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今民歌英译三原则

梁高燕
摘要:目前,中国古今民歌英译研究方兴未艾,但鲜有相关论文探讨民歌翻译的原则。通过分析大量古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歌英译译例可发现,民歌英译多采用“陌生化”“整体性”和“互文性”等民歌翻译原则,这些原则有效传达了民歌特有的语言关、思想关和神韵关。该研究对古今民歌、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歌英译的理论和实践均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歌英译;陌生化;整体性;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J605;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2-0135-05
民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歌曲,是我国文学的珍宝,是民间思维和智慧的结晶。多姿多彩的古今各族民歌凝聚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人类学诗学价值,在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民歌译介是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民歌英译概况
目前民歌英译研究方兴未艾,有许多相关论文和译著出版。相关研究论文多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探讨,内容集中在语言修辞和美学、少数民族民歌英译、当代民歌英译具体诗篇及译本、民歌英译策略等4个方面;还有少数论文研究内容集中在3个方面,即传播史、学科定位和历史现状、语料库等。目前鲜有相关论文对中国古今民歌英译原则进行宏观整体关照和探讨,而这个问题是翻译研究的重要方面,值得深入探讨。
民歌英译译著方面,目前共出版了6部译著,即1959年南开大学外文系选译的《中国新民歌选(汉英对照)》(1、2集),1989年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编,邓映易译配的《山西民间歌舞:黄河儿女情(汉英对照歌曲集)》,2003年冰河(原名周舜卿)选译的《中国民歌选:钢琴伴奏谱(英汉对照)》,2009年王宏印译编的《西北回响:汉英对照新旧陕北民歌》,2014年王宏印选译的《中国古今民歌选译》,2014年颜健生选译的《瑶族民歌选译(汉英对照)》。
这些译著对于我国古今民歌的译介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本论文试图探讨的古今各民族各地区民歌英译整体原则而言,《中国古今民歌选译》是目前包含各时期、各族、各地区民歌较多,英译译例涵盖范围较广的唯一民歌英译范本,而且强调民歌作为文学文本的翻译,而不单纯强调其舞台演出效果,所以契合本论文研究目的。笔者从该译著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译例,进行详细探讨、研究,结论是中国古今民歌英译多采用“陌生化”“整体性”和“互文性”等民歌翻译原则,上述翻译原则有效传达了民歌特有的语言美、思想美和神韵美;对古今民歌、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歌英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下文对这3个基本的古今民歌翻译原则通过译例加以具体说明。
二、“陌生化”原则
“陌生化”原则,即“照顾汉语民歌中最具特色的因素,文化因素或语言因素,加以表现”。此处的“陌生化”类似于“异化”翻译原则,但这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学理论中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后者指“感觉的过程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陌生化强调的是“目的语”读者的“陌生化”的新奇艺术体验。翻译的直接目的是让异域读者可以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精髓,获得与汉语读者相同或类似的审美体验,终极目的是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即以“中诗西化”和“古诗现代化”方式使得中国的古歌今谣在异域复活。
(一)形式“陌生化”
形式“陌生化”是指在翻译中译者尽量体现民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民歌中大量使用方言、俗语及谐音、双关语、比兴、夸张、重叠、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各种写作技巧往往混合交织,不能截然分开。
