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关键任务,推进深度学习

    王巧玲

    

    

    

    【摘 ? 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可以促进深度学习的产生。基于此认识,以《蜜蜂》一课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充分依据文体特点,着力体现关键学习任务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与同伴的互相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与思考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关键任务;观察

    深度学习是指以高阶思维为主要特征的高投入性学习,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可以促进深度学习的产生。基于此认识,笔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蜜蜂》一课为例,借助课堂观察展开研究。

    《蜜蜂》改编自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课文叙述了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能够辨认方向而展开实验,并得出结论的过程。文章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而生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充分依据文体特点,将文本的教学价值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片段一:梳理实验过程,感受言之有序

    第一次研讨课

    师:实验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赶快找一找,实验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段?

    生:第1自然段写实验的目的,第2~7自然段介绍实验过程,最后一段写实验结论。

    师:自由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师:接下来,请大家默读实验过程这一部分,用“ ? ? ? ? ? ”画出法布尔做实验的句子,并试着用一个词简单地说一说。

    (生自主学习)

    生:(读第2自然段第一句)这一句写了法布尔捉蜜蜂。

    师:请你把实验的第一个步骤“捉蜜蜂”写在黑板上。然后呢?

    生:放在纸袋里。

    师:也能用三个字概括吗?

    生:装入袋。

    师:请把这三个字也写在黑板上。

    ……

    师:刚才,我们通过先找到描写实验步骤的句子,再用几个字概括的方法,梳理了法布尔做实验的步骤(见板书:捉蜜蜂、装入袋、等蜜蜂、走了四公里、做记号、放蜜蜂)。能不能给这些步骤标一标序号,并试着想一想,这些步骤的顺序能不能调换?

    (生按步骤标好实验过程)

    生:这6个步骤的顺序不能调换。做实验有一定的步骤,换了顺序,实验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师:看来,法布尔不仅是严谨的科学家,还把实验的过程写得很清楚。现在,能不能看着板书,把实验的6个步骤说清楚呢?同桌互相练一练。

    教学过程中,课堂观察员对本环节进行了观察记录,情况如下表。

    借助课堂觀察,可以发现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目标达成度并不高。究其原因:(1)任务设计过于琐碎。该环节的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的导为主,教师通过问题的串联,将实验的过程梳理清楚,并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提示将实验过程说清楚。这样,从整体到部分逐层梳理,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如此细碎地分析文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学习主要停留在知识的被动获取上。(2)学习展开过于理性。学习按部就班地展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导致学生的参与率不高,任务达成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梳理实验关键词环节中,学生没能积极主动地留下思考的痕迹。

    第二次研讨课

    师:课前预习时,同学们借助学习单,知道了哪些段落介绍了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内容?

    生:实验过程。

    师: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法布尔是怎么一步一步进行实验的?咱们帮他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可以吗?

    (出示学习任务一:我是法布尔的小助手)

    [法布尔的实验报告 实验的对象 实验人 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 捉蜜蜂—( ?)—( ?)—( ?)—( ?)—( ?) 实验结论 蜜蜂辨别方向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

    学习建议:

    1.自学:用横线找出描写实验步骤的句子,圈画关键字,写出步骤(如:捉蜜蜂)。

    2.交流:按1-4号的顺序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小组合作,用上连接词说一说实验步骤,注意把每一句话说清楚。

    (有赞同,有质疑,有补充,有追问,人人发言,轮流说)

    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机进行指导,并选取两组进行汇报,其他组补充或提问。

    本教学环节的课堂观察情况记录如下表。

    [生1:发言积极,能自己独立思考 生2:发言不够积极,比较善于倾听 生3:组长,有绝对的威信 生4:善于倾听,以自己思考为主 (小组内,有三个学生完成了表格)

    生3:都写好了吧?1号先说。

    生1:我认为法布尔做实验的步骤分这么几步:捉蜜蜂、放在纸袋里、叫女儿等着、带蜜蜂走了四公里、做白色记号、放蜜蜂。

    (生3提示组员用手势表示赞同或者不赞同,三个学生用手势表示不赞同)

    生3:我觉得第二步可以更简单一些,我写的是“装纸袋”,大家同意吗?

    (其余三个学生用手势表示赞同)

    生4:我觉得“带蜜蜂走了四公里”字也太多了,我写的是“带蜜蜂走”。

    生1:可以变成三个字吗?

