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我的人生启蒙

    蔡福全

    摘? 要:在时光的坐标轴上,总会存在令你记忆深刻的经典传奇。当时间指向1981年,是《体育教学》四十载的开始,《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队列训练的点滴体会》也成为笔者日后体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关键起始点,本文通过笔者的实践经历对《体育教学》进行回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生启蒙;《体育教学》;1981年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7-0033-01

    人生会遇到很多的第一次,我第一次发表的学术文章,就是《体育教学》杂志1981年第1期刊登的《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队列训练的点滴体会》。时光如梭,40年过去了,我才知道那期是创刊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符号,是一段令人感到荣幸的美好记忆。

    回首往事,感受颇多。当时我20岁出头,刚参加工作不久,但对学校队列队形教学投入了较多的探索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发行的学术刊物很少,在学校里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等十几个学科的教师中也很少听说谁发表了文章。那时,一个年轻的体育教师用笔写的稿子变成了排版印刷的文章,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小的新闻。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队列队形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体育课、课间操、学校集会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无可替代的组织形式,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作风培养、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分析,人们更应该关注它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和社会化发展,提高育人功能、健身功能、迁移功能、审美能力、密切人际关系等诸方面起到的综合作用。然而,在实践中,由于这一教材比较枯燥、单调,难以唤起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教學方法又多是照搬部队成人训练公式化、模式化的套路,强调它的教育功能,并以纪律约束作为达到目标的保证,往往忽略了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需求,这种教学方式过多强调了教育性,弱化了主体性,经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教师过分的严厉要求下,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出现行为上的消极抵触,而教师没有能力把控局面,出现乱堂乱课现象。二是教师用强硬的措施把控住了局面,但师生间在心理和感情上却出现障碍,动摇了师生间的情感基石,成为失败的教育。

    我们只有找到教育要求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需求的结合点,才能拿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那就是要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艺术性。仅举报数为例,通常报数是连续报数、1至2或1至3报数,学生反复练习会感到厌烦。我采用了过渡性的“报字”法。如一列八人,每人按照报数动作要求分别报出一个字,而最后听到的是一句话,例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也可让各列学生根据本组人数找出相应字数的一句话,然后比较哪组句子组得好,字报得清楚连贯。实践中学生兴趣极高,充分调动了他们主动练习的积极性,最终也达到了报数摆头有力、声音洪亮连贯的教材要求。与此同时我还创编了集动静刚柔于一体的“多变组合教学法”,即:同动作异方向甲乙交替、由前排至后排波浪进行、长预令短预令巧妙使用、自呼号自行进有走有停、“几何图形教学法”“眼功训练法”……虽然都是一个个小的教法创新,但却收到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教学效果。其经验曾五次在全国卫星电视教学节目中进行讲座,部分教学内容被摄入《中国中等教育》电视片中,并在瑞士举行的世界教育会上播放,几年之后我将此课题的成果出版了一本“学校队列队形教学”专著。教研的收获,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武术中的长拳、体操中的双杠、技巧等教法的深入探讨以及教师讲课中的注意分配、学生练习中的注意转移、师生沟通中的言语与非言语交往、育体与育心、做有实力有魅力的体育“明师”、辩证思维出智慧等课题的研究,出版了《育体与育心——我对教育和谐发展的探索》,此书被收录到中国特级教师文库;出版了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志远行近》专著,学校体育教学事迹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史》。

    如果把1981年一本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比喻成一个点,一个人几十年成长的经历比喻成一条线的话,只有记住这个起点并不断地将后续“营养”融进成长的这条线中,才会持久延伸线的长度。

    通过实践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是平凡和光荣的,《体育教学》杂志带给我的是人生启蒙和动力,激励我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