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驱动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探析

    郑军南 徐旭初

    摘要:数字技术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工具,是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嵌入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以浙江省德清县五四村为例,总结其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并提出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村庄分类推进、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配套体系等方面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利用数字技术驱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 键 词:数字技术;乡村振兴;五四村

    一、引言

    去年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逐渐漫延流行,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疫情之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成为抗击疫情的“新式武器”,而且保障了人们疫情期间正常的生活需求,还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凸显了数字技术对于提升社会经济应发展“韧性”的重要作用。

    我国率先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城市,催生了智慧城市,已经获得发展红利。同时,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向农业农村广泛渗透。[1]国家对数字乡村的发展日益重视,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1月下旬,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正式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将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大数据的“助推器”作用,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管理高效化、农业信息便捷化等,从而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2]

    然而,虽然数字技术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也已经有不少探索和讨论,[3-6]但如何更好地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如何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当前数字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是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然而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家底”还是较为薄弱,光纤网络、4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还未实现全覆盖、村村通,偏远地区通讯网络信号较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 74.6%和 38.45%,信息进村入户的任务依然艰巨。[7]

    二是数据采集、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障碍。在当前的乡村发展格局中,镇村两级在生产发展、环境保护、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数据日益增多。但采集过程中由于镇村硬件条件限制和人员素质差异,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傳输过程中则存在条块分割、滞后或串改等情况;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导致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各种信息传输和共享不及时,造成信息误差,不便于信息共享。

    三是乡村数字化发展意识和人才存在短板。尽管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乡村数字化治理逐步开展,但总体来说,乡村地区居民缺乏对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深刻认识,数字化发展意识不强。此外,由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差距较大,缺乏吸引数字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当前我国农村数据处理人才、信息服务人才等数字技术专门人才总体短缺。

    四是乡村大数据应用技术支撑不足。数字技术嵌入乡村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物联网和云平台等方面的技术支撑,特别是需要用到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全过程大数据技术,将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价值信息挖掘出来并将其应用到乡村发展实践中。[8]而事实上,除了在部分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及大型互联网企业对全过程大数据技术有大投入和应用,农村地区在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都比较落后。

    三、浙江省德清县五四村的数字乡村实践

    浙江省德清县作为浙江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同时又是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举办地,拥有良好的美丽乡村和数字技术发展基础。近年来,德清县坚持把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而衍生开来的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融入进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在全省率先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建成了全国首个渔业尾水治理全域智能监管平台,并以全县141个行政村为舞台,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数字革命”,有效推动县域农村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全面转型、深刻变革。其中,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就是数字乡村德清实践的先行者。

    五四村位于莫干山山麓,村域面积5.61平方公里,总人口1605人。因1954年春,毛泽东同志在杭州参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修订,会议期间赴莫干山考察途经此地,故名五四村。近几年,五四村以“整村景区”为定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率先开创“企业+村集体+村民”村庄经营新模式,创新打造乡村青年创客空间,并以无人驾驶串联省级田园综合体、红色研学、休闲民宿等特色资源。2019年,共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5万元。

    2018年以来,五四村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突破口,创新打造“数字乡村一张图”,实现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治理等五大板块可视化呈现,构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创新“健康码+地名”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数字技术赋能撬动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一)推动乡村规划数字化,实现村庄家底心中有数

    五四村充分应用由德清县大数据局提供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成果,以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三维实景地图等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为基底,叠加自然资源、农业、水利、交通、建设、文旅、民政等各部门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底图,在三维场景下展示村庄山水林田湖规划全貌,使村庄自然资源、项目布局、用地状况一目了然。同时,汇集村庄地理信息历史影像,直观呈现比对村庄变迁。平时则通过网格员采集或数据共享获取新建住房规划许可、房屋户主、面积、结构、安全状况和宅基地等信息,实现农村住房数字化管理。

    (二)推动乡村经营数字化,实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五四村通过利用乡村经营数字化模块,全面梳理村庄集体“三资”及收入组成情况,有效链接乡村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乡村民宿、合作社、农村电商、乡村康养和文创基地等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营收、就业人数等数据,综合分析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情况,推动乡村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数字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目前,五四村已经引进各类投资主体二十多家,发动村民发展民宿二十多户。尤其是引进了德清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进行村庄运营,打造“花开五四 未来乡村”省级田園综合体,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此外,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展土地流转,引进成立德清三丰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中草药及花卉苗木,通过数字化平台组织采购、供应本社成员种植所需的原料,收购本社成员及同类种植者种植的中草药及相关花卉苗木,有力促进了村庄花卉苗木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推动乡村环境数字化,实现乡村生态精准监管

    通过利用乡村环境数字化模块,五四村将历年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布设的视频监控、污水监测、智能井盖、智能垃圾桶、智能灯杆、交通设施等物联感知设备,形成触达乡村各角落的物联感知网。通过物联网实时收集污水处理、空气质量、垃圾分类等环境数据,分析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实现运行设备故障自动警报,实现对感知设备、村民活动等精准分析、异动管理,有效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村庄内一旦发生水质超标、垃圾乱倒乱放、秸秆焚烧、农业面源污染等情况,村委可通过平台实时收到警报,并及时派人妥善处理。

