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人生一知己

张军停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河南教育》整整走过了40个春秋。回首和她同行的岁月,我心中可谓感慨万千。
她在时代的浪潮中诞生,一头挑起宣传教育大政方针的重任,一头连着河南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的心房,历经40年的岁月淬炼,已从一株幼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深深植根广大读者心中。回想起来,在我的世界里,《河南教育》就是伴我成长的“引路人”。
初见《河南教育》是20余年前的一个秋日。那天,我忽然想看看书,于是就跑到当校长的叔叔的办公室,随便拿了份杂志。打开一看:《河南教育》——刊头的几个字吸引了我,只觉得那几个字颇有特色,苍劲饱满,又不乏亲切感。随后,我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内容充实而具体,报道深刻而生动,让人耳目一新。关注基层教育,指引教师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这是我对她的最初印象。
有了这一次邂逅,我就爱上了《河南教育》。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跑到叔叔的办公室拿《河南教育》。可这样的阅读总无法让我尽兴。因为我实在不想错过每一期,就自费订阅了《河南教育》。
从最初经常跑到叔叔的办公室拿,到如今我年年自费订阅,从最初的综合版到眼下的基教版、高校版、职成教版,我一直关注着《河南教育》前进路上的发展变化。在20余年的风雨中,相看两不厌,每日静靜对话如斯;就这样读着伴着,恰如人生一知己矣。
每天工作之余,我端坐在书桌前,徜徉在《河南教育》中,读到一篇好文章,一如宜人的花香袭来,顿觉神清气爽。好文章、好信息我从不独享,必用心记下,遇到合适的机会再向家人、好友一吐为快,让大家一起分享我这份快乐,同时也让好文章、好信息发挥更大的价值。每当我讲的内容引起大家的兴趣时,我都会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好雨润物细无声。《河南教育》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让我感受她一点一滴的温馨,也倾吐自己一缕一寸的真情。今后,我还要在她的指引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师。
(作者系郏县三立国际学校教师)
(责 编 帕 拉)
相关文章!
  •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初探

    李宁摘 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本为载体,把写作教学根植于其中,从教学材料中提炼和设计写作,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结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个性化: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

    金志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观察周围世界,不拘泥于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