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历史课堂里的“他”

[关键词]历史人物,澶渊之盟,宋真宗
“历史课堂中的‘人——包括历史舞台的人,学习主体的人,课堂组织的人……应彼此沟通、相互融通、相得益彰”。如何把历史中的人与学习中的人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直是笔者在思考的问题。人教版选修一《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有这样一段表述:“11世纪初,宋辽军队在澶州激战,在战局对宋军有利的情况下,贪生怕死的宋真宗与辽国签订屈辱的盟约……这就是历史所称的‘澶渊之盟。”读到此,笔者对教材的表述产生了怀疑:宋真宗真的因为贪生怕死而签订“澶渊之盟”的吗?在参阅了部分资料之后,笔者决定利用这个疑问设计一堂探究课,通过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帮助学生去解读历史里的“他”。
一、“澶渊之盟”前的“他”
本课中的主角——宋真宗,除了教材三言两语的介绍,没有多少学生了解“他”。为了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他”,我提供了一些材料:
材料1:真宗在任开封府尹期间,“帝留心狱讼,裁决轻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得到太宗的“屡诏嘉美”。
材料2:在真宗被立为皇太子之前,老年的太宗对立太子一事非常敏感。后来不得已,才在寇准的劝说下立真宗。在京师老百姓称赞真宗为“少年天子”时,太宗很不高兴:“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在这样一位父亲、君主的压力下,皇太子的身份是随时可能被废除的。
材料3:真宗的老师李沆是一位标准的“孔夫子”,自视甚高。别人批评他沉默寡言,他认为“自余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次,有何策而与之接语哉?”面对父命师恩的双重压力,真宗只能循规蹈矩,习惯成自然。
材料4:真宗即位后,积极推行黄老政治,并亲自召见道士,询问无为之要,如景德二年(1005年),宋真宗曾召见嵩山紫虚道士贺兰栖真,询问无为之要,“朕奉希夷而为教,法清静以临民,思得有道之人,访以无为之理”。
前三段材料是真宗的施政能力、即位前的政治形势和个人的教育背景的体现。本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分析历史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中,去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性格产生的外在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性格因素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可能性的影响。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这样的认识:宋真宗的施政能力是有的,但是长期压抑的生活环境、险恶的政治形势和所接受的正统教育,使得他的个性有谨小慎微甚至是懦弱的一面。人的性格與人的行为之间有着间接或直接的联系。在封建君主专制时代,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个人素质和性格特点对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有着巨大的影响。真宗渴望做一位“无为而治”之君,即是这种个性的反映。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性格角度去解析历史人物,更容易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
二、“澶渊之盟”中的“他”和“她”
在初步了解了宋真宗个性及其政治理想之后,有一位学生提出:如果宋朝的军事力量强于辽,宋真宗再懦弱、再无所作为也不至于签订城下之盟啊!我及时肯定了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宋朝基本是“积弱积贫”的形象。但是钱穆先生曾依据《宋史》等有关资料分析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四朝中各一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只有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有约400万缗的赤字,但当年收入约为1.16亿多缗。这足以证明“贫”并非宋代的实际状况,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也不是绝对处于下风。但为什么在军事上却频频示弱呢?
通过教师的不断设疑,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在影响真宗作出重大决策的因素中,除了个性之外,宋王朝“基本国策”的影响力也至为关键。
材料5: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立国之初就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治国原则,军事上“在边防地带依然只驻有仅仅可资防守的部队,把大部分军队驻屯在诸州郡的冲要地区,专力镇压各地的农民大众”。
材料6:真宗即位之初,面临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局面,内部问题重重,矛盾很多。首先是经济问题,太祖、太宗两朝,由于忙于统一战争,对社会上存在的赋税不均、水利失修等问题,无暇顾及……在王小波、李顺起义被镇压之后,局势动荡不安,很快又发生了刘盱为首的叛卒之乱。
材料7: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北汉,并在灭北汉后乘胜进军幽州,岂料却以高梁河之役宋之惨败而告终。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兵分三路再度伐辽,结果又以失败告终。此后,北宋对辽的政策转入防守阶段,开始放弃对燕云地区的争夺。
宋在“澶渊之盟”前想收复失地(燕云地区)但是力量不足,而真宗即位时面临的则是内忧不断,加之“守内虚外”的既定国策。即位之初,他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在宋辽战争不断的情况下,他的目标能实现吗?让学生“感同身受”,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历史,是历史老师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好方法。
真宗的愿望能否实现,除了真宗之外,这段历史的女主角——辽国太后萧绰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萧太后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其父萧思温是一位汉化较深的契丹族知识分子,萧太后也深受其父影响,对宋朝情况比较了解。在宋辽多年的军事冲突中,辽凭借其骑兵部队的机动性,容易取得战略与战术上的主动,但是辽的劣势是战线较长,后勤补给困难,宜速战速决。宋以逸待劳,补给容易,经得起长期消耗。
材料8:当时掌握实权的辽萧太后“老,亦厌兵”,据《辽史·兵卫志》记载,辽国在每年的9月到12月几乎都会发兵攻宋,但目的并不在于消灭宋,而是要破坏宋的军事设施和经济,使其无力攻辽。
材料9:辽行军总指挥萧挞览侦察地形时被宋将李继隆用床子弩射死。辽兵受挫,宋军势大振。第七日宋主到达澶州南城……宋军士气大增。在“澶渊之盟”签订前夕,河北重要的军事要点仍在宋军手中,辽军实际上面临着孤军深入、后方被阻断的危险。
