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史怎么讲?

[关键词]晚清,民国,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62-03
晚清和民国时期历史形势多变,事件、人物众多,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有相当影响,是现行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同时,这一时期,华夏民族曲折多难,让人无奈,却也振奋人心,应该说不管是史实,还是情感价值教育,都是有相当撼动力的。
遗憾的是教材虽多处涉及这一时期,但始终没有宏观的系统梳理,以至于具体到教学细节,教师蜻蜓点水,学生浅尝辄止,似乎都有点感觉,但具体考查就模棱两可。比如说北洋政府,很多同学都没有概念,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北洋政府的历史散落在“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和“国民大革命”这两个历史事件中间,而接下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又散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国后期民族经济的艰难发展”中去了,事件跨度和教材跨度不可谓不大。除非教师在教学中单独拎出这一段历史梳理清楚,否则学生很糊涂。
又如讲《辛亥革命》背景时,书上点了一句:“迫于形势压力,清政府相继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造了一些条件。”这一句话包含的历史信息实在是大。以我们平时课堂设计而言,此处绝对是一笔带过,但其实这段历史对后面的辛亥革命影响重大,让国内各种势力对清政府彻底死心,可谓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时,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国被妖魔化得也相当严重。似乎一提起清末和民国,就绕不开“误国”“无能”“腐败”等标签。我也知道学生对这段历史已形成刻板印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更客观公正来看待这一段历史!
出于对这一段历史的强烈好奇和疑惑,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和一些专家著述,发现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误解还真多!
比如,晚清政府真的各个方面都专横反动吗?为什么反政府的革命宣传言论能有如此之大的影响?
这其实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就屡开全国风气之先的上海说,上海有大量的租界,这些地方把上海分得很零碎,清政府不能够控制,所以租界反而成了革命人士的庇护地,舆论才不至于被封闭扼杀。当然清政府对政治反对者看似宽容的态度,也有现实的考量。比如汪精卫,作为孙中山的左臂右膀,一直是充满魅力的革命宣传者,当时一度在民众中声望极高。在参与刺杀摄政王载沣被捕之后,仍然被放出来,是因为清政府在反复考量之后,认为杀掉他可能危害更大,更加会激起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怒气。不得不承认,清政府对革命党人或宣传革命的人,动不动就杀的情况不算太多,这也是清政府的一个策略。
此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的民国人物首推袁世凯。《辛亥革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等相关内容都避不开袁世凯,尤其在辛亥革命果实的窃取、《二十一条》的签订、1915年复辟帝制等诸多历史事件中,袁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这些事件串到一起,引出的思维定势就是袁世凯卑劣,是卖国贼;孙中山伟大,是革命先行者。真实的袁世凯果真就如此吗?应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史料和研究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袁世凯——一代枭雄,一个智慧的政客!
比如,前不久一封署名为“项城袁氏家族联谊会”的公开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信中认为袁世凯从未签署所谓的“二十一条”,而只是签署了《中日关于山东问题条约》和《中日关于南满即东蒙古问题条约》,这两个条约加起来也就11条,而且没有出卖主权的条款。我们对袁世凯恶劣评价主要源于这两个事实:“二十一条”和复辟帝制。但是有学者查阅过英国和日本的外交档案后,发现情形恰恰相反。事实上袁世凯并没有接受“二十一条”,在双方交涉之初,袁就疾言厉色告诉日使:可让者自可谈判,不可让着如第五条则绝不能让。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外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和驻日公使陆宗舆等,受尽折磨和屈辱,即使是有妥协情形的曹汝霖,也是“激愤之情”溢于言表。最后经过中国方面4个月的抗争,加上舆论的压力,日本放弃“二十一条”中最凶残的要求,和中国签订了《中日新约》和关于山东问题的条约。如果把日本人最初的要求和新约作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天壤之别。在日方的档案中,这是一次失败的交涉,日本外务大臣因此而辞职,日本要灭亡中国的目的终究没有达到。相反,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后,长期寻求军阀帮扶而未果,转而向日本提出割让满洲、海南岛,组织国民军由日本军官带领,出让全国警察的管辖权和税务权,以换得日本派兵出征,后来甚至向日本表示平津和内蒙也不要了,这些权益可是袁世凯都不敢让的。