民歌的形式活泼生动、不拘一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歌翻译的重要特点之一即方言、俗语类语言要素的翻译比较灵活,如清代李调元《粤风.歌》中的《徭歌》”有云“邓娘同行江边”,其中的“娘”字是南方瑶族方言,指“妹”,即年轻姑娘,歌中指爱慕或心仪的对象,译者将其灵活译为“You andI”并在下文中恰当地以男子口吻增译了称呼语“mydear”,微妙地捅破了尚未明确的恋人关系。在北方民歌中,称呼自己恋人、心上人或丈夫或妻子的俗语是“乖亲”“小亲亲”“小亲疙瘩儿”,如《错认》中的“乖亲”译者简单明了译为“my dear”。在藏语民歌中,爱称则是“玛吉阿玛”,如《从那东山上》中的“玛吉阿玛”有多重含义,可以指“未嫁娘”或“佛母”,即“未嫁之少女,或作虽未生育我而视若亲娘之女子,总之是与自己有份的姑娘、情人,但又亲若母子,情同夫妇”。译者保留了藏语原文的发音Ma-skycs-a-ma,使诗歌因多解而具有模糊美,不仅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且体现了藏族语言文化特色。
现代民歌《带耙马头调(鸦片烟儿)》中“早知道,这害人的东西,何必将他爱?(实在顽不开!)”的“顽不开”是北京俗语,指“无利可图,不合算”。译者以“Its really ridiculous!”一句感叹委婉表达了“不合算”之意,且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抽鸦片人的后悔和反省的心理状态。唐佚名民歌《菩萨蛮》中“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的“休”指“罢休”“两情不相爱而罢休”,即双方断绝关系之意。译者准确翻译为divorce,并加only when用以强调对爱情的忠贞不渝,“And you could divorce mc only/When the sund rise at mid-night”。民歌以夸张的手法通过描写不可能出现的3种天文现象来表达夫妻间忠贞热烈的爱情,译者运用直译和英译,并巧妙地将方言“休”和“日头”嵌入到虚拟语气句式“Stars Shen and Chend meet dur-ing the day./And Big Dipperd appear in the southsky./And you could divorce me only/When the sund rise at midnight.”
谐音和双关是民歌常用表现手法。如“丝”与“思”,“柳”与“留”,“匹”与“配”等。“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译者以“And it is full of woven silk/sick,could my wordless work bc seen?”一句同时译出silk/sick,不仅意义双关,而且发音相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一方素帕赠伊人,千针万线寄相思的羞涩少女形象,向异域读者生动再现了民间少女以亲手所织或采摘的“信物”赠与心上人的民间风俗。“理丝人残机,何悟不成匹。”诗中“丝”和“配”匹均为双关,译者译为“Now I collect my silk-thoughts on the loom,/And know that we are not,perhaps,a good match.”译者采用英语拼合词silk-thoughts 和not a good match巧妙再现了原诗情景——织机旁如花女子自哀自叹,原来爱情失败未得佳偶!译文极富画面感,且语言委婉动人。
比兴、夸张、重叠等民歌常用表现手法在《赤日炎炎似火烧》和《寄生草》中有集中体现。前者出自《水浒传》第十六章,“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中“赤日炎炎似火烧”既是写实,也是比兴,还运用了叠音词,以“烧”渲染了大旱灾年农民“焦急无奈”心理活动。在“The Blazing Sun Bakes the field/Half the crops go dry and dead./Farmers are hot as if boiled./The lords are at ease with their fans.”中,译者巧妙地利用了两个押头韵的两词“Blazing”“Bakes”,可谓“一箭双雕”——不仅使译文音韵和谐自然,符合英语诗歌音韵节奏,且灵活再现了汉语原文“炎炎”的叠音词效果。译文以虚拟语气和强烈对比再现了汉语的比兴和夸张意味,以画龙点睛之笔传生动刻画出了炎炎烈日下公子王孙和农民截然不同的心理,暗喻了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凸显了《水浒传》的主旨。《寄生草》中“画的山层层叠叠真好看,画的水弯弯曲曲流不断。山靠水来水靠山。”