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八角鼓音乐生存环境与发展现状初探

    杨思佳

    [摘?要]

    聊城八角鼓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典型的一种曲艺音乐,曾家喻户晓盛极一时。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曲艺瑰宝濒临灭绝的困境。聊城八角鼓在中国曲艺界地位斐然,其文化、艺术、审美等价值日益显著,有利于研究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沿岸传统曲艺音乐。通过田野调查对现存聊城八角鼓音乐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深入探讨聊城八角鼓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聊城八角鼓;曲艺音乐;生存环境;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8-0074-04

    “八角鼓”有两种音乐含义,一指满族鼓类乐器,再指说唱音乐的一种。聊城八角鼓归类为后者,是说唱音乐八角鼓流传到聊城后结合当地特色演变而成的一种曲艺音乐,属于“八角鼓族系”曲种。聊城八角鼓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发达的京杭大运河,且其深受“黄河运河文化圈”的滋养,是鲁西运河沿岸颇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曾家喻户晓盛极一时。但传统小农经济解体后,聊城八角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京杭大运河也不再通航,这一传统曲艺音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一、聊城八角鼓音乐的生存环境分析

    (一)运河古都——聊城

    1.聊城的地理环境

    聊城市在山东省的最西端,属于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西面与河南、河北两省接壤,地处多个行政区交界处。城市水资源丰富,不仅有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十字相连,还有众多内流河(如徒骇河、马颊河)。最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最大的人工内陆湖——东昌湖,又称“环城湖”,是古时老城区的护城河。因此聊城有着许多与水有关的别称,被美誉为“江北水城”“中国北方的威尼斯”。聊城陆地交通便利,多条公路、铁路穿插其间。

    “运河古都”指的就是聊城,近代以前京杭大运河航道交通极为发达,也因此位列运河沿岸九大商都。明清时期兴旺发达数百余年,即“江北一都会”。约在清朝中期,八角鼓传入山东,聊城八角鼓逐渐落地生根。

    2.聊城的历史文化

    聊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远古东夷族多在此活动,下属县区有许多大汶口、龙山文化的遗址遗迹。春秋战国时期,聊城境内齐、鲁等多国文化交流频繁。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聊城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初显文化早期的繁榮盛况。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元朝在此基础上修通了会通河,“黄河运河文化圈”逐步形成。明清数百年间,商业、儒学等多种文化汇聚于此,商贾望族、文人墨客群英荟萃,聊城文化包容且多样。20世纪上半叶,聊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聊城的基因由此根植。

    聊城的藏书、出版业曾享誉全国。私家藏书楼海源阁,由当地清朝望族杨氏族人所建,是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遗址在聊城老城区。海源阁曾因优质的雕版印刷而远近闻名,聊城东关大街的图书生产、销售贸易兴盛,关于聊城八角鼓最早的话本、书册就源于此。清末聊城八角鼓的发展还得益于许多文人参与创作,历史可考的有“杜诗学、景八”[1]等学者。

    3.京杭大运河对聊城的影响

    [JP2]元代贯通了南北大运河,聊城城区被运河穿流而过,逐渐形成了“黄河运河文化圈”,大力推动了当地文化的繁荣发展。明清时期,聊城因运河航运发达而商业贸易兴盛。当时东昌(聊城旧称“东昌府”)位列运河沿岸九大商埠,“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便是用来形容当时盛况的。聊城商业贸易日益发达,全国各地客商蜂拥而至。山陕会馆由清代山西、陕西赴聊的商人集资兴建,旁边茶馆、书坊等各种商户比比皆是,共同见证了聊城作为商都的繁荣景象。京杭大运河将聊城与几个大的文化中心连接起来,众多文人墨客、士绅学者汇聚于此。随着京杭大运河便利的航运交通,社会流动日益频繁,聊城包容开放的姿态愈发显著。

    明清两朝,我国南北音乐文化交流传播非常频繁,这也要归功于京杭大运河有利的客观条件,即便利的航运交通和因其产生的众多流动人口。据《中国曲艺志》记载,“明朝时北京各种小曲的来源,除北京民间曲调外,最重要的是沿着运河北上的南方各省的民间小调”[2]。与此同时,北方民歌也沿运河流传到南方各省。据研究,聊城八角鼓约在清中叶由北京沿大运河传入,济宁八角鼓的传入时间与聊城大致相同。

    (二)八角鼓与聊城八角鼓

    1.八角鼓之释义

    初闻八角鼓者,大多会以为这是一种鼓类乐器,但八角鼓不仅仅指这一种含义。《国语辞典》中这样解释:“一为乐器名,为八角形之小鼓,唱弹词者用之;二为唱弹词等艺,每和以单弦,演通俗故事”[3]。前者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乐器八角鼓,后者便是指说唱音乐的一种。

