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陈独秀出版的几册呐喊集

    李润波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经历又十分曲折的人物。从“五四”时期新文化的旗手、进步青年的导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初期的中央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又成为托派的领袖人物,1932年因发表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演说而被国民党政府抓进监狱,出狱后曾为全民抗战奔走呼号,直到1942年去世。

    然而,鲜为当代人所知的是,在日寇全面侵华初期,他曾为全民团结抗战而四处演说,奔走呼号,为抵御日寇侵略做出过积极贡献。

    193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释放全部政治犯”的要求下,陈独秀被释放出狱来到武汉。一向关心抗战的陈独秀,面对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生灵涂炭的局面,毅然谢绝了各种政治势力的拉拢,决心以抗战救国为己任,为已经开始的抗战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而奋力呐喊,并凭借自己多年对国内外社会变化的观察,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观点和主张,还通过演说或发表文章的形式,迅速传播到社会,而且,为扩大传播面,将有关文章和演说汇集出版。目前我们发现的不同版本共四种:《我对于抗战的意见》、《从国际形势观察中国抗战前途》、《我们断然有救》、《告日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出版第一册时,曾联系了几家出版社,但多数出版社碍于他的政治主张,都怕招惹麻烦,不敢接活,最后通过广州旧友,联系在广州东亚图书馆结集出版。第一册面世后,非常走俏,毕竟是他沉寂十年后第一部作品,而且内容是那样的切中国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很快销售一空,以后又随着局势的变化,相继出版了四部文集。这四部文集,基本反映出陈独秀当时卓越的政治思想水平、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对时局发展的超常的判断能力。为便于读者对他和他所著的宣传册有个大概了解,兹做简要介绍。

    陈独秀的第一个单行本是《我对于抗战的意见》,32开本,书名由本人书写,序言也为本人所作。内容收录了1937年10月到1938年1月间所写的文稿,包括《抗日战争之意义》、《我们要得到怎样的胜利及怎样得到胜利》、《怎样才能够发动民众》、《抗战中应有的纲领》、《准备战败后的对日抗战》共五篇。这五篇文章,只有第一篇被当局允许发表过,其余“暂缓登载”。不过第二篇和第三篇曾在武汉大学、武昌华中大学做過演讲。第二个单行本为《从国际形势观察中国抗战前途》,1938年4月初版,32开本,收录了陈独秀的三篇抗战文稿。包括《从国际形势观察中国抗战前途》、《抗战中的党派问题》、《各党派应如何巩固团结》。对于进一步促进国共两党深入合作、动员全民抗战,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1938年上半年,抗战到了最艰难阶段,日军已经侵占华北、华东和华南大部地区,国民党军主力退守到西南边陲一带,国人无不为之焦虑担忧,当此之际,他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分别为《我们断然有救》、《抗战与建国》、《五四运动时代过去了吗?》、《国民党究竟决心采取哪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于当年8月汇集出版。偏重论述抗战自信心和艰难时局下的建国方略问题。第四个单行本主要是给日侨看的,1938年11月出版,也是32开本,收录六篇文章,包括《告日本社会主义者》、《我们为什么而战》、《说老实话》、《你们当真反对资本主义吗?》、《八一三》、《敬告侨胞》。其中第一篇以说理性很强的语词,呼吁日本社会主义者,起来反对侵华战争,后几篇也就抗日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呼吁国民和华侨,团结一心,坚持抗战到底。

    通过这四个小册子,不难看出陈独秀的确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他为全民抗战所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后来都基本得到了实施:

    一、主张在国民党政府领导下抗战。陈独秀出狱后,在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日深的情势下,及时转变自己的政治主张,由先前的抗日反蒋转变为联蒋抗日,拥护国共第二次实现合作、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立场。陈独秀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变,缘于时局发生的变化——国民党政府掌握着全国政权,控制着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各个方面,且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当时国民党政府已然昭告天下“言和即为汉奸”,并在军事上努力进行抗日战争的准备。有鉴于此,陈独秀才从大局出发,不计前嫌,提出全国各党派要一致拥护国民党政府领导抗日的主张。他强调“民族利益高于党派利益”,呼吁全国民众,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其他党派,都以在野党的资格绝对拥护抗日战争,一致承认国民党抗日战争之军事最高统率权这一事实,在“民族垂危的今天,在野的党派应该心口如一的援助政府抗战,获得胜利。”

    二、提出持久战论。对于抗日战争的前景,陈独秀有着自己的认识,认为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不是两个国家军备相等的战争,而是军备贫弱的中国民族反抗军备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日本不仅在军事上远远超过我们,在经济上也比我们强大很多。基于这一客观事实,陈独秀不赞同 “速胜论”观点,强调中国的抗战只能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和消耗战,只有采取与正规战相结合的游击战,才能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才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陈独秀在他的《从国际形势观察中国抗战前途》一文中明确指出:“现在有一班中国必胜论者,很轻率的说日本已经陷入了经济崩溃的境地,这一句话显然是毫无根据的乐观,是自己欺骗自己,在事实上,一个短时期内即一年半甚至二年,无论在经济上在军事上,我们是摧毁不了他的,我们须要能够持久的和他抗争,至少是二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可以。”“日本对中国作战,利在飞机大炮,速战速决,尽可能的不使范围扩大;中国对日战争,利在发动群众蜂起参加,持久抗战,尽可能使战争范围扩大,以消耗敌人的军力和财力。因此要想抗战到底,进而完成国家独立与统一,就必须“不可幻想能够速成,必须放大眼光,必须把抗战延长到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这期间也许某一时惨败不堪,甚至某一时政府议和,我们也不可因之气馁。在强大的敌人之前,要想一战成功,这是不可能的。任何革命运动,中途挫折和一时停顿,是不可避免的事,最要紧的是打定主意,终于非达到国家独立之目的不已。”当时能够敏锐的产生这样认识的政治家,只有毛泽东、周恩来和陈独秀。蒋介石、白崇禧等国民党高级指挥官,也是看了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才赞成这种形势分析的。动民众共同抗战是胜利的保证。因为抗日战争“是一种革命战争,是需要革命的民众武装参加的,是不能抑制民众运动抬起头来的。”“动员全国的财力、人力需要民众,军队前进作战固需要民众之援助,军队后退亦需要民众之援助,救济伤兵、肃清汉奸,巩固后方,无一不需要民众的力量……我们在抗日战争中,急需发动广大的真正民众——主要是参加生产的工农民众。”因为他们才是最可靠、最有力的民众。“民众热潮具有大炮飞机以上的力量,被压迫民族能够而且也只有拿这一力量来淹灭帝国主义的凶焰,淹灭他一切的敌人”。依据上述认识,陈独秀呼吁国民政府“党政当局,应该积极发动民众起来,募集公债和训练壮丁,才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真心主张抗战到底,就必须真心主张发动民众。因为只要全国广大民众无束缚的自由组织起来,活跃起来,武装起来,敌人便无法摧毁这到处蜂起的几千万武装民众。民众蜂涌起来,“不但能够援助政府对日抗战获得胜利,即令政府军一败涂地,日本军占领了全中国的大城市,即亡了国,也还能够继续抗战”。为达到全民抗战,陈独秀主张“凡是中国人,无论国内国外,都应该尽他所能尽的力量,援助这一战争。”他的这个观点,最终也被国共两党所实施。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