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他唑治疗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疗效观察

    侯华

    

    【摘要】目的 对西洛他唑在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双数的方式将60例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使用阿司匹林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西洛他唑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的的MMSE以及MoC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以及MoCA评分都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患者的上升幅度远大于常规组,两组患者MMSE以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洛他唑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当中。

    【关键词】西洛他唑;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血管性痴呆的相关诊断标准,且通过头部CT确认患者脑部发生了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的患者,需要服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对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以单双数的方式将60例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9~80岁,平均(64.21±7.31)岁,患病时长1~17年,平均(6.22±3.65)年。实验组男23例,女7例;年龄38~79岁,平均(63.14±6.75)岁,患病时长2~18年,平均(6.32±3.42)年。实验组和常规组的患者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使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早晚餐后服用药物,一天两次,每次两片,每片阿司匹林含量为50 mg。实验组使用西洛他唑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服用方式与上述一致。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常规组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检测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组和常规组的MMSE以及MoCA评分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MMSE以及MoCA评分都是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MMSE以及MoCA评分的p值小于0.05,则代表实验组和常规组在MMSE以及MoCA評分这两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和常规组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的的MMSE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都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患者的上升幅度远大于常规组,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和常规组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的的MoC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都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患者的上升幅度远大于常规组,两组患者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当中,实验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的的MMSE以及MoC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以及MoCA评分都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患者的上升幅度远大于常规组,两组患者MMSE以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西洛他唑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 王立法,王欣蕾.西洛他唑治疗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3):1442-1446.

    [2] 周 寒.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6,29(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