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明体育人文研究成果评述

    石龙

    摘 要:胡小明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体育文化属性的皈依与挖掘、体育人文价值的提炼和新学科的建立、对中国体育现实问题的批判与建设性意见等方面,并形成了研究领域广阔、基础理论创新、忠于学术研究的特色。其研究成果呈现出当代中国体育理论发展的脉络,凸显出对中国体育改革发展重要问题的深远认识,为当前体育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关 键 词:体育思想;人文体育观;胡小明;述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3-0018-05

    Abstract: HU Xiao-mings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inly focus on areas such as devotion to and exploration of the attributes of Chinese sports culture, refinery of sports humanistic value and establishment of new disciplines, critical and constructive opinions on realistic issues about Chinese sports, and have formed such distinct features as extensive research areas, innovative and diversified fundamental theories, being extremely loyal to academic study. H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inly show the course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sports theories, and highlight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important issues about Chinese spor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aving provided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current sports development and theory research.

    Key words: sports ideology;humanistic sport view;HU Xiao-ming;review

    胡小明(1952—2014年)是国内长期坚守在体育学术园地的理论研究者,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2014年10月统计,仅在《体育学刊》发表的26篇论文就被引用802次之多[1]。他在我国体育学界有重要影响,为中国休闲体育理论、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等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2]。胡小明英年早逝,学术研究薪火相传,回顾和梳理他的学术研究历程和学术成果,会为学者们呈现出中国体育理论发展的脉络,为体育人文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1 对中国体育文化属性的回归与挖掘

    1.1 体育功能的新认识

    早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讨论中,胡小明[3]已提出体育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当时对于体育文化属性的回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有一批学者自发组织体育文化沙龙,呼唤中国体育回归文化本位。他们成为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一个世纪以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催生体育人文价值研究的重要推动者。

    改革开放后,对中国体育功能的认识发生巨大变化。1999年,胡小明[4]以《人文体育观的渐入和生物体育观的淡出》一文为标志,在体育界掀起了人文体育观与生物体育观的热烈讨论。随后胡小明[5-7]发表《竞技运动文化属性的皈依——从工具到玩具》、《游戏的美和美的游戏——再论SPORT文化属性的皈依》、《新时期体育生活观念的转变——三论体育文化属性的皈依》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中国体育将“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转变,并指出前两者是体育文化附属于政治、经济的回归,“从工具到玩具”则是体育在新时期体育文化属性的自觉显现,体育是为提高每位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服务,这将是它的重要任务。期间,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体育的文化属性[8],体育的休闲娱乐特征越来越显现。休闲、娱乐、健康成为特别关注的概念和术语,并逐步形成了对中国体育的新认识。胡小明[9-11]以《一种基于当代现实的体育理论的眺望——关于“两条腿”和后现代意识》一文为代表,对中国体育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中国体育需要树立主体文化观念,吸收东方文明中养生游乐观念和西方文明中人文观念的滋养,顺应世界潮流,进行中国体育的运动休闲化改造。同时,新时期要构建人文体育理论大厦,以《体育休闲娱乐理论和实践》为代表,汇集学者们当时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指出中国体育理论将围绕休闲论、游戏论、娱乐论、竞技论、健康论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从生物学意义上的追求扩展到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在《休闲理论与体育娱乐化》等文章中,论述了体育生活化是人本性所致,新时期体育目标将转变包括人文价值判断的“健康”上,明确提出“小康体育为健康”的思想,为中国体育向运动休闲方向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1.2 民族传统体育的弘扬

    通过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整理和挖掘,积累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料,形成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看法,更好认识体育文化的内涵。胡小明[12-13]在《关于藏族参与奥林匹克竞技的人类学研究》中指出,藏族人的体质并不强健,大多数现代竞技项目并不宜在西藏开展;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民族体育与“爱斯基摩人之路”》等文中,阐述了国外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为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打开了通向国外的一扇窗户。他指出民族体育是文化研究的活化石,保存有大量的原生态民族的古老文化信息,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的气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古老形式,凝聚沉淀了顽强意志的民族文化力量,如果忽视它的民族性、文化性,放任自流,就会走向迷信和邪路。面向未来,中国少数民族体育中的养生游乐思想必将对世界体育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未来中华民族体育的复兴,倾注了胡小明无限的精力和热情,同时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视,大大拓宽了发展途径[14]。如胡小明[15-16]在《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等文中,从不同角度分析并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出路。特别是在《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及学科发展论纲》中,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学科定位与目的、学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措施等,这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2 对体育人文价值的提炼与新学科建设

