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教育教学共同体视域下建设产业学院思维探析

    摘 ? ?要:产业学院的建设需要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应对产业学院的机遇与挑战。以“问题为导向”,解放思想、革新观念,因事制宜、把握发展新机遇,运用创新思维完善产业学院发展思路。明确目标、把握整体、着眼长远,运用战略思维认识产业学院发展趋势。承认、研判、主动应对产业学院的风险,运用底线思维保障产业学院运行有序。汲取校企合作历史经验和智慧、着眼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运用历史思维把握产业学院发展规律。运用法治思维形成产业学院保护合力。

    关键词:校企教育教学共同体;产业学院;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7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37-05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六大思维方法。产业学院是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升级,企业的身份由校企合作的辅助者、配合者变成和学校同等重要的一方,成为主导者之一[1]。产业学院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前,产业学院正处于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问题,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推进产业学院健康发展。

    一、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应对产业学院的机遇

    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基础。

    (一)一分为二看产业学院

    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依存着的两个方面构成。校企教育教学共同体关注的绝不仅仅是产业学院本身,而是立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对未来校企合作的系统谋划,是顺应矛盾對立统一规律,找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环环相扣“一揽子”解决突出难题的方法与路径。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中应坚持和运用“两点论”,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产业学院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产业学院的优势,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学校和企业合作优势。

    (二)抓住建设产业学院的“牛鼻子”

    抓“牛鼻子”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解决矛盾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看到“两点”,更应看到“重点”,才能牵得住“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产业学院发展过程中问题错综复杂,关键是要找准重点、抓住关键,在关键点上出实招、出妙招,抓住后疫情时代“两新一重”战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这个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找到破解问题的办法,着力推动解决当前产业学院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要把握主要矛盾,即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影响产业学院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查找、分析并解决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校企双方都应因事制宜拓展办学空间,深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有深度的产教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双赢。

    (三)防微杜渐,防止产业学院中的问题变质

    坚持“转化论”,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学院需要面向产业,创新机制,切实推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借力产业,改革模式,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对接产业,加强合作,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立足产业,优化结构,努力培养出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这些都要在与产业、行业对接过程中慢慢实现,最终彰显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中的高校与企业双方的价值取向、利益导向应保持一致。如果学校与企业对产业学院存在的师资短缺、利益分配、发展方向等问题熟视无睹、麻痹大意,甚至回避、掩饰,坐等恶性转化,那就会积重难返,最后势必给产业学院带来恶劣影响。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就要顺应变化适时做出调整,防止问题恶化。

    (四)用联系的观点看产业学院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产业学院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一定会寸步难行。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学校与企业合作越发密切,科学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深化对“校企均有责、校企均负责、校企均尽责、校企均共享”的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新时代校企合作的战略路径。命运共同体说到底是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之所以能成为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校企之间具有共同利益,而在具有共同利益的校企之间,存在着“荣损与共”、利益相连的“连带效应”。

    二、运用创新思维完善产业学院发展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思维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既是创新思维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推动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反映高等教育的时代热点,聚焦时代心声,通过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开辟新思路、酝酿新方法、创设新制度、实践新模式。建设产业学院要“以问题为导

    向”,“问”产业行业需要、市场需求设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优势工科专业,加快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发挥工科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与引领功能,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校内外资源整合促发展,既要加强教学资源利

    用,也要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加强外部社会资源利用;“问”人才培养模式求创新,构建政产学研多主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契合企业行业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需要指出的是,创新离不开问题意识,但仅仅有问题意识还不够,如果只就事论事,就容易纸上谈兵,创新归根结底要通过实践得以实现。

    (二)解放思想,革新观念

    思想是总开关、总闸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是破题的关键。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要从传统高等教育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增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意识。面对校企合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满足于以往取得的成绩,更不能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甘于落后,而应努力想新办法、找新出路,学校上下都要认识到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学校实际、立足办学优势、立足人才培养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原则,结合学校实际,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共建产业学院。办学要及时响应国家战略的要求、响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响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响应学生发展的要求,真正转化到服务国家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教育目标转到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人才上来,把教学重点转到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

