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研究

    杨曼 张文燕

    

    摘? 要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想要更好地和学生在“做中学”中实现对大脑的塑造,培养其科学素养,必须在和学生保持张弛有度的距离中,建立与学生相关联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的思维和态度训练,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之窗,形成为其终身学习服务的思维和态度。

    关键词 小学科学;新课标;审辩式思维;脑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6?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9-0011-03

    1 引言

    早在201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修订版(2011版)就得以发布,唯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迟迟没有发布。直到2017年2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在我国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后,才获得正式颁发批准。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究为主,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综合课程。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强调应将教学中心放在学生本位之上,探究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突显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必将给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改变。一言以蔽之,可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总结为面向小学所有学段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保护学生好奇心、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等四个方面[2]。

    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不管是在教育资源方面,还是在学生整体素养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于城市小学的科学教育,这客观上给农村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3]。尽管困难重重,但展开教学工作,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发挥科学教育的最大热度,为学生留下受益终身的思维和态度,依然是每一位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农村小学开设小学科学课程的重中之重。如何在规避困难的前提下,使农村学生同城市儿童一样更好地学习科学呢?本研究认为关键是换位思考,从学生本位出发去设计和研究科学课。

    2 与学生保持张弛有度的距离,使他们喜欢上科学教师和科学课

    从教之始,笔者就抱着和学生“玩”在一起的心态,企图单纯地让他们能够喜欢上自己和科学课,从而为方便教学和“与生对话”奠定基础。所以,抱着和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心态,温柔、微笑、宽以待人等标签成为笔者的代名词,而笔者也如愿地和学生“混”在一起,无话不谈,甚至曾为教师节收到学生一堆一堆的小花而暗暗自喜。但是,笔者忽视了这群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孩子身上的“成长逆鳞”和“小精明”。学生察言观色的能力超出笔者的预想,他们仿佛知道老师永远不会生气,不会处罚他们,于是变得活跃,变得超出常规范围,变得令人措手不及。这让笔者立即警觉起来,原来距离应该有度可约。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亲近,能够使学生爱屋及乌,喜欢上教师所授课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一种师生共融的教学氛围,使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与学生关系太密切,又容易模糊师生身份的界限,从而使“师不师”“生不生”的局面出现。所以,教师与学生在本质上的地位仍然处于“不平等”状态,因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授他们遵守纪律规范,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必须有度,也就是要保持师生关系张弛有度,既要和学生亲近,又要在课堂上保持教师的威严,维持课堂秩序。因此,教师和学生如何保持这种张弛有度的关系,对于教师教学的艺术是有一定要求的,也需要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实践去自我总结。

    3 以生为本,建立和设计与学生相关联的科学课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所以,小学科学课程要逐渐消除通常过分强调教师自然地位的狭隘思维模式[4],应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换言之,教师要注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而,这时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了:既然小学科学课堂强调以生为本,那么课程设计应该怎么办呢?

    笔者认为,根据新课标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宗旨,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程也应以生为本。所以,科学课程的设计要建立和设计与学生相关联的课程,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他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并不是与他们自身无关紧要的,而是联系紧密,并能为生活所服务的课程,从而实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建立科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为了能够建立与学生相关联的科学课,笔者在课程设计上做出诸多改变。

    1)引进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前概念。当引导学生认识有生命的物体里面含有水分时,笔者主要用生活中的物品来引导。

    师:(展示一枚树叶)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树叶。

    师:现在,我将它一折再折,并且在手里不斷地搓捻,然后感觉手黏黏的、湿湿的,这说明树叶里面有什么呢?

    生:有水。

    这种方式既从生活中调取了学生的前概念,又很容易引出生活例子与新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轻松找到主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实现学生科学概念的转变奠定基础。

    2)让科学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活学活用,尝试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来源于人类日益丰富的生产生活,并通过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来促进学生对探寻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兴趣。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应注重将课程与生活紧密相连。

    为了帮助学生将课程和生活联系起来,笔者在“神奇的水”一课设计中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社会,把探究的空间拓展到课外,拓展到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师:今天我们所做的实验是利用不同的材料研究水的毛细现象,那大家猜平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绿色的青菜,放在有颜色的水中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作为一个小作业留给大家,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讨论。

    这样做既能把课堂所学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也能使学生继续动手与动脑解决现实问题,解决生活中的疑惑。

    3)对生活中包含同类科学知识的例子进行合理归类、整理等。从生活例子入手,建立学生跟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水的毛细现象”一课中,引导学生认识水可以沿着有空隙的物体向上爬时,这样设计:如果将表1中不同材料的物品的下端都放入有颜色的水中,你们觉得哪些物品可以使水向上爬呢?学生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预测正确与否。

    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同时将生活与自己所学内容结合起来,调动兴趣,也为后面回归生活,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4 训练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乡镇,资源条件有限,生源相对比较广,很多为留守儿童或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知识面也比较窄。很多家长思想闭塞,将科学课定义为副科,久而久之,影响学生在课堂上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平平。对于喜欢的实验课,他们好奇、热情,但缺乏探究的精神;对于理论课,他们沉闷、呆板,缺少思考和质疑的态度。