    2.1 体育人文价值观

    人文体育核心问题是价值观,终需指向和聚集到体育人文价值研究上,也只有对体育人文价值建立起体系和标准,人文体育观才真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近几年来,胡小明[17]认为中国体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需要从更大的视角来思考,需要构建观念更新的理论基础,而非局部功能认识和看法上的改变。他在《论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等文中,提出在遵循人文价值理论体系基础上,从未来人类发展的宏大视野上,树立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建立发展理想,融入到世界普世价值之中,为世界体育发展做出贡献。

    体育人文价值中最值得珍视的是人类对自己身心发展的审美理想,对它的深入认识是体育理论创新的核心。胡小明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家与体育成型有关的经典中,和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身体活动的论述中,提炼东西方文明特色的人文思想,深刻认识体育文化的内涵。人文价值和审美理想是对体育的根本性和终极性认识,对重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胡小明[18]在《论中华体育精神的重构》等文中对人类共同认同的人文价值进行详细论述,为中国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其专著《体育价值论》更是从整体上进行了构建。

    2.2 体育美学的发展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起体育美学学科,但是,由于社会和理论发展所限,发展一度陷入低谷。胡小明[19]在《走出困境的体育美学》文中指出,制约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原因是美学原理论吸收不够,体育理念缺乏,它的发展需要具有时代意识,与时俱进。《游戏的美和美的游戏——再论SPORT文化属性的依昄》文中将探讨艺术起源的游戏说理论,引入到体育理论的研究中,认为在对人的情感和理性的促进上,SPORT是理想的游戏[20]。同时指出,对游戏学说应该深入探讨,体育理论需要在深层次理论上进行延伸,并形象地提出体育的“玩具”概念。《竞技运动文化属性的皈依——从工具到玩具》文中说明体育的游戏属性,为体育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5]。体育离开了美的追求,就会迷失方向,在《体育美学》论著中,详细论述了体育与美的血肉关系,这使体育学科的人文属性更加突出,使体育美绽放出永恒的人文魅力[20]。

    2.3 体育人类学的创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体育学者就与国外体育人类学研究者进行了广泛交流,并出版了《体育人类学》[21]。在西方体育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胡小明[22-23]提出了体育人类学应该以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田野调查法为轴心,在文理融通的综合应用中选择符合体育研究特点的技术路线,通过对身体运动效果的测评、身体运动符号分析和生态环境的记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民族体育志,认真进行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完成体育实践的参与性发展评估与路径引导。体育人类学研究综合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精华,通过文理相通、参与观察的实证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体育学研究的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他创新性总结出融人体测量与评价等多种学科短周期的田野调查方法,采用体质人类学的测量方法和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获得第一手的科学数据进行分析,逐步形成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由体育学科自己生成,其他学科难取代的独特研究方法,从而使中国体育人类学学科建立起来。他依托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在体育源流演变的基础理论、竞技运动的人类学研究、身体运动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体育与人类社会协同发展的应用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提出诸如“直立行走是体育萌芽的生物学根源、竞技的产生远早于体育、近代劳动方式的演变铸成体育形态和功能”等观点,在阐释体育元问题、关于身体运动人文价值评估、应用于当代体育发展的创新理论方面获得了初步成果。

    我国体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于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相对陌生,以致出现对人文体育观的“文化革命式”的大批判。一批学者在引进和介绍体育文化理论中,做了大量工作。胡小明[24]2000年发表《体育人类学概论》;2005年国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体育人类学》教材,使这门新兴学科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2006年组织进行了《当代国外体育人类学主要学说编译》,2009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16届大会”召开,主题为“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中国承办了“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和“体育人类学的国际视野”两个专题,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全面反映了当前中国体育人类学的研究热点,有力地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期间,胡小明等[25]发表了《开拓体育文化新领域》等许多文章,向中外学者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引导中国体育人类学研究与国际接轨,促进繁荣。目前,通过努力,已将中国体育文化研究引向了新的角度和高度,特别是身体运动对原始文化形成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显著,也成为促进文化建设和体育理论新发展的起点。

    2.4 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

    多学科参与的专题性田野工作是民族体育研究的适合方法。胡小明曾经选择藏、苗、纳西族等地区率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工作,先后发表了《开拓体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以探索身体运动对原始文化形成的作用为例》[25]等文,指出探索身体运动对原始文化形成的作用有重大学术价值,这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吸引了一批中外学者的兴趣和热情。2012年2月和4月,他们两次奔赴滇西原生态山寨,对东巴大会进行参与性观察,测量了巫师们的身体形态机能,对融合了舞蹈和武术动作的巫术仪式表达与象形文字进行了双向实证研究。东巴文与达巴文、沙巴文等中华民族自源文字的诞生及流传至今的地区,集中于中国大西南川滇交界方圆数百公里的地域,都有通过原始宗教的巫师的身体活动进行传承的共同特点。胡小明[26]认为,身体运动作为体育文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显著标志,对文字、宗教、艺术及其他原始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源自文字的形成与身体运动的关系的研究课题,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体育与文化的关系,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3 对中国体育现实问题的批判与建设性意见

