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天真永葆童心

毛荣富
难得天真
有人说,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而我想说,童心则是最美好的人性。童年终将逝去,而童心却可不老。
童心之特点就在一个“真”字。明代李卓吾写过一篇《童心说》,声称“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想起于漪老师,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课或文章,而是一件小事。
二十年前的教师节前夕,上海某公司为慰问教师举行联谊会,欢声笑语,可是,当部门经理吴小姐举着酒杯向于漪老师敬上一杯酒时,于老师握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竟不由自主落下泪来。
原来,这位敬酒者曾是于老师一手培养起来的一名青年教学骨干。几年前该公司招聘人才,面对两千元的月薪,吴老师忍痛舍弃了讲台。如今当她向昔日的老师献上一份虔诚的祝福时,于老师内心五味杂陈。400元的月薪与2000元的月薪,反差实在太大。于漪只怪自己这个校长没法留住人,而且是自己亲手培养的得意门生。
在这种场合,应付几句谁都是会的,而于老师却不合时宜地落下了泪。这件小事,说明她不失真心,内心澄澈,也印证了她爱人的一句话:于漪在外面名气很大,其实她是个天真单纯的人。
童心之可爱,还在于它的另一特点——稚拙。
在复旦读书时,笔者曾与蒋孔阳先生有过密切交往。蒋先生是知名学者,也是一个天真善良的人,故而才有下面的故事。
——“文革”前夕,某人要在报上发表文章批判蒋先生的“人性论”和“超阶级论”,因记不全蒋先生的论点,就特地跑到他家里要求对对笔记。蒋先生竟然真的把自己的笔记让他对,让他抄。临走又说,我的话可以批评,但是“一个饥饿的人是没有音乐的耳朵的”这句话最好不要批。蒋先生以赤诚之心待人,不仅不设防,还主动帮别人来批自己,连一点保护自己的意识都没有,是够“稚嫩”的了,也许这正是一个学者的本色。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丰子恺先生。他的漫画作品充满天真气息,谁看了都会折服于那种妙趣天成的意境,读他的散文,也每每令人沉浸于“表里俱澄澈”的感受之中。《缘缘堂随笔》的日译者吉川幸次郎,因喜欢他的真率童趣,称他是“现代中国最富孩子气的艺术家”。另一位日本人谷崎润一郎说他是“非常喜欢孩子的人,纯真至极”,丰先生慨叹自己有两位海外知己,而且承认“我不但如谷崎君所说的‘喜欢孩子,并且自己本身是个孩子”。李卓吾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丰先生的天真童趣与古人所说的“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可以说是机杼同出。
上述三位人物,与其说他们“认真”,还不如说他们“天真”,与其说他们有追求、有毅力,还不如说他们拥有童心和人性的美。
用童心呵护童心
为师者,尤其需要一颗童心。
具有童心的老师才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喜爱学生,才会有深刻的幸福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童心未泯的人最适合做教师,他们和天真的学生之间有着天然的纽带”。
有个女生写了这么一则故事:
刚上高中,我们几个好友采来一束鲜花插在瓶里置于讲台之上。想借此美化一下教室,不料,对此各位任课老师反应不一,有的冷漠,有的熟视无睹,最让我们满意的是英语老师,她一进教室,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真香!”精神仿佛也抖擞了起来,接着说:“和你们一样,我也爱花。花,不一定要名贵,但一定得有香气。过几天,让我把家里的花给你们拿来……”她的话里还穿插几句英语,讲得流畅极了。不过最让我们欣赏的是她的孩子气,一束普通的花也能引发她的激情和遐想,这使得她显得年轻。与其说她爱花,还不如说她爱我们。
在另一篇《雪天的校园》的作文中,学生也写到一位老师的童心:
下课后,校园里到处都是打雪仗的。不料,一位老教师突然从墙角拐出,正巧被我掷出的雪球击中头部。我们几个都吓得不知所措地跑了过去,只见老师一边摘下眼镜,拿出手帕擦去脸上雪水,一边说:“本来我就有点担心,但不幸还是中了‘弹。看来,这该来的东西想躲也是躲不过去的。”说着便爽朗地笑了起来。我们也被逗乐了……
学生做了让自己难堪的事,这位教师只是付之一笑而已。童心,使他乐观、富有幽默感。这么一个充满情趣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喜爱呢?