    然而,从新课标的角度来说,要实现“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就需要培养一种审辩式思维。在科学课堂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那么简单,而是希望学生在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支持下敢于质疑和思考,发展自己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因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让学生有疑问和惊奇去思考,只有思考才可能会创新,而一切都源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质疑,学生的质疑,都是学生培养审辩式思维的起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时,不要急于否定和觉得荒唐可笑,而是要敢于打破课堂,维护学生的质疑精神。

    小周是一个话很多且在课堂上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学生,经常会对笔者的讲课内容不合时宜地插话、打断,有一段时间让人不堪其扰,每次听到小周说话,笔者就会条件反射地让他先不要讲话,先注意听讲。但是,最近的一次课让笔者对他的看法有了改观,并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笔者发现他一直在用审辩式思维学习,所以思维很活跃。

    如在讲“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时,笔者首先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岩石,这些岩石上面什么标签也没有。笔者问:“这是什么?有同学知道吗?”很多学生都说:“石头。”只有小周在说完石头之后,又很认真地说:“老师,这个是石头,但是好像跟我们周围的很多石头不一样,比如建房子用的石头,家里做装饰用的石头,所以我觉得它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石头。”

    笔者一听,觉得小周观察得很仔细,赶紧追问:“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难道不能用它来直接建房子吗?”小周答道:“建房子的石头的样子和这些石头的样子不一样,它们都是用水泥等材料合成的,而这种石头感觉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笔者又问:“那你发现这些石头和我们周围其他石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小周答:“老师带来的应该是天然形成的,而建房子的石头是和其他材料混合形成。”

    所以,从和小周的交流中,笔者看到他对岩石和非岩石的质疑和思考,同时看到小周审辩式思维在课堂中所绽放的花朵。那一刻,笔者发现,小周就是课堂的主角和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总之,要想学生能够成为科学课堂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调动起学生对于教师讲课内容的质疑和思考,训练学生用审辩式思维,使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带着问题去思考。

    5 注重科学教育对大脑的塑造,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思维和态度

    现阶段,很多科学家以及国家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负责人都明确指出:每位教师都是脑科学家,每个教室都是脑科学实验室,教师在用自己的大脑塑造每个学生的大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本质上做的就是塑造学生大脑的事情。所以,在科学课堂上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每位学生因材施教,保证教师和学生大脑活动同步发展,才能保障学生在学习中有较高的参与度,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学习,维持师生友好的交流和关系,促进学生获得科学知

    识;否则,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无用功。如果学生没有与教师同步,说明他的大脑也没有在“教学服务区”,这一时间他的大脑处于不正常联接状态,即失联状态。

    有一次,笔者在给五年级学生讲解“神经”一课时,一开始尝试从四年级学过的“听觉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部分知识引入,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回忆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传递振动—听小骨产生神经信号—听神经报告大脑),从已有知识意识到神经和大脑的联系,即:神经用来传递信息,大脑是用来分析指挥的司令部。

    刚开始,从学生的反应中,笔者以为学生明白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紧接着,笔者开始介绍大脑和脊髓共同组成人体的神经中枢,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在人类通过一系列反应的活动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接收信号—传入神经—大脑—脊髓—传出神经—做出反应。从视频加实验活动的感受中,笔者以为学生已经能够用这一路径去解释膝跳反射的过程,所以改变了几个例子去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人过红绿灯”;但是发现学生不仅不能用科学语言解释这一过程,连之前所讲的内容也没有记在心中。这时,笔者突然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脑回路已经和笔者脱节,双方的大脑活动并不同步,所以才导致学生说不出、不明白的状态。

    因此,筆者认为要想在科学课堂中让学生实现科学概念的转变,必须重视学生和教师大脑活动的同步发展,使学生能够形成持续思考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因为只有注重科学教育对大脑的塑造,才能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思维和态度。

    6 用“不评价的交流”代替赞美,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和做事

    在科学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最初笔者是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认为这是一种鼓舞的方式。可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笔者慢慢发现,学生对于赞美之词已经习以为常,出现倦怠,甚至有些学生会把赞美当成一种压力,这让笔者感到事与愿违。

    比如有一个经常在课堂上被赞美的学生,在一次笔者赞美了其他人而没有表扬他后,他的表现就异常沉默,甚至在课后对笔者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是不是我考得没他好?”之后这个学生总是刻意地去和其他被表扬的学生比较。这一刻笔者突然意识到,是不是由于经常对他赞美,让他只能接受表扬,继而成为他的一种学习压力?于是,很长一段时间,笔者都在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评价方式。

    笔者认为,赞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学生的一种定性评价,是一种对学生所做事情、所表现行为的结论。所以,笔者在课堂中用“不评价的交流”代替赞美,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夸赞“你做得非常棒”到关注过程:你做的这个是什么?你准备接下来怎么做?它们有什么联系?……学生更希望自己被教师关注,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被看见,这样会更加自然和自信地学习。而这也是笔者目前正在观察和研究的事情。

    7 结语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补齐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短板?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保持张弛有度的距离,使他们喜欢上科学课和老师;以生为本,建立和设计与学生相关联的科学课;训练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

    角;注重科学教育对大脑的塑造,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思维和态度;用“不评价的交流”代替赞美,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和做事。

    参考文献

    [1]杨芳英.新课标理念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应做到“四个重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3):49,51.

    [2]胡继飞.我国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探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28-32.

    [3]杨曼,刘风豹.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研究[J].教学研究,2015,38(3):109-114.

    [4]杨曼.小学科学课程中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9):106-107,12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