    八角鼓是中国满族人民古时娱乐所用的膜鸣乐器,鼓身形状小巧、厚度较薄,鼓面呈正八角形,是由八块木板和蒙皮鼓面镶成的小鼓,鼓壁为八面,据传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的正面直径约十七厘米,鼓的侧面即鼓框采用木制。八个侧面中有七面带孔,孔内装有三个铜擦片,不带孔的另一面系有流苏穗。鼓面蒙皮,最初是用牛羊皮,后出于音色考虑改用清脆悦耳的蟒皮。演奏时用手指弹击和摇动鼓身,有“弹、撮、晃、摇、轮、碰”等技巧。

    满族乐器八角鼓在传承的过程中,由“关外”传入“关内”,由打击乐器演变为说唱音乐。八角鼓作为曲种源于满族入关前,是渔猎闲暇时自娱自乐口头传唱的民歌。满族说唱音乐八角鼓不仅学习中原地区的民间小调,还汲取汉族戏曲、诸宫调等音乐表现形式,逐渐形成坐唱形式的“牌子曲”。八角鼓别称“单弦”,常见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手击八角鼓演唱,另一人弹奏三弦伴唱。清军入关后,八角鼓也随之进入中原地区,与各地音乐文化交流融合。不同地区的八角鼓各具特色,演变出多种曲艺形式,如吉林扶余新城戏、山东聊城八角鼓。

    2.“八角鼓族系”曲种

    至清代初期,清军入关后,说唱音乐八角鼓不断演变发展,传播到全国多个地区,并汲取当地传统音乐的特色逐渐形成新的曲种,这些新形成的各地曲种都属于“八角鼓族系”[4]。

    清朝中后期,由于北京八角鼓的外传和各地丰富的音乐文化,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八角鼓音乐形式应运而生。据研究,扶余八角鼓、山东八角鼓、河南大调曲子等均属于“八角鼓族系”。之所以上述曲种可以被界定为“八角鼓族系”,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

    (1)都属于传统音乐中曲艺说唱类,且均为牌子曲类曲种。

    (2)音乐结构为联曲体,曲牌组合形式为“曲头”加“曲尾”,且中间由若干曲牌连缀而成。

    (3)“曲头”第三句词分跨两个乐句,乐句之间由过门隔开,称为“拆散”。

    (4)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并存。

    3.聊城八角鼓的发展历程

    (1)清朝中叶传入至民国初期

    八角鼓刚传入聊城时,受北京八角鼓的影响颇深,演唱内容多为歌功颂德的一些非世俗性质的盛世景象。初流行于上层社会,因官府的大力支持,从而成为了主流音乐,被广为传唱。

    20世纪初,聊城八角鼓逐渐流行于乡野田舍,受众人群由达官贵人、文人雅客转为市民商贩、职业艺人。此时原有的曲调曲牌被不断改编,还融入当地民间小曲和其他曲艺音乐的特点,唱词题材以世俗故事居多。据老艺人回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聊城八角鼓的表演者超半百,流行的曲牌有一百多个[5]。演出多在晚饭后,没有专门的舞台座位,演员露天表演,观众自带凳子或席地而坐。表演的时候以坐唱为主,与传统八角鼓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无异。

    (2)20世纪30年代至“文革”后

    由于战乱纷争,老艺人年长相继去世,聊城八角鼓曾一度陷入低迷状态。抗日战争胜利前,聊城八角鼓的第三代传承人逯本荣在家自立门户,收徒五十余人,其中逯焕斌、逯焕英是众多学徒中的佼佼者。战争结束后,逯本荣被定为地主,为躲避迫害逃难到冯庄村远方亲戚李汝香家。李汝香之子李以章之前就接触过聊城八角鼓,但都不正宗,出于爱好便向逯本荣学唱。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趋于稳定,街道小巷中聊城八角鼓的表演越来越多。1953年12月,逯本荣先生前往北京录音,由专业人士整理留存了资料,还多次去济南参加省级会演并获奖。逯老先生在50年代创作了顺应当时国情的新曲目,如《跃进歌儿唱不绝》等作品,为政治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

    “文革”时期许多文化艺术惨遭厄运,聊城八角鼓也屡被禁演。“文革”结束后才恢复演出,但已不复当年盛况。1978年,原聊城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整理出版了《聊城八角鼓——資料之一》(图一[6]),其中收录了36个曲牌和9个剧目,均出自逯本荣先生演唱。

    (3)20世纪90年代至今

    “文革”结束后逯焕斌(第四代传承人)鲜少登台,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令聊城八角鼓越来越不受欢迎。一些文艺团体创作了新的作品,沿用旧的曲牌,配以符合时代特点的新词,由方言改为普通话演唱。部分作品影响较好,如由梁秀云作词、仓友廉谱曲的《祝寿》,曾获山东省计生会演音乐设计一等奖。