译为“Hills upon hills and brook bv brook/hills stand by the brooks”,译文采用“名词+upon+同一名词”巧妙再现了叠词效果,而且也再现了原文的比兴之意:扇子上正反两面一面是山,一面是水,群山延绵不断、柔水连绵不绝,比喻男女情意绵绵,如山水相依,永不分离。另外古代民歌《青青河畔草》译为“The green grasses grow by the riverside”,连续用三个押头韵的单词英语green、grasses和grow,在一定程度表现了汉语的叠词效果。单独使用夸张的另一例如南朝汉族民歌《华山畿(四)》中“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译者处理为“I see you off at Laolao Islet.h should not have flooded in the River But fOr my tears Of love!”,有效运用“卒章显志”手法以末句“But fOr my tears of love!”揭开了前文“flood”的谜底,与原文相映成趣,使英语读者能获得汉语读者类似的审美体验——相思泪珠儿汇成河,溢满长江滚滚流。
由此可见,英译以灵活的方式——对应词、拼合词、音译、意译、虚拟语气、感叹句、头韵、词汇重现等不同方式再现了中国古今不同民族民歌中的方言、俗语和谐音、双关语、比兴、夸张、重叠、拟人等不同表现手法,使目的语者获得了类似的审美体验。
(二)内容“陌生化”
内容“陌生化”是指在翻译时候,译文大多保留了民歌原有民俗、文学和文化意象,使民歌保持原有韵味,以便让英语读者能领略到异域文化的多姿多彩,体验异域民族的喜怒哀乐。民歌中婚恋类民歌是最多的,其中出现的文化意象有鸿雁、柳树、青草、莲花、牡丹花、扇子、冰雪、松柏、鱼水、比翼鸟、风雨、鸡鸣、天地、日月星辰、江河山水、山崩水断、黄泉;生活、劳动场景和感悟类民歌出现的文化意象有土、牛、船、瀑布、采桑、向日葵;讽刺类诗歌出现的文化意象有长城、宫殿、扬州堤道、赤日、凤阳花鼓、螃蟹、路坑、运粮船、棺材、孝子贤孙、引魂幡、哀蒿;儿歌出现的意象有蟋蟀、鱼儿。下文选取几例详细说明。
华山民歌元明旧曲《银纽丝》日“摸着南天门,临着玉皇家。”“南天门”“玉皇阁”是中国华山的著名旅游景点。译者以直译保留了上述文化特色词汇.“You can touch the Southern Gate with your Hands./And come close to Jade Emperors Palace.”“黄泉”一词也是中国民俗、文学和文化特有词汇,元曲《劈破玉》中有“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译者选用“netherworld”一词恰当移植了其内涵“阴曹地府,阴间,悲惨世界”。“Even if we die,in netherworld,/we are not to separate.”译者选用该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汉语语言、文化特色,而且使读者不禁联想到《聊斋志异(汉英对照)》中的著名人物席方平(Netherworld Sue)。显然,使用该词具有词义联想功能和文化感染力。
清代民歌《马头调》“引魂幡,飘飘摇摇,在空中吊……孝子贤孙,手打着哀蒿”充满了奇思妙喻。原作运用奇特的想象把运粮船比做“棺材”,船上的旗子比做“引魂幡”,押运粮船者比作“孝子贤孙”,他们手中的器械自然就成了“哀蒿”,流露出百姓对于纳税交粮的痛恨,读者读之,犹如《硕鼠》之姊妹篇。译者形象译为“The spirit banner is flying in the air……Filial Children they are.holding sticks of a kind……”,充分保留文化特色词汇“引魂幡”“孝子贤孙”“哀蒿”,将中国民俗文化中丧葬文化特色词汇形象传达给异域读者,使其了解百姓对于官方纳税交粮政策讥讽,译文形象具体生动、感情强烈。
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在整体上和语言策略上,按照英语的书写要求和表现要求进行翻译,一不生造语句,二要舍去不必要的典故,三要浅化一些叙述性的层面,总体上不故作高深和以学术人诗,但在翻译整体上和细节上又能体现研究的结果。两者的结合,是一种模仿原则,即诗歌翻译模仿创作的原作则,但以符合汉语和英语各自的特点为底线,不强行僭越东西诗学传统”。整体性译诗原则的目的是尽量保持、凸显民歌的文学性和民歌诗味和神韵。《选译》中民歌创译的例子不胜枚举,据笔者统计约有近1/4的民歌中采用“整体性”原则,且译者采用的“整体性”原则多有创译的成分,主要体现在民歌标题的重拟和改译,句子顺序的调整,典故的舍弃、词汇或意象的增删或勾连统一,叙事方式的改变,谋篇布局整体构思等众多方面。下面试举一例说明。