这两位教师对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热爱,不仅仅是出自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而是缘于有颗天真烂漫的童心。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李吉林说她就是喜欢孩子,工作中收获的还有“孩童般的欢乐”,所以,她说过一句很有诗意的话:“但愿醉倒在童心里。”
童心是可爱的,但有时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有位幼儿教育专家讲过下面一件事:
空旷大厅里,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一边抬头望着高高的天花板,一边蹬动胖乎乎的双腿,用劲朝上蹦跳。其实那天花板上什么也没有,而且小男孩所蹦跳的高度距天花板还很远。但这个小男孩毫不气馁,仍旧专注而认真地用劲蹦跳,一下,又一下,咚咚有声。一个阿姨前去阻止,对他说,你的努力真是白费力气,不要再做这样的傻事。
专家指出,阿姨虽是好心,却在无意中做了件傻事。她并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要这么蹦跳——在这个小男孩的心里,一定深藏着一种很宏大的愿望,或是一种幼稚却坚守不移的信念和决心。究竟是什么,也许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专家意味深长地说,对于无望的追求是不是就是希望?明明难以企及,偏又锲而不舍。这种力量,尽管充满了悲剧意味,但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啊!而这位阿姨给予孩子的只是“功利心”的教育。
还有个小学女生写了篇《爸爸打了我》的作文,老师觉得没什么意思,随手打了个低分,可是在了解了这个孩子的内心之后,这位老师为自己的草率感到十分后悔。她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
这个女孩一直郁郁寡欢,其母在她三岁时病故了,由祖母带她。女孩的父亲在三亚重建了家庭,但没几年就解体了。当父亲一路风尘地又来到女孩身边的时候,她执拗地拉着父亲的手,到她的老师家,到她所能找到的每一个同学家,指着自己的父亲,对老师和同学说:“这是我爸爸!”这似乎是一个很特别的时刻。这个时刻一定是她计划了很久、梦想了很久的。在每天上下学的校门口,同学们扑向父母的时候,在家长会上老师充满疑窦的目光里,她一定就开始想望这个时刻。她要证明的只有一件事或者一句话。这件事或者这句话对其他同学来说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有点可笑,但对她是多么重要!现在她如愿以偿,她骄傲的口吻和自得的神情令人吃惊。
后来她因为过错而挨了父亲的打。但就是这么一件糟糕的事,到了她那里却作为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成了类似于抚摸的享受。她竟然从郁郁寡欢里走了出来,变得快乐、伶俐而又聪颖。她怀着一种极强烈的冲动刻意寻求这种体验。每次挨揍之后,愈加增添了她对父亲的依恋之情。所以她才在作文的最后说:“我爱打我的爸爸。”
听了这位老师的讲述,我被这颗凄美的童心感动了,依稀看见一颗受伤而美丽的童心,在无声的孤独里,在热烈的渴盼中,那么令人怜悯地在悸动……童心有其特有的细腻和善良,有其自有的生活逻辑。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有一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那就是对于别人,尤其是对于孩子的苦难而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也是童心啊。
天真里的大智慧
童心是诚朴稚拙的,但也是智慧通达的。
最近,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讲话,主题就是“让我们找回人类的天真”。他说,苏格拉底是天真的,阿基米德是天真的。这种天真不是愚蠢,更不是愚昧,只不过是他们不在乎。天真不是无知,而是知之甚多,不仅知道得多,而且非常通达。天真也是道德的纯真。
而在今天一些人看来,“天真”已是个贬义词。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一个周游世界的美国老太来到了中国。她拿出一只瓶肚很大,瓶口很小的玻璃瓶子。三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小球正躺在瓶底。小球上各系一根丝绳攥其手中。
她对着一旁的中国主人说,都说中国人是世上最聪明的,现在我要试一试。
随机找到三个中国孩子后, 她宣布游戏规则: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这个瓶子代表一口枯井。你们正在井里玩,突然,枯井里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你们必须赶快逃命。记住,我数七下,也就是只有七秒钟,如果谁还没有逃出来,就被淹死在井里。
她把三根丝绳递给了三个中国孩子,然后说开始。只见那个大约五岁的女孩很快从瓶里拉出了自己的球;下来是那个七岁的男孩,他先是看了一眼比自己大的女孩,接着迅速地将自己的球拉出了瓶口;最后那个十岁的女孩,从容而轻捷拉出小球。全部游戏时间不到五秒。
美国老太惊呆了。本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戏,竟变得这么平淡而乏味。
她先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不抢先逃命?小男孩摆出一副很勇敢的劲头,指着最小的女孩:“她最小,我应当让她呀!”她又问那个十岁的女孩。“三个里我最大,我是姐姐,我应该最后离开。”女孩说。美国老太又问,那你就不怕自己被淹死?女孩答道:“淹死我,也不能淹死弟妹。”
泪水,刷地一下从美国老太的眼里涌了出来。她说她在许多国家进行过这一游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能够这样完成它,他们争先恐后,互不相让……
正如杨校长所说,天真是“通达”,是“道德的纯真”,这些不都包含在这个故事里了吗?
聪明是什么?聪明不仅仅是智力发达;聪明是一种爱,是心地单纯,是心怀爱意,是练达通透。正如钱钟书说过,童心能机智地证明阴险狡诈、深通世故的无效,它是通向智慧的绝境,是看强人败绩于宽容和泼妇受阻于柔顺的刹那,是快乐地招待苦难的妙举,是拱手向自然出让权力的善行……
名缰利锁会窒息智慧之泉,让人压抑愁苦;而不失童心者,不仅活得快活有趣,还明彻睿智。
(本栏责编 莫 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