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未知世界

    陈玮平

    鸡的DNA中含恐龙基因记忆

    美国落基山脉古生物学博物馆馆长杰克·赫耐尔表示,他和同事正在致力于研究鸡体内DNA中包含的恐龙基因记忆,以唤醒鸡的恐龙特征,培育出一种一半像恐龙、一半像鸡的动物“恐龙鸡”,进而在未来培育出真正的史前恐龙,让这种史前灭绝的物种重返地球。他们通过改变现代鸡体内在进化历程中被抑制特征的蛋白质水平,从而恢复恐龙的多样化特征,例如尾部、牙齿和前爪等。赫耐尔解释称,鸟类是恐龙的后代,因此从技术上他们可以从恐龙的后代物种中还原出恐龙,仅使用鸡,而不使用其他鸟类,是由于鸡的基因图已绘制出来,并且他们已经对鸡进行了彻底深入的研究。

    始祖鸟不再是“鸟类始祖”

    始祖鸟一开始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现在被认为是一种小型的兽脚类恐龙,相反,它们并不是鸟类的祖先,而极有可能是后期恐爪龙类的祖先。

    如今,始祖鸟整整戴了150年的“鸟类始祖”的光环被摘下了。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等人的论文:经最新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始祖鸟应属于早期的恐爪龙类,而不属鸟类,它不再被认为是最早的鸟类。

    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型恐龙,隶属于恐爪龙下目,代表了一种恐爪龙类的原始类型。它头部像鸟,有爪和翅膀,稍能飞行,有牙齿,与爬行动物近似,尾巴很长(尾椎多达二十个),由多根尾椎骨構成。除身上有鸟类的羽毛外,一般它被认为是爬行动物到鸟类的中间类型,仍属于恐龙类,出现在侏罗纪时期。

    火星或存在生命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火星表面被侵蚀了的陨石坑,已经被科学家认为其内部是红色的,他们相信岩石表面下的火星“温泉”已经存在了几亿年。科学家推测,这很可能是火星上会出现生命迹象的地方。

    地球曾有两个月亮

    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一套新理论,指出地球曾有两个月亮,但两颗行星发生碰撞后合二为一了,成为了现在的月球。

    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这篇研究报告说,月球上,对着地球的一侧地形平坦,但背对地球的那一侧却有许多凹坑和高山。研究人员认为,地球曾有两个月亮的假说,可以较好地解释月球的这一奇特现象。他们说,两个月亮在约44亿年前相互撞击,只可惜当时地球还没有任何生命存在,无人见证曾有“双月”出现。

    月亮在此前的1亿年前就已形成,当时有一个巨型行星撞击地球,飘散在太空中的物质逐渐形成了今天月球的主体。

    当时的撞击还形成了另一个较小的行星,其直径只有约965公里长。这个较小的月亮跟着大月亮绕着地球转,大月亮的宽度是小月亮的3倍,重量是它的25倍。

    报告的其中一名作者、加州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艾斯庞表示:“它们注定要碰撞。这是没有办法的……它们的撞击是低速的。”由于相撞速度相对较低,结果两个月亮都没有融毁,而是合二为一了。电脑模型显示,该次撞击应该发生在今天月球背对着地球的一侧,并因此造成了月球远地一侧更加起伏不平的地形。

    该次撞击还将大量的钾、磷和稀土等元素推向了月球的近地一侧。关于月球近地一侧和远地一侧差异巨大的问题,科研人员曾提出过许多理论解释,如认为其原因在于地球引力或月球内部岩浆的运动特点等,本次研究则为此再添一种新的理论。

    不过,这些理论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因此科研人员期盼各国的探月计划能为其提供更多的线索。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历史课堂的厚度、温情与敬意

    柳昔亮摘 要:历史学是内容最广博、时空跨度最大、最错综复杂的科学,它既追求自然科学的理性和逻辑,又强调社会科学的复杂和多元。从广义

  • 走进经典,寻觅天堂

    曾乐庆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人类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经典名著能影响人,教育人,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