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活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衰(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张慧

    

    【摘要】目的 观察强心活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衰(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规范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强心活血汤联合穴位贴敷,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显效率50%,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80%,但无统计学差异(P=0.13)。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NP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F值提高水平略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心活血汤联合穴位贴敷能改善冠心病心衰(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强心活血汤;穴位贴敷;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0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其特点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据统计,全球成人慢性心衰(CHF)的发病率为1%~3%,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9%,且处于持续上升阶段[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变,心衰的病因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2000年之前,风心病在心衰的病因中占据首位,而如今冠心病已成为心衰最常见的病因[2]。随着心衰指南的不断更新,心衰防治策略的不断优化,新型药物的出现,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是长期预后仍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逐渐意识到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地位,2018年我国心衰指南第一次正式推荐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衰。笔者自拟强心活血汤在临床运用中疗效甚佳,故拟此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2月海门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80岁,平均(70.34士6.31)岁,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9岁,平均(69.18士5.78)岁。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患者既往经冠脉CT或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或PCI术后或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的,心衰的分类诊断标准:参考《2016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气虚血瘀型,主症:喘息,胸闷,心悸,乏力;次症:倦怠懒言,活动后易劳累,自汗;舌脉:舌质紫暗,苔白,脉沉,细或虚无力。

    1.2.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者;年龄40~80岁;3.心功能分级Ⅱ~Ⅲ级(NYHA分级法);自愿入组,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症,恶性心律失常,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等;妊娠、哺乳期妇女或过敏体质;精神异常患者或不配合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冠心病基础治疗,心衰治疗参照《2016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予以规范的抗心衰治疗:“黄金三角”并根据症状联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强心活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强心活血汤组成:黄芪30 g,川芎10 g,炒当归10 g,丹参15 g,枳壳10 g,茯苓10 g,防己10 g,甘草6 g;每日一剂,分2次温服,共4周为1个疗程(出院后带药继服);穴位贴敷:选取内关、虚里、心腧、肾腧穴。方药(黄芪、党参、三七、川芎、乳香、没药、冰片),将上药加工成散剂,以醋调和,制成药丸外贴,每天一次,每次8~10小时,14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治疗2周和4周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治疗4周后NT-proBNP及LVEF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1.5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心功能上升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上升1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加重:心功能下降1级或以上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表2、表3)

    3 讨 论

    多项研究表明,冠心病已成为慢性心衰的首要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重塑,收缩功能减弱外;交感神经兴奋、RSSA的激活等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紊乱也是CHF的重要原因之一。CHF的西医治疗从“黄金三角”概念的提出,到伊伐布雷定、托伐普坦、沙库巴曲缬沙坦等新型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从传统的药物治疗为主到ICD、CRT等非药物治疗越来越成熟,心衰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尽管如此,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昂贵的治疗费用,均导致西医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而中医药治疗可以弥补西医的某些不足,两者联合使用,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范畴。中医古籍中并无心衰之病名,根据症状可属于中医“胸痹”,“水肿”,“喘证”等范畴,1997国家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明确了“心衰”的病名[4],心衰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不足为发病的本质,气虚则血运不畅,瘀血内停;且患者素有胸痹,多有瘀血内停,久瘀易伤气。胸痹、心衰二者病机相结合,且多年临床发现,冠心病心衰患者以气虚血瘀最为常见。故以益气强心,活血利水为法,以达到祛邪益气强心的作用。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益气健脾,利尿消肿,意在气旺则血行。当归、丹参、川芎活血祛瘀而不伤血,枳壳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共为臣药。 一般而言心衰的最终结果都合并不同程度的水饮内停,瘀水互结,故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安神,与黄芪合用,加强其利尿消肿之功;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二者共为佐药,与臣药合用,达到“治水以治血”、“治血以治水”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穴位贴敷是经络学说和辨证论治的有机结合,药物可以刺激穴位,激发穴位的经气;穴位又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放大药物的疗效[4]。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养心;三七、川芎活血行气祛瘀;乳香、没药活血止痛;冰片增强药物的透皮性。

    2018中国心衰指南再次明确NT-proBNP不仅用于心衰的筛查、诊断,还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可用于预测心衰的风险; LVEF反应左室收缩功能,可用于评估心衰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强心活血汤联合穴位贴敷2周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继续坚持服用强心活血汤2周,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NT-proBNP有明显程度的降低,LVEF值水平明显提高,并且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各项指标疗效均優于对照组。由此可分析,强心活血汤联合穴位贴敷除了能够明显改善心衰症状外,还能改善心衰预后。这提示中西合并治疗冠心病心衰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也值得我们更深入得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黄 峻.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策略[J/CD].中华心 脏和心律电子杂志,2015,3(2);81-82.

    [2] 周京敏,崔晓通,葛均波.中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12):1081-1021.

    [3]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杜,1997:7-15.

    [4] 任 爽,张 杰.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临床应用与研宄进展[J].辽屮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6):81-83.

    本文编辑:赵小龙

相关文章!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

  •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

    褚英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剂中常见的差错及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在本院门诊中药房发生的中药调剂差错病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