著名的乐府民歌《长歌行》以“青青园中葵”起兴,借景抒情,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结尾。首先,标题译为“sun-flower”是为创译,译笔之妙不仅在于该意象鲜明独特,而且译者以其为中心意象,其他意象都是“葵”统辖下的次要意象:朝露—阳春—秋节—黄叶—百川。译者将“万物生光辉”巧译为“Everything gmwsnice to the full measure”,语言地道、自然流畅,可谓”得其意而忘其形”。下旬笔锋一转以“But”道出阳春万物之盛景中诗人感叹“常恐秋节至”(But au-tumn comes suddenly with frost),并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巧妙增译“Time flies”为“Time flieslike a river running eastwards,/Once it is gone,it never returns!/So is life,which will bc miserable with age,/If youth makes no effort and achievement.”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人生如朝露、万物盛衰皆有时,人为灵杰当自励之感悟。在汉语读者脑海可能浮现的图画是阳春之葵,而英语给读者营造的可能是梵高的“向日葵”意象,或是联想到弗罗斯特的哲理诗吧。显然,Time flies和So is life是英译中恰当且必要的增译,使英译自然朴实、流畅地道、抒情自然、意味隽永。
河湟花儿《青石头根里的药水泉》(Hot 5pringWater)“青石头根里的药水泉,担子担,桦木的勺勺子舀干。若想叫我俩的婚缘散,三九天,青冰上开一朵牡丹。”译为“Hot Spring Water wells up behind the Greensickness Peak,/It could bc carried(in buckets)with a shoulder pole,and drained with a wooden spoon,bit by bit./Marriage grows up from be-hind the Greensickness Peak.It could not be damaged in the frigid weather./And it stands still in the nameof plum bloom.”这首民歌翻译是“整体性原则”的集中体现。首先英译标题简约醒目,符合民歌的特点。译者在翻译细节上吸收了前人译笔精华,如首行的“青石头”化用了霍克斯《红楼梦》“青埂峰”之英译“the Greensickness Peak”,更凸显了“爱情”之诗旨内涵。其次,文中适当改译,如形象转换,如“And lt stands still in the name of plam bloom.”一句是“创译”,化“牡丹”为“梅花”,引起读者“冬日傲梅”的审美联想,因此更契合本诗所表达对爱情忠贞、矢志不渝的主题,读来颇有意象派诗歌之美,符合读者审美体验。以上各处翻译均采用了化境和转换形象的灵活译笔。换言之,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意象、审美体验的巧妙转换,达到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艺术效果。
四、“互文性”原则
“互文性”翻译原则既指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也指中国的“互文见义”,不仅强调一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上下文的关联意义;而且也强调文本内部的省略、引用和意义的相互关照。翻译时二者皆可用。“互文性”翻译原则集中体现在《诗经注》《长歌行》《青青河畔草》《鸿雁》《嘎达梅林》《想你》诸诗中,此处以《诗经注》为例讨论。其原文是:
“关关雎鸠”今何在?/“在河之洲”,各自分开。/好一个“窈窕淑女”人人爱,/只落的“君子好逑”把相思害。/“辗转反侧,悠哉悠哉”,/好叫我“左右流之”无其奈,怎能够“钟鼓乐之”把花堂拜。
《诗经注》是清人华广生收集改编的《白雪遗音》歌集卷二中的一首马头调,戏仿了《诗经.关雎》一诗。通过引用该诗原句使两首诗在意义上相互关联,但情感基调却发生了变化,形成诗歌较早文本和后来仿拟文本之间互文性文本,也形成了西方理论中的“互文性”文本——“任何文本都是作者进入并吸收收其他文本,然后形成自身的记忆或知识,在此基础上建构新文本。这些新文本带着历史和时代的印迹,聚合不同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学风格,它们与以前的文本、语篇和语言符号互为文本,也与以前的文化思想互文。”
众多的《关雎》英译中,译文选用了贾福相的《关雎》英译作为互文文本嵌入诗中,且以加粗黑体以区别于非互文文本。
Where are the kingfishers singing?/Beyond the river,they departed in the end./What a lovely young malden to bc loved!/What a lovely gentle.man who loves her!/yossing and turning,day and night hc misses her,/But gathering left and right,hc tries in vain,/And drums throb and bells peal,to no avail!