    21世纪初聊城八角鼓被确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冯庄村成立了八角鼓艺术团,现已具有一定的名气。专业人士参与创作了一些新的聊城八角鼓音乐作品,学校课堂中也有了这一传统曲艺的身影。媒体的宣传报道使聊城八角鼓再度走进大众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聊城八角鼓音乐的发展现状考察

    (一)聊城八角鼓在民间的发展态势

    1.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立

    2006年,聊城八角鼓被划入山东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逯焕斌、李以章两位老艺人被评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博平艺人褚连登,是历史可考的首位聊城八角鼓传唱者,也是第一代传承人(详见流传谱系表)。第二代传承人中吴化洽、展永福较为出色。影响最深的便是第三代传承人逯本荣先生,聊城八角鼓最早的音像资料便是由他所唱。

    现今还在世的传承人仅有逯焕斌和李以章两位老艺人,两位老人都已过八十岁的高龄。逯焕斌先生现在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识人都很困难,更不要提演唱了。虽然老人的意识不清晰无法正常沟通,但看到笔者拿出八角鼓后,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由此可见逯先生与聊城八角鼓的感情颇深。同逯先生的儿子交谈中得知,老人没有收过徒。这门传统曲艺音乐不再受欢迎,也没有经济效益,子女们都没有同老人学唱过。现在文化局的商景刚同志因为工作需要,收集整理过老人的资料。商先生名义上是逯先生的传承人,实际上并没有正式拜师学艺。现居住在聊城冯庄村的李以章老人身体较康健,笔者走访当天有幸听到老人开嗓,与村里八角鼓艺术团骨干成员一起表演了多个经典唱段。

    2.聊城八角鼓艺术团

    聊城流传着一种说法——“八角鼓看冯庄”,冯庄近年因八角鼓艺术团而声名鹊起。2006年,开发区冯庄先后成立了聊城八角鼓传习所和艺术团,由村委会置办演出装备,该艺术团现有数十个固定演员。每逢传统佳节,艺术团都会受到很多邀请,演出颇受好评。冯庄能够成立聊城首个八角鼓艺术团,要得益于该村的老艺人李以章。为避免这门曲艺音乐失传,老人一直坚持义务教给村民演唱。

    近几年该艺术团多次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反响较好。2018年11月,冯庄八角鼓艺术团和聊城二中学区文苑中学八角鼓表演队一起前往合肥参加曲艺大展,聊城八角鼓新创说唱节目《丰收的歌儿献给党》获银奖。该作品作为鲁西地区唯一入选作品,代表聊城市第一次登台亮相。此外,山东省民间艺术博览会开幕式、第六届聊城市道德模范颁奖仪式等活动该节目都受邀在列,好评如潮。

    3.新创作的聊城八角鼓音乐作品

    近些年聊城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音乐工作者创作了许多新作品,影响较大的有仓友廉、朱长龄、刘恩水、商景刚等人。他们大胆改革,曲牌、旋律、题材等方面多有创新。传统作品均用聊城方言演唱,新创作品多用普通话表演,偶尔夹带方言。伴奏方面不再只局限于三弦、八角鼓两种乐器,还有传统民族旋律乐器(如扬琴、琵琶),近几年还融入了电声乐队、MIDI伴奏。题材内容多为赞颂新时代、描绘新社会的主题,也有称赞杰出人物的作品,如《青天白云》。

    2003年10月,《青天白云》亮相中国首届职工艺术节曲艺小品专场,这个新创聊城八角鼓作品荣获铜奖。该作品由聊城文化馆刘恩水作词、朱长龄作曲,唱词根据聊城检察官白云[8]的真实故事进行创作,赞美其公正无私的伟大形象。

    (二)聊城八角鼓與学校教育

    1.聊城八角鼓走进当地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

    中国传统音乐是国内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中曲艺部分是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内容。聊城八角鼓作为运河沿岸特色的民间曲艺音乐,走进当地高校势在必行。2019年9月,当地高校聊城大学东昌学院音乐系成功获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聊城八角鼓不仅是基地建设项目,还是该校音乐系部选修课程。笔者有幸采访了项目主要负责人于秀慧老师,了解到该基地的运行模式。

    于秀慧老师是学校音乐系青年民族管弦乐团的指挥老师,为便于项目建设,于老师在此乐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专门为聊城八角鼓音乐伴奏的小乐队。基地计划聘请传承人参与教学,组织音乐系同学排练经典剧目。传统口传心授的方式并没有谱例、剧本等文字资料,因而基地致力于整理曲谱和曲牌。音乐系以创新发展为前进方向,鼓励师生发表研究聊城八角鼓的文章,创作新曲目。于老师表示后期还将举办聊城八角鼓专场音乐会。