    3.1 体育研究为实践服务

    胡小明一贯坚持体育研究整体上是一个应用领域,体育学是汇聚各类实用知识的应用学科,研究重在实证与应用,尊重实证是体育研究的显著特征和主要路径。在体育研究中大力倡导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模式,亲手采摘真实材料,有望获得更多有分量的成果。体育学如果脱离实用领域,即使编出再高深的“理论”也是屠龙之术,“成果”瞬息即逝,使学科建设空心化。

    中国体育的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管理体制又落后于理论。纵观中国体育理论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急功近利者多,各种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简单嫁接过来,体育人文的隐形特点被其他学科的内容代替[27]。胡小明认为,这种落后一方面缺少对学问的深深敬畏;另外假大空不着边际的脱离实际,无第一手材料的风气甚浓。目前,以奥运争光计划为重点的体育研究很难留下真正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体育研究需要研究者亲自参与和获得第一手材料,找到学理依据,结合具体问题而定,长期坚持,才能生成我国的体育理论。唯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才能够形成指导实践的理论。

    我国有建树的体育学者一贯倡导和强调体育研究的实证路径与整体应用,在中国体育改革中脚踏实地讲道理,提出建设性意见。他们以人为本求真向善的学术思想和深沉的人文情怀,都聚集在对现实问题强烈的改革意见中。胡小明曾经颇为感慨地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有一颗敬仰学术的虔诚之心;要有一种崇高的人文情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要有学术的创新精神。人文体育观下的体育研究提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也要对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之道。

    3.2 对体育体制的批判

    中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本质问题的争论可谓异常激烈和持久[28],这无疑推动了学术繁荣。但是,缺少从人文体育观对体育本质问题的深入思考,纠缠于体育现象、政策、功能、概念的争论,甚至由此派生出诸多学派、争论者等,会误导体育理论的发展。胡小明曾经尖锐地指出,体育界时至今日,把研究体育概念当成一门学问来做,研究对象虚幻化,真是坐井观天者的悲哀[29]。研究要从文化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人的分层理论和体育的价值体系进行基础理论的正本清源,在《走出侈谈“以人为本”的误区》[30]文中,提出区分清楚“类的人、群体的人、个体的人”三层次;认识体育的价值区域与研究途径,强调体育研究的实证路径与整体应用[31];同时,集中于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和西方体育发展历史,提炼和凝聚了体育人文价值。最终,在体育人文价值体系和标准中,关照和批判中国体育的现实问题,才能够推动中国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体育改革首先需要消解两个误导的概念:“举国体制”和“体教结合”。前者实际指的是一个层层选拔淘汰,以培养少数运动精英的常年集训体制,后者事实上是从各级体校到体工队的专业竞技体制解决大量淘汰运动员的无奈方式,作为一个缺乏学理支撑的伪概念,无论怎么推行也很难有好结果。改革的最大困难,是专业竞技体制在数十年的运作中形成了层层包裹的利益格局,而且已经相当固化,制度障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胡小明[32]在《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等文中,呼吁中国体育加快改革,总结得失,献言献策,促进落实。体育制度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积累结果,而非个人设计,但如果在顶层不“挥刀割舍”,则基层难以推动。中国足球的改革失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就是例证,足以让数不清的金牌失色。在《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制度创新》等文中,提出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是打开体育社会化的制度性瓶颈,其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从计划经济残余的专业竞技体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竞技模式过渡[33]。

    3.3 倡导分享运动

    胡小明[34]提出,目前中国体育改革需要大力宣传“分享运动”和“还教于体”。前者可推动封闭式培养少数精英的小制度向惠及民生的大制度转变,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体育活动中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文关怀,以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带动人类的发展作为体育的根本目标。“分享运动”作为体育理论创新观点,是指引中国探索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这一人文理念指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引导中国体育事业走向维系社会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强大思想,回归体育的文化本位和普适价值原则,将迎来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文中,详细阐述了建立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途径,为当前中国体育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改革的关键是调整传统的体工队模式,保留其系统集训的精华,参照发达国家成功的职业竞技模式,实行管办分离的社会化过渡,从根本上打开改革的突破口。“还体于教”把培养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体外循环的行业小圈子向开放式全社会参与的机制转变,逐步使“体”融于“教”,使体育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普及常态,让青少年更多分享运动、参与竞技,把政治竞技转变为运动休闲教育,以游戏娱乐的形式融入普通教育体系中。

