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瑶落马的背后

    阿 墨

    他是贵州1949年以来第二位落马的正部级高官,是近年来全国第四位落马的省政协主席,还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闭幕后短短35天内第三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新的反腐风暴正在全国掀起。

    10月底,从贵州传出一条消息,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涉嫌严重违纪,已于10月23日被中纪委“带走”。

    在贵州,黄瑶是排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和省长林树森之后的第三号人物。而在他出事前,无论是贵州当地还是中央媒体,都没有任何消息。

    来自贵州省检察机关的说法是,该省检察部门已于2007年受中央指示着手调查此案,“但一直查不下去”,去年中央有关部门介入后,案情才有所进展。

    “旧病”牵连

    据贵州的一位媒体同行介绍,黄瑶出事的前四天,即10月19日,还参加了贵州省委召开的常委会议,会议内容是传达学习李克强副总理10月17日至19日考察贵州时的讲话精神。当地党报报道为“黄瑶列席会议”。10月20日以后,当地媒体上的时政要闻中已找不到黄瑶的名字了。

    “这在贵州是很不正常的,”这位同行说,“后来人们才从网络上知道黄瑶落马了。”

    黄瑶生于1948年4月,布依族,贵州开阳人。1967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早先在贵州省开阳县高峰小学任教,1983年步入政坛,从开阳县委组织部干部、县委宣传部部长一直干到黔西南州委书记、州长,继而任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副书记。2007年1月起任贵州省政协主席。

    那么,黄瑶是因什么原因落马的?据记者调查,关于黄瑶落马的原因说法很多,因为正在调查阶段,尚无最后定论。

    根据贵州司法界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黄瑶被中纪委调查,与其在中央扶贫项目的违规操作有关,民间流传黄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西南州”)一家金矿的开采问题有染。当然,也不排除中纪委在调查中,掌握了黄的其他违纪事实。

    据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专家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启动了“新世纪扶贫攻坚计划”,黔西南州则是贵州主要贫困地区之一。黔西南州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其中3个为国家级贫困县、4个为省级贫困县。黄瑶正是在这个时期在黔西南州任职9年。有熟悉内情的人反映,黄瑶在黔西南州任州委书记期间,将某扶贫项目交给一四川杨姓商人操作,项目最后的结果是钱都打了水漂,什么也没有做成。据悉,这是一个种植兼环保项目。黔西南州辖区内喀斯特地形很普遍,为全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因此有机会获得国家大量扶贫资金。

    “可以肯定地说,资金数目不会小,否则也不可能引起中央的注意。”贵州司法界知情者如是说。

    “三大书记”

    黄瑶在贵州有“三大书记”的说法,意为口气大,脾气大,架子大。

    贵州省一位政协委员接受采访时表示,黄瑶在黔西南州任职期间,达到了其权力的巅峰。作为州委书记,集当地党、政,军、团所有权力于一身,简直就是一方诸侯、封疆大吏。黄瑶后来任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时,锋芒有所收敛,也没当年那么大实权了。“要知道有300万人口的黔西南州虽然贫困,但资源却很丰富,将近两万平方公里的范围里,仅黄金探明储量超过300吨,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煤炭远景储量190亿吨以上;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有多座大型水电站。因此,黄瑶在黔西南州不仅手握‘政权,还掌控着‘财权”。

    当地见识过黄瑶的人都有这样的看法黄瑶天生是个当官的料。他口才极好,讲话时根本不用稿子。有人记得2007年,黄瑶在贵州省的一次非公经济会议上讲道,目前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是“配套的落后”,这个配套是指政府提供的平台及政策环境。据说这一观念很受民营企业欢迎。

    一位黄瑶身边的政府官员表示,黄瑶在任省政协主席期间,倡导并亲自“培训”省政协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为他们灌输“先进理念”。黄瑶的社交能力也很强,他很关注非公经济以及在外黔商的发展,广东、云南,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贵州商会成立,黄瑶均亲自赴会,“这在其他省是不多见的”。

    贵州的官员中,不少人对黄瑶的能力素质及形象表示认可,认为作为一位正部级的官员,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很难混得下去。

    也有人表示,黄瑶在黔西南州并无多大的政绩,而且他在引进新西兰畜牧项目中,与新西兰方面有很多接触,他的一个儿子后移民新西兰,另一个儿子则在省内从政,最近刚受到提拔。

    在当地,也有关于黄瑶生活腐化、包养情妇的说法。黔西南州一位官员透露,黄瑶有多位“干女儿”,在当地早已公开。另据多位受访者表示,黄谣与贵州省内某女性官员有关系的传闻也由来已久。

    黄瑶信号

    今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人民网曾发文指出,“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将成为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并将“反腐败与作风建设”列为其中的三个关键词之

    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果然将“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列为一项重要工作。专家认为,最近几位省部级高官的相继落马,可以看出中央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的坚决态度。

    黄瑶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政府管理体制的反思。

    “如果大量的资源及资源配置权大量集中于政府手中,非常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官员犯罪成本往往也较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称,“以扶贫资金为例,从中央下到基层,最后可能只剩下总额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因官员收受贿赂,导致国家投的大量钱财被不法商人套走,就更加恶劣了,势必会影响到大面积的民生问题。”

    “如何强化相对落后地区官员的腐败预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这位专家说。

    在贵州,黄瑶是1949年以来第二位落马的正部级高官,另一位是2002年落马的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在全国,黄瑶是近年来第四位落马的省政协主席,此前落马的有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瑶还是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闭幕后短短35天内第三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在黄瑶之前被调查的两人分别是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堂堂。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新的反腐风暴正在全国掀起。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