“澶渊之战”中,当自己的优势不足,劣势尽显的时候,萧太后罢兵的愿望就更强烈了。历史有时候真的很奇妙,宋辽双方的统治者都有维持和平局面的迫切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真宗力主签订“澶渊之盟”其实是顺应历史的决策。
然而,教材中把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的结果,归结为真宗的贪生怕死。在通过对一系列史料剖析之后,学生已经对真宗和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自己的结论:宋辽签订“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基于国家政策与利益的最终考量后作出的妥协。辽在当时无力灭宋,而宋在真宗亲征后士气高涨,战场形势对宋有利,真宗也无性命之虞,何来贪生怕死之说?这种质疑有理有据,对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大有裨益。
那么教材为什么把“澶渊之盟”的签订归结为真宗的贪生怕死呢?为什么又视这一盟约为屈辱呢?这其实涉及如何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
三、重新审视历史长河中的“他”
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关键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进行评判,是历史教学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展示当事人对“澶渊之盟”矛盾性的表现,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并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有效尝试。
材料10:“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宋真宗非常高兴,设宴庆祝,并写下诗句:“锐旅怀忠节,群胡窜北荒。坚冰销巨浪,轻吹集隹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不久又“下诏罪己,中书、枢密待罪”。
真宗为什么会有如此让人费解的举动呢?这牵扯到当时的民族观。自春秋中叶起,“华尊夷卑”“严辨华夷”的传统民族观念一直深刻地影响着统治者乃至普通老百姓,“以夏变夷”,用先进的华夏文明来教化周边的少数民族,便成为当时中原政权的重要责任。而“澶渊之盟”后,不仅故土收复遥遥无期,还要年年向辽国输纳岁币。宋朝在盟约中还承认了辽与宋具有平等的地位,这更被宋人视为奇耻大辱。正因为如此,真宗的内心充满了负罪感和挫折感,以至于下诏自责。
怎么减少这种负罪感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带领学生结合历史情境去分析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并探讨这种心路历程形成与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经过这样“内与外”的结合,必然会在历史课堂呈现出更为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
“澶渊之盟”后王钦若曾向宋真宗献上洗辱二策,一是夺取幽燕;二是去泰山封禅。
材料11:王钦若“从容言曰:‘此春秋城下之盟也,诸侯犹耻之,而陛下以为功,臣窃不取。帝愀然日:‘为之奈何?钦若度帝厌兵,即谬日:‘陛下以兵取幽燕,乃可涤耻。帝日:‘河朔生灵始免兵革,朕安能为此?可思其次。钦若日:‘唯有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
宋真宗泰山封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国人在“澶渊之盟”中造成的心理创伤,重塑中原上国的形象。当我们读到这段历史时完全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真宗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多大!这种压力更多的来源于时人对于重大问题的片面与固化的认知。南宋史家吕祖谦认为评价历史不能从抽象的“天理”出发,而是应该以历史的客观实际为标准:“大抵看史,见治则以为治,见乱则以为乱,见一事则只知一事,何取观史?当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如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高,方為有益。”宋代史家已有此认识,更何况今人呢?
材料12:“澶渊之盟”的盟约:“(宋)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垄亩稼穑,南北勿纵骚扰。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永久。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于大地神{氏,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有逾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材料13:从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看,誓约签订后两国边境地区,陆续设立了许多榷场,终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宋朝在价格上采取优惠政策,真宗曾下诏“契丹请榷场市易者,优其直与之”;仁宗则指令雄州官员“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计利”,即不要考虑多收税;而辽国每遇水旱灾荒,向宋请求救济支持,亦多得到积极应允。
盟约的主旨是维护双方的和平局面,盟约签订后宋辽两国保持了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今天,如果我们能从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历史的眼界看问题,心平气和地评价历史,就会发现,和约既是双方战略形势演变的必然发展,又是双方战役态势呈现对峙局面的必然结果。由于宋辽两个兄弟民族签订了和平条约,开始了和平交往的新局面,从而使两个民族能在安定的大环境中和平同处、协同发展,这不仅是符合民心、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好事,同时,也为以后正确处理民族纠纷树立了典范。杨国宜先生的评价以史实为依据,又有高屋建瓴的历史观与民族观,对于中学生学会科学的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
把“他”请进课堂是我们的目的,理解“他”是历史教学之所以成为历史教学的首要原因,理解“他”成为了历史学科的本质。本课的教学实践在这一目标上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作者简介]王良胜,中学一级教师,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历史综合探究课目标设计的定位

    [关键词]历史,综合探究课,目标设计,定位,实践,价值在学科课程范畴内增加综合探究课,并以文本形式在教材中予以呈现,这是世纪初开启的

  • 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历史科目前,我国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过度掌控,教师扶着学生、牵着学生甚至绑着学生完成教学过

  • 心灵关照、智性涵养与理性情怀

    [关键词]祖国统一,贯通性,情感性,思辨性前不久,在参加深圳以“寻找历史课堂中的人”为主题的系列研讨活动中,我为学生上了一节《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