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晋[摘要]“唐宋变革”是中国古代史学界历久弥新的话题,其影响早已辐射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思想等诸多研究领域。作为研究范式,“唐宋变革”论不断接受理论检讨和学术反思,在“变革”与“延续”的对话中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就城市史研究而言,“近世”城市的标准及坊墙倒塌后城居区的变化
牛来颖[摘要]白居易《钱唐湖石记》以纪实性的文字记录了他在穆宗长庆四年杭州刺史任上(穆宗长庆二年至长庆四年)对于西湖的治理,这在工程史料极度缺乏的唐代显得弥足珍贵。本文通过《记》文与唐代令式的比较,对唐代用水原则、管理体系等有所揭示,进而延伸至宋以降,以期揭示水资源管控
宁欣编者按:“唐宋变革”论作为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几乎每个时段都有新的认识带给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仁智互见的研讨,推进了我们对这一时期历史特征认识的深化。“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也是学人持续探讨的热点。本刊组织的这组文章
于友西[摘要]历史教育学硕士生入学后,须在文言文学习方面达到借助《辞海》《词源》等工具书基本上能通畅阅读《二十四史》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在史学界公认的权威性“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中熟读其中的一套,以之为自己学习中外历史书籍、文章的比照依据,遇有不同的材料和观点,就
何世鼎[摘要]近代中外企业科技进步的巨大差距,源自公司制度和家族制度的制度差别以及数量悬殊的管理原则和生产手段等科技发明。文章通过比较近代中外企业之间的科技元素,比如公司制度和家族制度的差别、管理原则和生产手段的发明数量,阐述近代中外企业在科技进步方面存在的巨大
李军全[摘要]回望世界近代文明,革命的本真在于现代性,中共革命亦是如此。纪念日作为国家现代政治的产物,或是观察中共革命现代性的一种视角。从相关的研究成果看,围绕纪念日,中共既有政治利用的表现,还有话语、仪式和符号等现代权力技术的运用。这种现代性阐释将中共革命定位于中国
夏维奇[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电报员工的薪酬不断被调整。此中既有下调,又有上调,而以后者为主。大抵经历折扣发放、渐次提增、全面提增与急剧提增四个发展阶段。并呈以下特征:一、薪酬调整的主旨由保国向保民转变;二、薪酬上调的节奏与物价上涨的节奏基本一致;三、薪酬上调的顺序是由低级
吕小琴[摘要]与元朝扩张性盐业生产政策相比,明清时期为保证盐价高昂,朝廷始终重视控制盐业生产的供需比例。从明中叶始,盐业产销失衡加剧,促使明清朝廷相继出台诸多应对举措,失效后则陆续裁并了长芦盐区十六个盐场。如此大规模、广范围、强力度的裁并盐场,原因有三:一是环境变迁导
王旭[摘要]唐代政府在处理盗窃案件时,以发放“公验”的方式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以格、律相结合的刑罚制度对盗窃犯进行严厉地惩罚。但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自唐肃宗、德宗对平赃规则以及盗窃罪刑罚进行改变以后,引发了唐后期盗窃罪刑罚不一、治理混乱的局面。此外,在契约中约定“
李宇恒[摘要]《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签订之日起就深刻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之后在岸信介内阁、安倍晋三内阁时期被再次修改。本文通过考察日美安全条约的起草、制定和交涉过程,主要运用政治过程论分析日本国内各政治主体之间的利益调整。日本通过安全条约实现了日本与美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