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

    郑登攀

    摘 要:本文以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范围、目标及体系为前提,通过对配网运维管理现存问题的解析,以实际电力企业配网管理案例为切入点,对其配网运维管理具体措施予以规范化解读。

    关键词: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基于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攀升。而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传统配网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对此,电力企业若要保证稳定发展,则应在科学技术的推进下,融入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模式,即以配网设备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结合资源配置、作业管理等多环节间的协调作用,落实生产效益、工作效率同步提升的意义。

    一、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

    (一)专业管理范围

    运维一体化配网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配网设备维护及操作同步运行,即在加强设备操作、监控能力的前提下,同时对设备故障予以严格把控,以此缩减断电时间,保证电网设备安全性、可靠性运行。依据《关于进一步落实配电安全把关工作十条措施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内容,明确规定电网配网运维各环节标准,如专业管理范围涉及调控中心和安监部、营销部与运检部。

    (二)专业管理目标

    对电力企业现有人员予以重组,便于对维护人员、操作人员间业务能力的整合,以此预防人员调配障碍等问题;结合实践培训和专题理论管理模式,培养复合型运维一体化人才;操作班组、运行班组业务范围及组织模式的整改;加快配网设备运维一体化实际运用,努力做好操作能力强化、设备故障控制等各项工作,用以缩减停电时间;以设备全周期性运维管理为前提,对其实施动态检测,降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的投入。

    (三)专业管理体系

    以各部门职能为基准,通过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部门权责分工管理的目的;做好配电业务权责细化、产权维护等工作;利用运维组织架构的建设,对其各生产班组进行整合;对运维人员权责予以定位,培养“一岗多能”、“一岗多用”型人才;制定规范性业务运行、检修流程;拟定相关安全标准、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标准,方可切实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的目标。

    二、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现存问题

    (一)专业管理安全系数较低

    传统意义上的配网设备管理工作,其检查和维护、检修与变更等行为均在停电环境下完成,即各环节均应由运行、检修人员进行合理把控,待配网设备检修结束后,派遣专人实施验收,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此设备管理流程的运行,在权责精准划分的前提下,将现场安全、工作质量得以全面落实。但是随着现代化、智能化配网设备的选择,该项管理模式已不具备相应的优势,而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模式的衍生,虽然可实现单一人员设备检修、维护和验收等多种工作管理的目标,但因岗位职责划分不明,不仅将监管工作流于形式,还易为设备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二)工作强度、风险逐渐加剧

    以传统管理模式为基准的设备检修工作,具有强度大和耗时长的特点,而基于运维一体化下的设备管理,更是将设备巡查、检修和维护工作集中化,既是对人员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的强化,又将设备检修;流程烦琐化,长此以往,易引起检修人员做作业疲劳、精力不足现象,进而加大工作操作风险。

    (三)综合型人才匮乏

    从本质上来讲,配网设备巡查、检修工作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加之当前电力企业,关于“一职多能”、“一岗多能”人才培训力度的缺失,使之面临综合型人才匮乏的局面。虽然巡查和检修工作对象均为配网设备,但其巡查工作应综合知识为前提、检修工作应以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为纲要,促使二者在针对人才选择中侧重点各不相同。以巡检人员为例,其仅对设备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予以把控,但关于设备故障及解决能力还较为欠缺,尤其针对配网设备大规模检修工作,巡检人员少属于常见现象。总之,综合型人才匮乏,是阻碍配网设备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的首要因素。

    三、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实施具体措施

    (一)案例分析

    某供电企业运营范围为1420km2,负责21个乡镇、1460行政村、330000户民众的供电工作。但因供电企业内人员限制、营配不合理、设备管理力度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电力设备面临“以抢代维”问题尤为严重,而地域分散和管理链过长,是导致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合格的关键。

    (二)产权、权责明晰

    对于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工作而言,其关键点在于配网设备产权及权责的细化,其原因在于:电力企业部门的差异,在进行权责划分时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设备管控中心主要对高低压设备运行、操作及维护等工作实施控制,其中也涉及故障抢修和业务签发等内容;市场部、销售部以深化客户需求为前提,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客户运维服务。配网设备产权及权责明晰的宗旨为:以客户自主产权维护为前提,通过对设备运行故障的主动报修,便于配网设备及时抢修,用以实现配网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的目的。

    (三)强化运维一体化建设

    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核心为管理系统的建设,即将该管理系统作为设备运行、维护的衡量点,利用各部分职责、任务的细化,构建权责利一体化服务机制,从而实现各部门监管职责。在此环节,应在强化突出任务分工和业务分配重要性的同時,对设备产权、运维管理予以标准化管控,并结合责任监管组织机构的设定,便于各部门协调运行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针对设备运维人员不负责或渎职行为应予以严惩,同时利用业务规范和流程制约的双重模式,保证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理可循。而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应由电力企业全面施行运维管理体系的优化工作,结合标准化、新型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做好配网设备专业化管理工作。

    (四)构建多元化岗前培训机制

    电力企业若要切实长远发展的目的,则应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同时,对设备运行、检修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并同时将工作内容分为3大类,114小类,结合实际操作难易度,对运维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予以考核。针对该项环节,构建多元化岗前培训机制,应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将电力企业技术技能、监管业务进行有机结合,以此确保岗前培训机制的顺利构建。第二,通过对设备检修、故障控制和高压试验等故障难易程度的确定,对施工技能、运维人员予以择优筛选。第三,岗前培训力度的强化,应以电气隔离操作、遥信回路、设备常见故障为前提,同时开展设备检查和处理工作。常规角度下,电力企业岗前培训时间以60天为培训周期,通过行业专家现场培训与教学,为其学员提供动手操作空间,用以推进配网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电网架构、电站分布、通信状况等多方因素的综合考究,为实现人员整合、运行监控的目的,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引导方向。对此,电力企业应在常规经营管理中,结合市场变化及自身条件,对配网设备运维管理模式予以整改,并结合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的优化与调整,推进电力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龙.论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工业b,2016(12):18.

    [2]杨霞,赵学英,马玲.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4):298-298.

    [3]沈开辉,曾志洪.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9):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