    生2:带蜂走。

    生3:可以,大家先改一下。好,还有要说的吗?(指向生2)你都没怎么说话。

    生2:我只填了三步,不会说。

    生1:那你跟我们一起想,不能只是抄我们的答案。

    生4:我的第三步是等蜜蜂,和你填的不一样。

    生2:法布尔是叫女儿等吗?

    生4:我觉得法布尔是叫女儿等,但等的是蜜蜂,所以我觉得写“等蜜蜂”比较好。 ]

    生3:我也觉得“等蜜蜂”比较好,(指向生1)你再想想。

    生2:可以,我同意。“做白色记号”我现在改成了“做记号”。

    生3:好,下面我们把实验过程说清楚。(指向生2)你先说。

    生2:“我”捉了蜜蜂,放在纸袋里,叫女儿在蜂窝边等这些蜜蜂。“我”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我”打开纸袋,给蜜蜂做上白色記号。“我”放了蜜蜂。

    生3:什么时候?在哪里捉的?

    生1:还有“我”太多了,很啰唆。

    生4:用上“先……再……接着……然后……最后……”说会更好。你再说一遍。

    生2:一天,“我”先在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放在纸袋里,再叫女儿在蜂窝边等这些蜜蜂,接着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然后打开纸袋,给蜜蜂做上白色记号,最后放了蜜蜂。

    生1:说得有进步,下面轮到你们俩说。

    (生3、生4的表述略)

    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同样旨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提炼关键词,梳理实验的主要步骤,练习抓要点概括,借助连接词学习有序的语言表达,进行严谨的思维训练。从课堂观察反馈来看,至少体现了两方面的增量:(1)参与度更高了。通过精简教学环节,优化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自主学,合作学,以“学”贯穿始终。这样,生生互助,既习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2)思维更深刻了。围绕“帮法布尔完成实验报告”这一学习任务,小组内学生不断互相补充和完善。在关键词语的提取上,有了同伴的提醒和帮助,内容概括得越来越简洁;在实验过程的解说上,也实现了从烦琐到简洁,体现了语言的凝练性。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深刻,学习真实地发生了。

    教学片段二:品读“模糊”语言,体会用词准确

    第一次研讨课

    1.对比感悟:作者的语言非常精准。“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这一句能改成“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蜜蜂找不到家了”吗?

    2.交流反馈:“推测”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此时,法布尔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只能根据现有的信息进行想象,所以用“可能”一词,表达会更准确。

    3.举一反三:默读第3~8自然段,找找类似的词句,并做上记号。

    4.交流感受,小结:这体现了文章用词准确的特点。

    本环节的学习任务看似明确,即围绕模糊词语的运用体会课文用词准确的特点。但上课时,教师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积极参与的学生配合教师用一两句话谈感受,但这些感受多是以词解词,显得空洞,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第二次研讨课

    (出示课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

    大概、左右、将近、大约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师:请大家读一读书上出现的几个词语。你能选择其中的词语,猜猜老师的年龄吗?

    生:王老师,你30岁左右吧,你看上去很年轻。

    生:我猜王老师大约35岁,因为你已经当副校长了。

    生:王老师将近40岁,因为你有两个宝宝了,哥哥好像读六年级了。

    师:看来你们还会根据老师的外貌和对老师的了解进行有依据的猜测,真不错。(板书:推测)你们为什么用第一行词语呢?

    生:因为我们不确定你的年纪,说的只是一种推测,这样表达更准确。

    师:是的。当我们表示肯定的时候,就可以用第二行词语;当我们无法精准统计,只是猜测、推断的时候,就要用上第一行表达“模糊”含义的词,这也是一种准确的表达。

    师:那法布尔在做实验的过程,哪些词句表达得非常准确呢?

    (出示学习任务二:我是法布尔的说理人)

    自学:默读课文,找出用词准确的语句,想想原因。

    互学:按4-1号的顺序汇报,相互交流、补充。

    (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多,理由说得棒!)

    (生交流略)

    师:你们的的确确是法布尔的“说理人”,让老师知道了法布尔不仅是著名的昆虫学家,还是用词精准的文学家呢!

    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叶圣陶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此环节的学习任务就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唤醒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捕捉语言与生活的联系点,使语言在与鲜活的形象的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同时,优化后的学习任务,准确指向课文意图,即表示准确的词和表示模糊的词都能使表达显得精准,让学生在对词语的品味咀嚼中,进行多角度的感悟,拓展思维空间。

    综观上述两个教学片段,在二次设计中,教师着力体现关键学习任务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与同伴的互相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与思考能力,走向更深度的学习。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小学 ? 322000)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