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康内容摘要:本文对敦煌文献中所见唐代轻税州进行了探讨,说明唐前期的轻税州是指岭南诸州,它因汉人编户按户税米的税收特点而命名。关键词:唐代;轻税州;税米中图分类号:K8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4)04—
陈炳应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古藏文文献和莫高窟吐蕃时期的壁画,整理出儒学对吐蕃的思想观念层面、政治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上的影响和特点,分析了儒学传人吐蕃的途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认为它反映了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李并成内容摘要:悬索关为汉代在丝绸之路主干道河西走廊所设重要关隘之一。该关的位置长期以来扑朔迷离,不为人们确知。本文检索居延汉简等有关史料,并经多次实地考察,考证该关位于今额济纳旗人民政府驻地达来库布镇西南70km处、黑河下游(额济纳河)
赖比星内容摘要:关于敦煌莫高窟创建的原始动机,大多数专家公认与石碑记载中的乐傅“忽见金光,状有千佛”有关,但对所述的“金光”的认识与理解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所谓“金光”实为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即宝光,并对“状有千佛”等描写给出了较
廖 旸内容摘要:炽盛光佛构图通常包括大曜、二十八宿与黄道十二宫等成员,同时它们是天文学、占星术、佛教与道教所关心的内容,因此具有丰厚的内涵。构图最主要的变数在于四余,即罗喉、计都、紫黑和月孛。本文探讨它们逐步进入炽盛光佛图的过程及社会历史
萨莫秀克著 谢继胜内容摘要: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的黑水城藏品中有12幅表现星神的作品。本文第一次全面披露这批珍藏,并从文化、宗教、造像和风格等角度出发,对这些作品进行排比、考察分析其布局和图像的演变,从而
费 泳内容摘要:佛教造像在北方丝路古道由西向东的传播,在5世纪中期出现式微。其后北朝发生的两次佛教造像风格转变均源自南朝,本文就这一现象引发对同期域外造像传人格局的考证,得出南方海路的兴起是导致北朝造像南式化及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传播格局转
赵昆雨内容摘要:本文综合考述了云冈石窟本缘故事雕刻题材内容,并就早、中、晚三期故事雕刻的表现特征以及儒童本生和阿输迦施土故事盛行云冈的原因,作简要探讨。关键词:云冈;本缘故事;本行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特征中图分类号:K879.22文
胡同庆 胡朝阳内容摘要:段文杰先生很早就从绘画技法角度注意到夸张变形手法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本文在此基础上,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将夸张变形作为敦煌壁画中的一种美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关键词:敦煌壁画;夸张变形;美学特征中图分类号
沙武田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窟顶沙山上现今被习惯称为“天王堂”的土塔内造像的历史勾沉,主要是对塔内彩塑主尊的历史还原,结合敦煌文书对莫高窟天王堂的记载作一讨论,认为该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王堂,而是由曹延禄与于阗姬天公主发心营建的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