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历史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袁宁宁

    摘 要:初中时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启蒙时期,了解基本史实是必需的,但是激发兴趣、拓展思维才是培养具有大历史观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必为了大历史观而刻意为之,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拓展延伸中都可以渗透。

    关键词:课前導入 知识建构 答难解疑 前后对比

    初中时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启蒙时期,了解基本史实是必需的,但是激发兴趣、拓展思维才是培养具有大历史观的重要途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道“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历史理解也要求学生建构历史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综上可见,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大历史观呢?这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必为了大历史观而刻意为之,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拓展延伸中都可以渗透,下面就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为例,浅谈一下实际运用。

    一、课前导入知识建构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历史新授课习惯以复习旧知的方式导入,这样确有时效性,可以温故而知新。或者可以创设情境,用故事、视频或者图片激趣导入。本课可以使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史典故直接导入北宋建立。但是在大历史观角度下,本课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一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通过强化中央集权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一举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也留下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弊端,为后来的统治危机和与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埋下了祸根。所以本课对后面几课的教学有重要的铺垫作用,我采用了政权更替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初步进行感知这一时期的特点: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目光再长远些,从学习历史的第一节课开始,课前我都会让学生背诵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每节课都要背诵一遍,做到烂熟于胸,这样对于学生建构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结构大有帮助。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刚刚学完隋唐时期,同学们一目了然。再学宋元时期,借助政权更替示意图,学生就不会简单地认为只是宋、元两个王朝了,那么对于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民族关系发展”也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答难解疑前后对比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首先交代了北宋的建立和局部统一,在相关史事中有“黄袍加身”的典故。篇幅虽少,但却非常重要,上承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武将夺权,下启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赵匡胤作为后周禁军统帅发动兵变登上帝位,开创赵宋王朝,所以他深知武将专权的积弊,特别忌惮武将,这样才有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的一系列措施。他也正是经历了五代后期的分裂到局部统一,更是看清了节度使权力过大导致藩镇割据的后果,所以才派文臣担任各地长官,《宋史.文苑传》 序中写道“艺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理解了这些,再进行后边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这里可以引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赵普和宋太祖的一段对话材料来过渡,宋太祖问导致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息的原因。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欲治之,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这样就能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做出的历史举措,再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评判,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汲取经验和历史教训。

    然后教材分别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叙述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理解有难度。实际上一言以蔽之,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分权。

    其一,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这里需要对比秦朝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补充宋朝二府三司制,使学生形象的看到丞相由一个变成三个又变成N个,理解相权的削弱。适当讲授明朝朱元璋又废除了丞相制度,前后联系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废相,进一步理解皇权的不断加强。

    其二,宋朝地方制度新增了两个官职,通判和转运使。通过对通判和转运使的补充解读,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宋代中央和地方制度。通判制约知州,教材上有介绍。转运使只是简单介绍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根据史料记载,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本来是遏制节度使的权力,却又无形中形成了另外一种存在。存在即合理,这就是地方与中央不断进行角力的过程。当然后来北宋统治者意识到了这一严重问题,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这一举措与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如出一辙。通过这段材料的补充,学生恍然大悟,认识到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影响“前所未有”,也似懂非懂明白了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所以这看似多余稍显啰嗦的拓展,确是由微观到宏观的教学,是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的精心设计。

    其三,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对中国士大夫地位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对重文政策的教学必须要站在它对后世长期影响的大历史观角度去理解。基于此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对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和《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诵读,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武将的悲哀和浓厚的读书风气。不仅如此,重文轻武还与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息息相关,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中国学者余秋雨说的“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足以印证。

    以上就是以《北宋的政治》为例,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大历史观。随着新一轮中考和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关注教育的前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使学生不仅了解历史发生了什么,更要去辨析因何发生,预测历史将走向何处。我想这才是我们历史教师的终极目的所在,前路漫漫,任重道远,且行且思。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