    近年来,胡小明连续出版《体育价值论》、《体育休闲论》、《体育审美论》等系列专著。这些专著全面系统论述了新时期体育的发展和原理,也是他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又一次提升,为中国体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理论指导,受到中国体育界广泛认可。回顾胡小明学术研究有以下显著特色,值得继承和发扬。

    第一,学科贯通,基础扎实。胡小明研究视野开阔,其研究涉及中西方体育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各学科融会贯通,造诣高深,多有建树。这在中国体育学术界极为少见。

    第二,学术研究虔诚至深。胡小明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体育学术研究领域,甘于寂寞,从未放弃。尤其在病魔缠身期间,他仍然以百般毅力坚持完成研究课题和指导学生,体现出优秀学者的良好品质和崇高理想。

    第三,注重基础理论创新。胡小明在不少体育基础理论中有创新成果,如体育休闲娱乐理论、民族传统体育、分享运动、身体运动与文字形成等方面成果均属国内深入阐释第一人,并且为建立休闲体育、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民族体育学等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强烈关注举国体制、金牌至上、青少年体育等现实问题,宣传人文体育观,积极参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实践活动。

    第四,无限热爱生活。胡小明为人大气、包容,待人热情、坦诚,是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典范。他走遍大江南北,尝过千种美食,对生活趣事津津乐道,充满了人文情怀,践行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彰显和延伸了他的学术价值和学者风范。

    胡小明治学风范正如杨文轩主编所敬献的挽联:拓休闲,开美学,杏坛敢问谁为先;生蜀中,驰九洲,至性至义质云天。我们深切缅怀胡小明老师!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刊编辑部,永远的记忆永远的怀念[J]. 体育学刊,2014,21(4):封3.

    [2] 于德山. 追寻体育的人文精神价值:胡小明教授学术访谈录[J]. 体育与科学,2013,34(2):15-21.

    [3] 胡小明. 体育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79,5(1):15-19.

    [4] 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和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中国学校体育,1999(2):65.

    [5] 胡小明. 竞技运动文化属性的皈依——从工具到玩具[J]. 体育文化导刊,2002(4):15-18.

    [6] 胡小明. 游戏的美和美的游戏——再论SPORT文化属性的昄[J]. 体育与科学,2002,23(5):1-4.

    [7] 胡小明. 新时期体育生活观念的转变——三论体育文化属性的昄依[J]. 体育文化导刊,2003(3):3-5.

    [8] 卢元镇. 中国体育文化[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9] 胡小明. 一种基于当代现实的体育理论的眺望——关于“两条腿”和后现代意识[J]. 体育文化导刊,2003(12):18-20.

    [10] 胡小明. 体育休闲娱乐理论和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胡小明. 休闲理论与体育的娱乐化[J]. 体育与科学,2005,26(4):11-13.

    [12] 胡小明,邓廷良. 关于藏族参与奥林匹克竞技的人类学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0(3):6-11.

    [13] 胡小明. 民族体育与“爱斯基摩人之路”[J]. 体育与科学,1996,17(3):102-103.

    [14] 黄聪,李妙.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申遗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88-191.

    [15] 胡小明,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1-4.

    [16] 赵文,胡小明. 发展民族体育的思考[J]. 体育与科学,2000,21(2):18-20.

    [17] 胡小明. 论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G]//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 新中国体育6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22-131.

    [18] 胡小明. 论中华体育精神的重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5-8.

    [19] 胡小明. 走出困境的体育美学[J]. 体育与科学,2004,25(1):28-29.

    [20] 胡小明. 体育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1]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2] 胡小明. 论体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中的跨文化比较[J]. 体育科学,2012,32(8):3-15.

    [23]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方法论[J]. 体育科学,2013,33(11):3-16.

    [24]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概论[J]. 体育与科学,2000,21(2):4-9.

    [25] 胡小明,王广进. 开拓体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以探索身体运动对原始文化形成的作用为例[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2):1-5.

    [26] 向有明,胡小明. 身体动作与文字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J]. 体育科学,2013,33(8):57-63.

    [27] 易剑东,熊学敏. 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J]. 体育学刊,2014,21(1):1-10.

    [28] 蒋德龙. 安德鲁斯三角形之争与体育学派的形成—PE派与SPORT派[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22-28.

    [29] 蒋德龙. 价值还是实践:人文体育观哲学基础辨析[J]. 体育与科学,2012,33(5):11-15.

    [30] 狐鸣. 走出侈谈“以人为本”的误区[J]. 体育文化导刊,2005(5):21.

    [31] 胡小明. 体育的价值区域与探索路径[J]. 体育科学,2007,11:9-14.

    [32] 狐鸣. 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J]. 体育学刊,2007,14(2):1-3.

    [33] 胡小明. 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制度创新[J]. 体育文化导刊,2007(3):3-5.

    [34] 胡小明. 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 体育科学,2010,3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