目的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课堂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只有将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构建一个动态的课堂,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实现“生本”课堂,这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逻辑分析,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预设是课前教学准备过程,目的是对课堂进行统筹安排,以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将知识所涉及的方法技巧、核心素养进行融合统一。良好的预设能够让课堂变得严谨而周密,情境展示真实有趣,问题设计有梯度,知识逻辑环环相扣,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是课堂生成的基础。备课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以及教学评价标准等,还要对课堂上的生成有所预测,考虑学生不同、教师不同、内容不同带来的课堂教学差异,以及课堂生成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在预设中为学生留出余地,使预设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教学中能够灵活应对,为动态的课堂生成打好基础。

    2.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课堂教学中自然希望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预设性知识、方法和思想,而实际教学却不可能与预设的一模一样,常常会有意外发生。课堂上的意外生成究其原因主要与学生的个性、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有关。当意外发生时,课堂如果仍然按照预设进行,难免会显得尴尬,同时会让学生失去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课堂如果不按照预设进行,又可能会偏离方向,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样两难的境地,教师万不可敷衍了事,而是要學会倾听,从学生的表达中获取有利信息,适时进行因势利导,引导或点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的讨论能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利用好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使学生的讨论一浪高过一浪,在师生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演绎生成的精彩。正是由于非预设性生成的存在,才使得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使课堂教学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与超越。

    3.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

    预设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预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生成是有效教学的升华,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课堂的和谐统一。然而,课堂上时常会出现预设与生成相对立的情况。这是因为预设更注重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每个目标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结果,并将教学过程设计得比较完美和紧凑;而生成往往是不可预测的,隐性的或个性的目标会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阻碍预设的正常进行。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有效调控,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改进和完善,在“预设—生成”中反复平衡,使预设能够逐步向生成靠拢,同时使生成更具有预设性。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拧成一股绳,共同朝着高效课堂这一方向使力。

    二、课堂设计,预设与生成的落实

    1.整合学情与教辅,课前预设

    预设是为课堂生成做准备的,因此对课堂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课堂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对学生的预设更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的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这也是课堂生成的源泉。在课前预设中,教师除了要合理整合教辅资料外,还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适时调整设计方案,以使课堂生成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教学“乙烯的性质”时,关于“将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70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以检验乙烯的生成”这一内容,教师预测到班里总有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会提出异议,因此可以设计相关的小专题进行讨论。

    预设:可以将气体直接通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吗?为什么要将气体先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教师要给学生预留空白,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预设,让学生明白乙烯中含有杂质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需要先除去。有的学生会提出不一样的看法:一定有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吗?如何验证?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利用品红、硝酸钡溶液、澄清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存在。这样的预设,不仅提前掌握了学生的动态,还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深度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增强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且更有利于课堂的调控。

    2.面对意外和错误,调控生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同样的教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甚至不同的时间、地点,课堂的生成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再精美的预设也有会意外生成。在课堂生成中,教师不应该拒绝错误,而是要珍惜错误,因为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犯错就说明离成功更近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意外和错误看作普通的课堂生成,只要稍加引导和点拨,就可以促进学生成长。

    例如,在学习“硅酸的性质”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设计实验来证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给出了多个实验方案,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错误生成:(1)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2)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入硅酸钠溶液中;(3)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再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学生的实验方案来之不易,值得肯定和表扬。教师不要轻易给出评价,而是要让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实验方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使用试剂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除去干扰气体?”等问题。学生在不同方案的刺激下,积极参与讨论,相互评价除杂的正确性并指出原因,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正确需要表扬,错误更需要鼓励,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不足和错误,是每一位优秀教师不可忽视的素养。

    3.实现拓展与延伸,两者融合

    化学知识是严谨的、严肃的,但化学课堂需要开放、活跃、民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接纳与支持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自然生成提供“阳光、空气和水”,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看法主动表达出来,创建一个集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于一体的化学课堂,进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例如,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中,在学习了“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备氨气”的方法之后,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来代替氢氧化钙固体吗?可以用碳酸铵、硝酸铵、硫酸铵固体来代替氯化铵固体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解放思想,从实验仪器的选择、酸根离子的性质、氨气的纯度以及实验的安全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同时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进行一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氢氧化钠对玻璃仪器的腐蚀性,明白了碳酸铵对气体纯度的影响。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需要考虑到实验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仅有化学知识的讨论,还有对实验方案设计方法的讨论,蕴含着巨大的逻辑思维价值。可见,预设与生成的融合统一,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通过以上的研究与实践不难看出,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一种建立高效课堂的理念。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不仅仅蕴含着教师经验的积累,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示,使课堂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重要前提。生成是学生个性的展示,开放性课堂能够有效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的技巧不僅仅在于对课堂的遇见,也在于对具体情况的调控,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能够不断融入新的理念,使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真正做到“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将有形的预设融入无形的、动态的课堂生成之中,顺利找到课堂动态生成的切入点,给学生广阔的发挥天地,使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在课堂上得以释放和展现,在宽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悄然实现教学目标,在因势利导中促进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提升,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