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的穿越新旧对比

    盛芳

    内容摘要: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无疑是个悲剧人物,是个在旧社会被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迫害致死的劳动妇女,通过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如果祥林嫂活在当下,她的命运又会如何呢?她依然是个令人同情的寡妇,先后丧父丧子,但是她绝不会走投无路,在除夕夜悲惨的死去,她完全可以和普通女人一样活的有尊严活得开心并且重获幸福,让我们一起来试想一下吧。

    关键词:穿越 封建礼教 重获幸福

    鲁迅先生的《祝福》发表于1924年,当是正值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响彻中国大地,鲁迅借助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塑造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旧的封建思想的余毒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祥林嫂是个生活在旧时代的普通劳动妇女,如果它能够穿越到现代的话,她完全能够重新享受幸福生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设想祥林嫂的命运:

    一是摒弃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小说一开头就采用倒叙的方式,渲染了一个特殊的鲁镇年终祝福的场景,而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沦落为一个乞丐,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在雪花飞舞的除夕夜里寂寞的死去了,而鲁镇的人们谈起她的死不仅没有同情,还骂她是个“谬种”,意思是不早不晚死在大年除夕夜不吉利,可见当时的人们对穷苦人是多么的麻木,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冷漠和凶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祥林嫂的命运仅靠她个人是无法改变的。她身强体壮,勤劳善良,先后两次来到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可是由于先后两次死了男人,她沦落为寡妇,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得不到正常的尊重,祭祀的时候不许她沾手,还说她伤风败俗。对于她的婆婆来抢她回去把她卖给贺老六做老婆,竟然也没有得到雇主丝毫的同情,可见旧社会妇女的地位十分的低下,受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捆绑,即使死了男人还要受婆家的约束,自己没有选择的自由。即使在临死前的除夕夜,还在担心自己有罪,为了赎罪生前还曾经去庙里捐过门槛。如果祥林嫂活在當下,她即使两次丧夫,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把她抢走,她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嫁或者不嫁都是她的自由。周围的人也不会对她的个人命运加以嘲笑。那个来抢她回去嫁人的凶恶婆婆也会被绳之以法。祥林嫂是被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害死的,她个人的反抗无济于事。包括她自己本人在内封建思想非常根深蒂固,还觉得自己有罪。

    二是祥林嫂两次丧夫,后来丧子的个人命运也可以破解。小说中祥林嫂先后嫁过两次男人,第一次嫁的男人死了之后,婆家还有一个恶毒的婆婆和十几岁的小叔子,她从婆家逃出来来到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后来被婆婆带人抢了回去,又把她卖掉嫁给山里人,收来的礼钱供小叔子娶亲用,拜堂时她撞破了头,可是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婚姻命运。如果祥林嫂能够活在当今社会,她完全可以控告婆婆绑架、非法拘禁和拐卖人口等罪行,然后解除婚姻关系,远走高飞,她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就算要嫁人,也要自己自愿,嫁个自己喜欢的男人,而不是被迫成亲。而祥林嫂只好被迫接受了现实,后来男人又生病去世,唯一的儿子也被狼叼走了。婆家的大伯子又来收屋子,把她赶走,她就又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无奈只好第二次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帮工。从祥林嫂的生活轨迹来看,旧社会的妇女地位十分的低下,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一旦没了男人,婆家便将其扫地出门,娘家也不再接纳,所以妇女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

    三是穿越到现代的祥林嫂完全可以重获幸福。祥林嫂是被旧社会逼迫致死的,在那样的年代,她没有文化,又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毒害,导致她最后无依无靠,没有立身之地,最后沦为乞丐,她的悲惨命运在旧社会并不少见,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无力反抗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即便是在旧社会,也有勇于反抗成就人生大业的巾帼妇女,虽然极为少见,也说明勇于和命运抗争的人能够避免像祥林嫂一样的遭遇。我们在同情祥林嫂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和旧社会抗争,和自己的命运抗争,而不是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要继续努力。

    从祥林嫂这个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对妇女的迫害,体会到当今生活的幸福甜蜜,在婚姻家庭方面仍然避免不了会出现许多个祥林嫂那样的女人,但是我们生活在新社会新时代,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重新去创造幸福,开创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像祥林嫂那样落得那么悲惨的结局。作为一位中年妇女,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许多人生启示,尤其是对广大女性同胞,意义非常深刻,即使婚姻出现了挫折,也要勇敢的面对,绝不能像祥林嫂那样走完了自己悲惨的一生,要重拾生活的信心,我想这个人物给我们带来的一方面积极意义就在于此。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化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