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

    杨周

    

    

    一、确定目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常出现“举例说明、运用真实情境”等描述,说明新课标要求教师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笔者研读新课标,尝试因地制宜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挖掘相关资源来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无锡市第一中学“文化自信·江南文脉”省课程基地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实践,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体悟内涵发展,提升根植于本乡本土的文化自信。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1.校内考察研究性学习课

    地理专用教室(图1):研学内容主要是无锡、江苏和中国地貌;校园绿化和海绵城市(图2):研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比较硬化地面和草地在涵养水源方面的差异,人行道绿化应略低于路面有利于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减少内涝,有助于海绵城市建设;校园景观石(图3):研学内容主要是比较两块景观石的差异(从形态、岩石成分、成因等方面比较)。

    2.校外调查研究性学习课

    围绕江南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图4、图5)进行调查研究,具体有地方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前沿科技和生态环保等。学生走出校园,在东林书院、惠山古镇、王选纪念馆、小娄巷以及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学校周边文化场所,开展“行走江南:重新发现家乡”研学活动,探寻江南文脉,重新了解家乡,发现家乡。运河公园研学米市文化和运河文化;在惠山古镇张中丞庙里感受忠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环太湖湿地研学,让学生体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义,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江南文化中的尚德纳善、开放包容、灵动智慧、务实进取、刚柔相济的文化特性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家园。

    3.互联网+研究性学习课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气候宜人。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里是中国科技与人才的集聚地,各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40%,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图6)也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对内辐射的龙头,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

    问题1:请评价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有利地理条件。

    研学角度: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政策、交通、工业基础、劳动力、人才、科技和经济腹地等社会经济条件

    问题2:请概括长三角城市群的主要特征。

    研学角度: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等级体系完整性。

    材料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可从四方面着手: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群的主要发展轴,包括规划、运营一体化,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连接联通、布局安排一体化。空间布局一体化,不同功能区如何协调,交通枢纽节点如何布置,产业链条配套如何安排,以及物流通道、内外贸易进出等问题都要提前布局,预留空间。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应该纳入一个大的区域概念中,建立良性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现共建、共管、共治。无锡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处于承东启西、南北交融的十字交叉口。

    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无锡融入长三角、加快一体化的具体路径。

    研学角度:区域交通一体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

    研學总结:长三角城市群是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的领头羊。区域内部的地理优势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区域内部各城市的分工合作和定位也各有特色,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三、课程评价

    1.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需要以学生认知规律为路径,关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设计情境和问题链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区域认知,用研究性和项目式课堂落实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站到课堂中央,基于课标但超越教材,在自然和社会大课堂中学习实践,体悟中华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在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2.凸显生活教育理念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不确定性是其魅力所在,课前布置任务、课堂分析讨论和交流,课堂要有序(知识逻辑)、有根(学科方法)、有魂(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学科思想)。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需要有三线索:知识线、问题线和方法线,从生活到课堂,从课堂到生活。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科学性、情境的生活性和研学成果评价的系统性等方面需要精心设计和精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