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一段史实时也非常震惊,虽然明白孙中山救国心切,但如此行为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再如,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到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东北易帜结束这一段北洋时代,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将其描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与洋务运动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军阀卖国等刻板印象相连接。北洋时代是否真的就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有学者指出,北洋时代虽然军阀混战,但彼此之间还是有道义约束的,不会赶尽杀绝;北洋内部虽派系林立,但议会政治起码在执行程序上有法可依,相比传统专制是一个巨大进步;北洋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氛围环境相对自由宽松,观念上百花齐放,有学术自由,是知识分子和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从民国一群卓越的大师群体就能见端倪。
北洋时期的外交并非一无是处。清末民初之时,正值帝国主义外拓高潮,中国赖列强均势,免于瓜分已属万幸,在这种背景下展开外交,期待打开新局,有多少外交辉煌显然不现实。但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所言,民国时期中国在内乱不断的情况下,竟然将晚清遗留下来的版图大致维持完整,这是不可忽视的外交成就。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经常让我们黯然,但要看到时值日美之争,美国以牺牲中国为代价,对日本作出让步。中国最终没有在对德和约签字,第一次对列强说“不”,而且日本最终也没有获得山东的统治权。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很多的外交成就。中国签署对奥和约、对匈牙利和约、对保加利亚和约,第一次以战胜国姿态出现在国际社会。顾维钧还代表中国签署了《国际航空专约》,使中国获得与其他国家同等的领空权。加入国联是中国加入形成中的国际社会的开始。中国当时缴纳的会费是今天中国联合国会费的3倍,入选国联行政院意味中国具有处理世界问题的资格,王宠惠还成为入选国际法院法官的第一个中国人。这一段历史可供还原的细节太多太多!难怪有人感叹:民国,是一个让人“向往”的时代!
基于对这段历史更多的了解,我就民国史教学产生一些不成熟的新想法:
第一,民国历史散乱不堪,多数学生通史基础薄弱。所以我的处理是在高一开始近代史讲解之前,首先梳理时间和重大事件,让学生心中有个大致概念。这个所费时间不多,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学生时空感不会太凌乱。
第二,民国历史相当复杂,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过于将其塑造成一个“黄金时代”,那也是有违史实的。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对历史事件和素材,我们的选择标准、价值判断尺度是什么?现在是多元价值时代,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也选择多种角度,在我看来文明史观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来思考,符合文明发展方向的,体现社会不断进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展现生动史实并不会产生过多误会,比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美国联邦宪法》为学习楷模,但在行政权设计上却并未照搬而是采用了责任内阁制,如果将这个设计过程稍作介绍,一个更加生动的临时政府、孙中山就跃然纸上!历史让人振奋同时又欷虚欠不已!
第三,尽量避免绝对化的表述和定性,对于我们自己无法确定的事情就不能以结论的形式直接灌输给学生,历史学科能做的事情是,在不违背根本原则和价值下,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结论性的评价最好在呈现史实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思考总结,教师加以引导。努力接近历史真相,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在生动的事件中让学生去感悟,有了这样的情感理解体验,学生其实能更好地消化教材中的很多看似生涩、却很经典的表述。
第四,适当地拓展,巧妙地设问,合理的想象空间设计。历史课堂当然需要一个个生动有趣又能发人深省的故事,但选择故事应该有它的目的,服务于教学任务,最好在开心过后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设计一些有深度、答案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一些合理的想象、推理。在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中,收获的是学生情感价值判断的提高,也收获了趣味又生动的历史课堂。
第五,阅读是历史老师教学生命常青的永恒动力。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有足够的能力设计、驾驭成功的历史课堂。史料浩如烟海,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历史教师要求很高。无法穷尽所有,那么就尽可能慢慢积累、慢慢充实自己。
【作者简介】周玲,女,1983年生,湖南衡阳人,中学一级教师,浙江省衢州二中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及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