粗黑体给读者突出的视觉效果正如“马赛克”,在这首拼接了互文文本、具有后现代反讽意味的诗中,经典《关雎》的古雅整齐的词句被切割成“马赛克”并镶嵌、嫁接到长短不一、口语化明显的清代民歌中。此处译者选用贾福相的译文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贾译文本作为互文文本在此处的合适性体现在3个方面:意象贴切生动、语言自然流畅、音韵和谐优美。
Kingfishers sings“Guan Guan”along the river bank./A gentleman pursues a lovely young mid-en./Water fringe,long and short,sways left andright./The gentleman drifts,dreaming of the young beauty./Courts,but engages her not,thinks of her day and night,/Such a long,long night,tossing and turning./Water fringe,long and short,gathering left and right./The lovely young maidens
and suitors stars align like qin and se-in seamless harmony./Water fringe,long and short,eouPling left and right./The radiant maiden marries;drum throb and bells peal./Ecstasy!
原诗的“关雎”意象历来众说纷纭,有各种译法如鱼鹰、水鸟或鸭子,贾译采用“kinCGshers”一词,指鱼翠,用以比喻“窈窕淑女”,二者有众多契合之处。“一、体小艳丽,二、雌比雄好看,三、贴着水面曲线飞行,像女人走路时的摆动,四、定居岸边可能与《关雎》作者比邻,五、潜水捕鱼姿态优美。”而且贾译语言简洁、无生僻词汇,灵动自然流畅,富有诗味,符合译者“平直”的语言风格要求,如“a lovelyyoung maiden”简洁而鲜明地描绘出来“窈窕淑女”形象,引用的互文文本“Such a long,long night,tossing and turning”恰如其分、传神地刻画了一位深受单相思之苦的男子的形象——他寝食难安、辗转反侧、漫漫长夜惆怅难熬。另外贾译的音韵和谐自然,句式对仗,全诗不同诗行的等词不断出现的singing、tossing、turning、gathering构成了-ing的尾韵,低沉回环往复的和谐音韵弥漫和笼罩全诗,烘托了《关雎》原诗和这首新诗中的男子对美好爱情强烈渴望,也抒发了男子求爱而不得的失望、沉重、郁闷的心情。
五、结语
从上述众多译例分析可知,中国古今民歌英译三原则中,以整体性原则为主,陌生化和互文性原则为辅。民歌翻译作为诗歌翻译的特殊类型,也需注重其整体理解和把握,强调整体翻译效果。翻译应注重译文流畅达意和诗味传达,而不拘泥于个别字句细节,根据原诗语言、情感、意象、意境和风格,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补偿和转换,达到“创译”的效果。陌生化原则的目的在于再现中国古今、各族、各地区民歌特有的生活情调和风俗习惯,以诗味的语言再现其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让异域读者领略中国民歌乃至中国文化的“陌生化”异域风情。互文性原则则注重吸取中国文学传统的精华部分,巧妙地创造性地嵌入民歌内部,增强民歌的审美意蕴和读者阅读的体验效果。三个翻译原则的最终目的是生动再现古今、各民族和各地区中国民歌的艺术魅力——思想美、语言美和神韵美。将中国民歌在异域“移植”和“复活”,让当代英语读者用心灵“倾听”彼岸民间的心声,体味中国民歌之美,中国文化之韵,“使其复活在现代英语的诗歌形态里。希望这种尝试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的沟通”。
责任编辑:钱芳
相关文章!
  •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中语言艺

    马玉红21世纪,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影视动画行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三维动漫技术,为影视动画业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飞屋环游记》

  • 写意花鸟教学的开展及教学思路

    【摘 要】花鸟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表现手法闻名于世,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写意花鸟画的

  • 城乡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学习自律

    张毅才摘要:城乡地区的高中美术特长生,由于重专业轻学习的思想作祟,直接表现为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状态松散、学习方法不对,最终导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