    2.当地中学成立八角鼓传承基地和表演社团

    2017年,聊城第二中学成立了八角鼓传承基地,二中学区文苑中学成立了八角鼓表演社团。社团成员均为形象好、音乐素养高的女同学,由钱凤君老师领队,市文联赵献芳老师进行表演指导。

    上文提到的作品《丰收的歌儿献给党》,由文苑中学八角鼓表演社团和冯庄八角鼓艺术团多次同台演出。作品保留了传统演唱风格和曲牌,同时创作新的唱词,演唱和舞蹈动作都由专家精心设计。歌词描绘的是改革开放后聊城秋收的繁荣景象,表现出聊城人民勤劳能干、积极乐观的生活面貌,讴歌了党和国家制定的好政策、好方针。

    (三)当前聊城八角鼓音乐发展的困境

    1.日趋严重的老龄化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务农人员越来越少,这一传统曲艺音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据老艺人回忆,在聊城八角鼓最流行的时候,演员演出也没有酬劳,最多是邀请单位发一些生活用品留作纪念。由于没有经济效益,年轻人没有丝毫学唱聊城八角鼓的兴趣。现在的受众群体大都经历过聊城八角鼓的辉煌时代,所以欣赏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许多当地青少年都不关注聊城八角鼓,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曲种。

    两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已过耄耋之年,冯庄八角鼓艺术团成员也都是赋闲在家的老年人。受众群体的老龄化折射出后继乏人的生存危机,可以预想到,聊城八角鼓艺术团因团员逐渐老去而日益衰退,甚至消亡。

    2.新时代价值观的改变

    聊城八角鼓根植于清末民初的封建社会,剧目内容大多表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而这些已经远远脱离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传统曲艺音乐具有方言性、民俗性、时代性的艺术特征,体现的都是过去的时代价值,早已不再符合当今时代的价值观。现代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不断变化,各种文化艺术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音乐流行化、多元化的特征日益显著。青年一代逐渐成为潮流音乐的受众群体,他们追求着新鲜、刺激的事物,对落后的传统艺术几乎没有丝毫兴趣。日复一日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传统曲艺音乐后继乏人的困境,聊城八角鼓正走向被时代淘汰的边缘。

    3.现存文字、音像资料不足

    目前关于聊城八角鼓音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国外没有任何相关的著述和文章。在国内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的论著中仅有些许简要介绍,并没有系统的理论内容。曲谱方面,20世纪专业曲艺音乐团队整理编辑过一些资料,但都没有正式出版,流传普及力度较弱,详细配有唱词曲谱并正式出版的书刊仅有《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相关学术论文也屈指可数,且大多是十多年前所著。20世纪对逯本荣先生的录音资料因年代久远而受损,现已无法复原,实为一大憾事。专门针对聊城八角鼓录制的音像资料也寥寥无几,网络上现可搜索出的相关视频也不足十例。

    (四)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1.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虽然当地文化部门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聊城八角鼓音乐,但其颓然衰败之势难再逆转。世间万物都会经历从辉煌到没落的发展历程,聊城八角鼓的的确确曾有过巅峰期,但现在它正面临所谓的低潮期。这一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如若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然免不了要被淘汰的厄运。

    2.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聊城八角鼓在农村乡野广为流传,经历了辉煌的时代。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水平、审美追求日益提高。在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下,传统娱乐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新型娱乐活动应运而生。早期的电视频道、电台广播,现在的互联网、新媒体,人们接触音乐的途径便捷且多样,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娱乐活动数不胜数。传统曲艺音乐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聊城八角鼓表演对青年一代也不再具有吸引力。

    3.地理优势的逐渐丧失

    过去聊城八角鼓的生存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京杭大运河不仅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支撑,还吸引了广泛的传播群体。昔日运河航运交通便利,聊城商业贸易兴隆,民间音乐发展有着充足的物质基础。彼时人口流动频繁,我国南北音乐文化相互交流传播[9]。运河沿岸流传着各地特色的民间小调,音乐文化氛围浓厚、传播群体广泛,这些都是聊城八角鼓蓬勃发展的有利条件。如今运河通航程度大不如前,聊城经济发展也不如往昔,地理优势转为发展劣势,这一传统曲艺音乐失去了最大的助力。

    结?语

    本文从生存环境引入,简述了聊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京杭大运河对聊城的影响,梳理了八角鼓与聊城八角鼓的关系。通过田野调查,走访传承人、民间艺术团体、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曲艺音乐人,总结出聊城八角鼓在民间的发展态势。与当地高校、中学音乐教师交流讨论,了解学校教育与聊城八角鼓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整理调查所得的资料,结合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聊城八角鼓音乐的发展困境及原因。有利于当地文化部门、媒体宣传单位、曲艺专业人士、音乐爱好者更加关注聊城八角鼓的传承发展,使其免遭失传的厄运。

    (责任编辑: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