    (三)因事制宜,把握好新机遇

    在校企合作的重点问题上有新办法、在解决校企合作的难点问题上有新举措,是创新思维的内在要求。针对行业和地方产业发展、升级转型需求,通过共建产业学院等形式,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眼光把握新机遇,实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产业学院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建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利用企业的优势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衔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突出人才培养体系的竞争性,面向产业行业的需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按照行业需要编制课程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金课”;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体现行业特点,注重学校专业课程和行业人才需要一体两面的关系。牢牢把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历史机遇,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积极构建符合學校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产业学院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运用战略思维认识产业学院发展趋势

    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前瞻研判的思维方式,是科学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高等教育管理者有没有战略思维,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学院的前途命运。

    (一)明确目标

    确定战略目标,即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总体目标和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长远目标。从短期目标来看,高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合作企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学科专业与相关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在共识基础上建设一些专业,学院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师资等能保证产业学院的正常运行。从中期目标来看,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的培养特色,实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长期目标应立足于培养一大批行业未来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专业新体系,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育人能力和学生学习成效显著增强,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成为在一定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办学成效显著的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二)把握整体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脱离全局,谈不上局部;离开局部,也构不成全局。运用战略思维就要求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能够通盘考虑,既考虑局部、顾及局部,又坚持服从全局、顾全大局。用整体性思维分析校企合作问题,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以及中国在新时代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整体性发展趋势的现实规律。从方法论的视角看,整体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方法。校企合作呈现一种复合状态,是多重问题的复杂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审视校企合作发展的历史、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措施,要自觉坚持整体性思维,决不能顾此失彼。

    (三)着眼长远

    “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战略思维不仅考虑当前,更要考虑未来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问题,因而具有长远性。在一般情况下,学校和企业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看重眼前利益。应当承认,如果不能促进高校和企业各自的发展,不能满足高校师生和企业员工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不能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业学院发展就难以持久。校企双方领导应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应站在国家高度、教育强国高度推进产业学院建设。

    四、运用底线思维保障产业学院运行有序

    底线思维是富有前瞻性和忧患意识的思维方式[2]。对于统筹推进合作中的困难以及风险、挑战,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一)承认产业学院风险

    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3]对风险的判断与把握既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也要有坚定的战略定力,这是坚持底线思维最基本的要求。增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凡事做好最坏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事实上,校企合作面临的风险并不是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处理不当,就会叠加、升级,使小的风险发展成大的风险,最终影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坚持底线思维,就要防微杜渐,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头脑,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想细,既“想一万”,又“想万一”,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

    (二)研判产业学院风险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对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是坚持底线思维和预知风险挑战的前提。找准底线,既要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复杂形势进行全面把握,也要对学校和企业的发展现状有精准研判。认真做好分析研判,如产业学院建设中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哪些方面不能合作;合作后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有没有风险,哪些方面有风险,风险有多大。校企合作应结合合作的实际情形和事项,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意外情况的预案做得周密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划出安全底线,这是对学校和企业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有充分的预见和准备,才能谈得上“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三)主动应对产业学院风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其实都包含着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道理。底线思维并不是“有守”和“有为”的对立,也不是单纯的防御思维,而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即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对可预見的发展进行相应调整,进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不仅要坚守底线,更要积极作为,多想一步、深想一层,放眼长远、久久为功,掌握防控和化解风险的主动权,找到化危为机的对策、路径和办法,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绝对不能把小风险“捂”成大风险,把一个风险“捂”成多个风险,校企双方要自觉做到对风险问题不掩饰、不回避。一方面,要充分估计产业学院发展中的困难、阻力和不利因素,尽最大努力防止产业学院“半路夭折”;另一方面,更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充分激发产业学院的动力,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新的生机。

    五、运用历史思维把握产业学院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中具有丰富的历史思维,这一历史思维的鲜明特点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以科学的历史思维分析产业学院的历史与现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历史思维维护产业学院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

    (一)放到校企合作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

    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在新时代,产业学院的建设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繁重任务,面临着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挑战,要更好地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就需要提高运用历史思维的能力,借鉴历史,开辟未来。从历史角度看待当前的产业学院建设,把产业学院的宏大愿景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产业学院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为统筹谋划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基本立足点。要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现实问题,打开当下的局限,把产业学院存在的问题放在历史的时段中,究其然,更究其所以然,在历史中找到事物的相关性和联系性,注重事物本身的来龙去脉,在高等教育发展逻辑中把握现实。

