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对中学生亲社会能力的培养策略

    季思姚

    〔摘要〕親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能够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它是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亲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并提出培养策略。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中学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52-02

    人们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会展现出社会性,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如助人、分享、合作等[1]。亲社会行为是考察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据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制定学校活动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教育教学策略是培养中学生亲社会能力的关键。

    一、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内涵

    从动机方面来看,亲社会行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利他行为,即只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自愿帮助他人;另一种是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亲社会行为。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亲社会行为呢?可以从心理学和演化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利用进化理论体系来解释亲社会行为;也有从个体角度解释亲社会的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个体为了使自己的基因顺利传递给下一代,他们会优先选择帮助自己的亲属而非陌生人[2];有从群体角度解释亲社会的群体选择理论(Group Selection Theory),即在竞争环境中,群体中无私个体占比多的话比自私个体占比多会更有优势,群体成员存活率更高,数量更大。对陌生人之间亲社会行为的解释有互惠利他理论(Reciprocal Altruism),该理论认为,帮助他人之后个体自身会获得即时的或者延迟的利益,个体得到利益后可能会强化亲社会行为。以上几种理论从进化角度表明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是为了保障个体乃至整个种族得以生存、繁衍。

    心理学家主要探讨人类亲社会的近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例如Stevens、Hauser[3]于2004年提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人们需要深思熟虑来控制自我,让自己放弃个人利益去做出亲社会行为。然而,Rand、Peysakhovich等[4]却认为,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并不是为了抑制自私的欲望,而是源于自身的冲动,这种冲动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亲社会行为是影响人类社交的重要因素,不仅能促进个体适应社会,还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探讨的重点。

    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行为实验考察个体的人格因素和外在的社会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如个人的道德价值观、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及社会情境等[5]。也有研究者从认知机制上来考察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Gaesser、Schacter等[6]在2014年的实验中发现,当被试想象在未来特定的时间、地点的助人场景后,有可能会增强亲社会意愿。后续研究表明,想象自我助人事件比想象他人助人事件更能提高亲社会意愿,并且发现情景建构,特别是场景的连贯性始终有助于促进亲社会意愿。这可能是因为更精细的想象事件可以减少群体间的焦虑,增强与陌生人的互动意愿。

    想象膨胀理论指出,想象事件越生动形象,个体认为它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亲社会意愿更强。同时,情景记忆也有助于增强亲社会意愿。以公共创伤性事件为例,某项研究中,研究者让被试回忆并叙述当时爆炸发生后的亲社会事件,结果发现人们回忆亲社会事件的细节程度会影响他们随后的亲社会行为。

    此外,心理理论和移情也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理论是个体将心理状态(如信念、欲望、意图)归因于自己或他人以预测和解释行为的能力。观点采择能力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核心是理解他人可能会和自己有不同的想法或感受,察觉他人的情感和思想。有研究表明,中学生会运用观点采择能力获取的信息来指导决策和行为。一项对土耳其中学生的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观点采择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Lim和Desteno[7]在2016年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经历过逆境的人有更高的观点采择水平,并且更能体会他人的不幸,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可能的原因是观点采择能力使得个体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此会促进助人意愿,增加助人行为。

    三、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

    早期有横断研究探究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较一致地认为与学前及学龄儿童相比,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更多。不过,近期一些纵向研究发现,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渐减少。张梦圆、杨莹和寇彧[8]曾使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从四个维度(关系性、利他性、特质性、遵规公益性)考察了在校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其中遵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降低的趋势最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开始膨胀,辩证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使得他们在生活中的依从行为更少,并且不再刻意遵守规范,甚至挑战规范。

    总体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学业压力逐渐增强,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下可能导致社会活动和同伴交流减少;人们需要控制自我,放弃个人利益去做出亲社会行为,对于课业繁重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学业上,由此导致亲社会行为减少。

    四、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庭:采取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家庭是中学生社会化、习得规则、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程度。研究表明,父母给予温暖和理解能够显著预测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倾向,如攻击、违纪。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改变家庭教养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例如,采用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遇事多与孩子沟通,适当听取他们的意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当他们获得成功时给予适当的鼓励;等等。来自父母的温暖支持和鼓励等必然会强化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2.学校:发挥集体的影响力,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除家庭以外,学校是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情景建构对于亲社会行为有着积极影响,想象未来和回忆过去的助人事件均能提高亲社会意愿,针对此,学校可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1)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宣传和表彰好人好事。在活动中请学生分享近期做过的亲社会事件,要求他们详细叙述事件的细节,尽可能讲得生动形象。当事者把事件叙述得越详细生动和连贯,未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聆听的過程中,其他中学生不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细节,还会在听取他人讲解的过程中诱发移情和观点采择,体会到他人的困难与不幸,体察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移情和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2)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到居民区中捡垃圾,到养老院慰问老人。中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和生活,集体中存在着比较、竞争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可以产生激励效果。

    (3)设立规范,当中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制止,提倡、鼓励利他行为,打造良好的班风、校风,这是培养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凤琴, 陆朝晖.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6,24(8):208-215.

    [2]Hamilton W D. The genet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ur[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64,7(1):17–52.

    [3]Stevens J R, Hauser M D. Why be nice? psych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4,8(2):60-65.

    [4]Rand D G, Peysakhovich? A, Kraft-Todd? G T, etal. Social heuristics shape intuitive cooperation[J]. Nat Commun,2014,5(4):3677-3677.

    [5]李丹.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3):30-33,126.

    [6] Gaesser B, Schacter D L.Episodic simulation and episodic memory can increase intentions to help others[J].PNAS,2014,111(12): 4415-4420.

    [7] Lim D, Desteno D. Suffering and compassion: the links among adverse life experiences, empathy, compa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J].Emotion,2016,16(2):175.

    [8] 张梦圆,杨莹, 寇彧.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J].青年研究,2015(4):10-18.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