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角度 构思出新

    我们都知道,考场作文若能写出新意便能得高分,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关键取决于考生能否做到构思出新。面对丰富多彩的中考话题,若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构思,则很有可能陷入平庸,难以写出创新佳作。只有选好角度,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佳作来。一般说来,话题作文的创新构思,可以从下列角度切入。

    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

    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出新。如200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是以《镜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如果仅停留在“能照出形象的器具”这一意义上,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如从另一意义“可以作为借鉴的人和事”去思考,思路就会拓宽,可写的东西很多,其拟题、行文容易写出新意。

    二、从“缩小话题内涵”的角度切入

    有许多中考话题的范围很广,如果切入口太大写起来难以把握,写出来容易给人以空洞的感觉。若给话题加上一些限制语或修饰语,便缩小了话题的内涵,范围变小,有利于考场作文出新出奇。如2004年江苏南京中考是以“呼唤”为话题,乍一看,无从下手。但如果试着在“呼唤”后添加一些词语,那可写的东西就会尽涌笔底。如可写“呼唤母爱”,“呼唤平等”,“呼唤环保”等。这里要强调的是:添加的限制语或修饰语,要从自己的材料库选“米”下锅。这样,新颖、独特的作文内容就会流于笔底,并能紧紧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和心。

    三、从“话题的反向思维”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自我多方设问,多方求答,用以开启思维,立意选材,这是众多考生的一般作法。然而,绝大多数考生只知沿着话题正向发问,而很少有反向发问的。如2003年江苏盐城中考以“真”为话题,我们就可以反向思考。“真”的反面是假,由此联想到生活中的“假人”、“假事”、“假货”,借此可以写出很具有时代信息的文章。多从反面提问思考,文章的构思、选材就避开了老调,步入了新境。

    四、从“话题的另一时空”的角度切入

    围绕考试话题,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事,从家庭时空、学校时空、社会时空范围去立意选材,这本无不可。但这都是从话题的“现实时空”去构思的。若能启动联想、想象或幻想,从话题的“过去时空”或“未来时空”角度去构思,只要联想、想象或幻想的人、事、景、物合乎情理,便能写出颇具新意的考场作文来。如以“对话”为话题,就可以超越时空,写自己和历史上的诗人或科学家的一次奇特的对话,这样的文章就颇具独创性,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赵乔宝江苏扬中市八桥中学)

相关文章!
  •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

    崔艳栋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阳光下的红领巾

    周家萱小时候,看哥哥姐姐都戴着红領巾,我羡慕极了,觉得戴红领巾的人就像超人一样了不起。上学了,我也有红领巾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