    (二)“古为今用”,汲取校企合作历史经验和智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4]。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产业学院建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找到影子,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校企是两个不同的主体,这种不同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影响着校企双方对合作的认识、合作的推进以及合作的效果。校企合作的历史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古为今用”,知史以明鉴,提高历史思维的关键在于不忘历史,牢记经验教训,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无论校企合作失败与否,必须牢记双方差异,在合作实践中,必须不断加深双方的了解。当合作出现矛盾时,双方都需要保持冷静与远见,汲取合作失败的教训,以保证合作的顺利推进。

    (三)着眼产业学院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前进方向

    历史思维不仅要能聚焦当前,回顾过去,总结反思,也要能展望未来,勇于开拓创新,把握前进方向。要做到知往鉴来,必须对产业学院发展轨迹背后的逻辑、动力和趋势有清晰的把握,也就是对校企合作历史规律有深刻的洞察。把产业学院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揭示产业学院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逻辑。把握历史规律不能简单停留在产业学院的感性认识上,其核心是要透过校企合作成败得失的历史现象去把握历史发展的共性规律及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观念。把握历史规律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提升对产业学院发展的预见性,增进校企教育教学共同体的认识。

    六、运用法治思维形成产业学院保护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建设产业学院,就是在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法治,形成规则意识、程序意识。

    (一)建设产业学院要于法有据

    建设产业学院应自觉秉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产业学院的设立和发展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单行法以及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决不能因领导个人喜好而设产业学院。国家可结合宏观发展战略,确立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准则、基本要求、总体目标、框架、合作内容等方面的整体要求,使校企合作有政策可依。地方政府应提高政治站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筛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为产业学院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便利。学校要围绕城市战略定位,提高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重点发展校企合作,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5]。校企双方则可根据国家与地方的政策制订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包括利益分配、责任承担和奖惩制度等。总之,建设产业学院要于法有据,不能突破法律,不能破坏法治,要充分发挥法律对产业学院的保障作用。

    (二)注重规则

    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性思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制度,约束性强、规范性明确、导向性鲜明和操作性具体。产业学院之所以能形成校企教育教学共同体,其核心就是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离开了共同利益,就谈不上共同体。这是产业学院存在的基础。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确实需要校企双方共担社会责任,但实际上,只谈社会责任实现不了产业学院的发展。若要真正实现发展,就要构建一个彼此都认可的规则,这是最低层面上的规范。以法治思维建设产业学院,需要围绕规则办事,而不以学校和企业领导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为转移。任何法律均要从预设规则着手,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以及如何來做。要清楚既有法律规则是什么,哪些事情是法律允许做的,哪些事情是法律要求做的,哪些事情是法律禁止做的。如果法律已经对产业学院做出相关规定,那么产业学院的发展要在相应的法律规则下进行;当产业学院发展过程中涉及法律规定时,应当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努力防止“违法不依法”现象的发生。

    (三)注重程序

    程序的本质是一种形式合理、可实践的理性。美国学者罗尔斯认为,“公正的法治秩序是正义的内在基本要求,更难能可贵的是将程序正义作为独立的范畴来加以类型划分,在纯粹正义的场合只要程序要件满足并被严格遵守,那么结果无论如何都是公正的”[6]。法治思维要求重视程序,充分发挥程序的作用。产业学院的数量越来越多,却缺乏操作规范,体现出产业学院普遍存在法律地位模糊、相关的法律条文忽视程序要件的规定等问题。产业学院的教育主体不是唯一的,利益诉求是多样的,发展过程中会涉及不同主体的不同利益,必须通过程序设计将相关利益主体纳入到产业学院的决策过程中,明确相关工作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不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是学校去做还是企业去做或者校企双方共同去做。产业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问题、任何决策都要遵守程序,切实维护程序的严肃性,不能违背程序要求,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师生员工利益的问题上,必须强化程序意识,决策前多沟通,该走的程序一步也不能落下,决不能随心所欲、置程序于不顾。只有严格按程序办事,才能保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才能把校企双方及其成员的意志统一起来,通过凝聚共识推动产业学院发展。

    参考文献:

    [1]鲍计国.应用型高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优势与困惑[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73-77.

    [2]吴瀚飞.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思维方式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7-06-08(7).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8.

    [4]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1).

    [5]冯菊.浅析习近平教育思想[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4-5.

    [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82-83.

    编辑∕陈晶

    作者简介:郑明怀(1979—),男,湖南邵阳人,广西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19JGZ129);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市融合深入,校企合作深化: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探索与实践”(2020JGA216);本文系“校企教育教学共同体”系列论文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