    (四)推动乡村服务数字化,实现乡村生活智慧便捷

    乡村服务模块是“最多跑一次”向乡村社区的延伸,以“浙里办”和“我德清”一站式数字生活服务平台为载体,打造的网上办、掌上办,有效对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五四村乡村服务数字化模块下,包含了村民一生事、医疗健康、村民信息等子模块。村民一生事子模块涉及村民从出生、入学、就业、婚育、建房、就医、救助、殡葬等老百姓主要日常生活服务内容,村民可在家用手机办理大部分证件、证明、申请等事项,大大提高了村民办事便捷程度和效率。在医疗健康方面,五四村卫生服务站配置了五个人的家庭医生团队,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的“六位一体”卫生服务工作,并应用大数据健康管理平台提供智慧医疗和智慧养老服务。

    (五)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实现村庄管理规范高效

    乡村治理数字化模块包含了党建引领、村情民意、统战阵地、清廉五四等子模块。在村情民意子模块,可及时收到村民对于村庄建设、村务公开、公共事业等村庄各项工作的民意心声,村委可及时进行解释和反馈。同时,五四村通过利用ODR(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了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等服务,真正实现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当事双方不用跑。此外,结合去年底以来的新冠疫情,及时增设了湖州健康码子模块,实现了所有村内居民及流动人口疫情的有效管理。五四村通过把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于村庄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领域,优化了乡村治理方式,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管理规范化,充分释放了“互联网+三治结合”新效能。

    四、数字技术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对策

    从我国发展数字乡村的现实困境和五四村数字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既要对我国数字乡村发展的困难和长期性有清醒认识,也要对数字技术助推乡村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充满信心。

    为了加快农村地区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未来长期的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过树立乡村振兴数字化思维,应用农业农村数字化技术,发展乡村特色数字化经济,强化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创新,提供乡村生活智慧化服务,全面实现乡村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一)统筹发展,加强数字乡村顶层设计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通知》精神,各省尽快出台关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详细的支持政策,明确责任分工,指导全国各地各部门开展数字乡村建设。 二是各省市成立由发改、商务、农业农村、工信、扶贫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乡村大数据平台领导小组,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数据部门间共享、兼容和公开。三是加大数字乡村发展财政支持力度。国家及省、市、县各级分别设立数字乡村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推进乡村数字化工程建设,对数字产业运营商、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和金融科技企业等面向乡村场景的相关研发和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和奖励。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一是对全国各区县结合各自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数字产业发展特点和数字乡村发展基础,确定一批先行先试的数字县域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二是依据不同类型的村庄,尊重各地乡村特点和信息化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郊融合类村庄位于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应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数字化共建共享。集聚发展类村庄一般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等特点,要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重点推进数字农业、数字化治理等方面的建设。特色保护类村庄要依托“互联网+”,深挖乡土文化的独特资源,实施文化数字化和旅游智慧化,建设互联网特色旅游乡村。

    (三)动能转换,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

    一是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提升。以前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普及与应用;依托“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新时代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和美丽中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耕体验、创意农业等产业,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快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基层“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快完善乡镇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和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三是加快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普及。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着力加强互联网惠农利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互联网+”社会保障、“互联网+”文化等公共服务延伸到乡村,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夯实基础,加快数字设施设备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地区新一代网络覆盖工程,加快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传输通道和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乡村宽带覆盖新技术应用等示范工程,推动乡村地区宽带发展。二是统筹推进信息通信、广播电视基础网络与道路、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协同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乡村光纤覆盖率。三是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实施乡村网络设施“消除盲点、全面覆盖”建设,提升农村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城乡基本网络服务均等化,不断拓展乡村地区基础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五)完善配套,确保数字乡村健康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网易、抖音等各类数字经济企业的龙头作用,鼓励其在网络基础设施、农村电商发展、乡村商贸流通以及乡村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村企合作”。二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农人和农民教育培训。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农村妇女、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免费互联网培训,完善和落实对乡村创业在提速降费、引资引智、产品营销、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小农户”连接行动,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三是激活数字乡村发展要素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智慧园区,促进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顺畅流动,加快农业农村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

    数字乡村的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乡村数字化生产力,有利于建立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灵敏高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将全面开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邢文杰, 黄文君. 数字经济振兴乡村发展[J]. 浙江经济, 2019(08):63.

    [2] 肖若晨. 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策略[J]. 中州学刊, 2019(12):48-53.

    [3] 邵娜, 张宇. 政府治理中的“大数据”嵌入:理念、结构与能力[J]. 电子务, 2018(11):93-100.

    [4] 孫涛.“大数据”嵌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J]. 求索, 2018(03):61-69.

    [5] 谭九生, 任蓉. 大数据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创新[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06):30-37.

    [6] 王欣亮, 魏露静, 刘飞. 大数据驱动新时代乡村治理的路径建构[J].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1):50-55.

    [7] 苏红键.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基础、问题与推进思路[J]. 城市, 2019(12):13-22.

    [8] 赵敬丹, 李志明. 从基于经验到基于数据——大数据时代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4(01):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