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江磊

    摘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本文重点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方式现状,并有的放矢地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谋得新出路,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新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4-0034-02

    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日趋壮大,故探索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新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对文化产业发展及保护传统文化均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创新,更离不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事业达成的关键所在。当下,文化传承创新产业是高校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通过文献法及访谈法获悉,大部分高校对于文化传承创新产业的研究均停留于社会背景、业态构成、功能、市场定位、发展现状及优化途径等方面,却鲜有高校涉及文化传承职能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故此,笔者结合市场需求以及自身教学经验,对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究,以为助力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1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概述

    现如今,诸多高校已于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做出了探索,且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譬如部分高校成立学生组织机构,通过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并结合地方特色重现历史文化精粹;部分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选修课,增大文化传承创新知识覆盖面。但是,迄今为止,我国文化传承人才培养重任仍主要以高等艺术类学校为主,故我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教育体系;且基于我国地大物博、历史底蕴深厚等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作仍任重道远。

    2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2.1项目式引导培养

    目前,诸多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产业方面仍然以项目式引导培养为主,即结合某一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践教学和模拟教学,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及专业技术。此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此培养方式弱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2.2工作室式培养

    工作室式培养是高校仿照企业、研究机构等实体组织,组织学生通过实践切身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培养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此外,工作室式培养易于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新业态。不过,笔者认为,这种培养方式虽会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实用型人才,但却过于注重效益。

    2.3订单式培养

    现阶段,订单式培养是尽可能与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引入第三方实践基地和平台,快速帮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和文化产业发展动向。就此种方式而言,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就业压力,并让更多学生投身于文化传承创新产业中去,但培养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培养综合型、普适型文化传承创新人才,且订单式培养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容易造成冷门文化后继无人、人才错位的问题。

    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

    3.1唤醒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我国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强化中华儿女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媒介。在高校中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传承、创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古文化、古技艺流传下来,古为今用,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

    3.2健全非物质文化遗產传承创新队伍

    今日的竞争,实则是人才的竞争。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方面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队伍,才能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作稳步推进,助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体,承揽此任务责无旁贷,在高校中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健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队伍,夯实人才基础。

    3.3助推文化传承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迄今为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工作虽已经形成了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发力的格局,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也稳步推进,但是,深究其中会发现,我国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后继乏力、且专业人才较为匮乏,而在高校中构建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人才短板,打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方面所面临的瓶颈。

    4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以文化产业发展为驱动,以高校为载体,文化科研机构为辅助,政策、政府、企业等主体为着力点,实现各参与主体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的积极对接,建立系统、全面、创新的“三位一体”(高校、企业、政府)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理论知识储备充足、实践技能丰富、创新意识先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弥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4.1积极融入优势资源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可以将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和国家资源进行高度整合,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整合优势资源。首先,对于社会资源而言,主要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储备优势资源。其次,对于高校教育资源而言,可将多交叉学科进行整合,以跨区域、跨高校、跨学科、跨专业等深度融合的形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更多可能性。此外,以“实践型学习”和“创新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共享、包容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培养体系。最后,对于人力资源而言,积极听取资深专家、学者和教育者的建议,同时,让学者型企业家走进高校课堂,并以此为契机,共建理论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的创新融合。

    4.2构建特色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新时期,各大高校应当彰显教育资源优势,将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产业与课程教学体系深度融合,并将其运用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全过程中,以素质教育为动因,坚持差异型课程教学方式,构建理论性、传习性和拓展性三类文化传承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此外,切实加大学生实践环节成绩的占比。鼓励学生参与到文化产业作品制作、文化创意策划书编制、文化传承科研项目中,进而构建特色化、差异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此同时,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中心、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产业研习社等多种实践平台和工作室,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

    4.3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综合实习基地

    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综合实习基地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此,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需以“大学生走出去”和“社会实习基地走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高校“实训”“实践”“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简而言之,采取此种措施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快速缩短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多元化需求间的距离,也可以为高校专业老师开辟实践研究的新平台。

    4.4创建大师工作室

    大师工作室本质上是一个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重点考虑对象,创建大师工作室。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以创建大师工作室的形式,把大师请进校园,采用社团授课的形式,让部分艺术特长生先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再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学生中普遍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欣赏课。同时,在大师工作室引领下,依托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属性,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非物質文化遗产项目传播途径及发展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形成与时俱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方式。

    4.5构筑“双导师”教师队伍

    在实践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专业教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协同作用,全面提升“双导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师队伍。此外,高校要进行“两头抓”,专业教师要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得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需将自身经验传授给学生,重点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价值及人文内涵,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传承人的工匠精神。

    5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其对于彰显民族文化,凸显民族魅力,促成民族自信均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是社会发展、事业发展、国家发展之基石,唯有重视人才培育,方能夯实基础、跃马腾飞。若高校能始终坚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积极依托国家宏观政策及社会经济制度、构建以产业发展带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工作必将良序发展,并于新时代迈上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