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角下《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刘静一 李琴英

    【摘要】在新金融背景下,为应对快速发展、日趋复杂化的国内外金融市场,必不可少地要应用金融计量经济分析。本文结合实际探讨了《金融计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路径,以期提高该课程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关键词】国际化;《金融计量学》;课程改革

    国际化是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经途径,金融学专业国际化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金融计量分析方法的欠缺。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计量分析在金融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且开设了《金融计量学》课程,但依然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备和教学内容与金融业界需求脱钩等问题,难以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当前《金融计量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探讨了突破该课程当前教学瓶颈的方法,以期提升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符合“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

    一、《金融计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完备,学生基础薄弱

    目前,金融学和金融学(国际化班)仅开设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文科类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高等数学课程,没有设置时间序列分析和随机过程等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导致高等数学的学习深度不够,课堂教学中需要花费大量课时来补充基础知识。计算机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开设《C语言》《数据结构》等基础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导致学生缺乏编程思维,在学习编程软件时,普遍感觉吃力。

    (二)教材选择困难,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数据库

    现有的金融计量经济学教材可选种类较少,缺少公认性的教材。这些教材要么注重理论讲解,要么注重软件操作,即使兼具两者,也存在讲述简化、内容重叠较多、对大数据的理论与方法的阐述缺失等问题,难以适应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部分学校没有购买中经网、WIND和国泰安等金融经济研究常备数据库,使得学生不能获得实验教学所需数据,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有效性较弱,考核方式单一

    在教学有效性方面,一是受制于大班教学的限制,诸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相对灵活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二是受制于课时的限制,无法覆盖文献的搜集与精读、完整的数据获取及处理过程、典型的编程分析和前沿的实证模型等教学内容。作为选修课,该课程成绩没有计入评优、保研等学生所关注的学习绩点,且所提交的课程论文多以简单一元模型为主,对现实的解释力较差,而且论文选题缺乏创新性,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少关注社会和国际重大金融现实问题。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金融业界需求脱钩,学生缺乏国际化视野

    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中都忽视了微观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相关教师拥有很高的学历,但缺乏金融行业的实战经验,对金融业金融技术人才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准,无法真正引导学生进行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金融数据分析和金融建模。

    在国际化方面,一是没有实现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目前,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本土毕业生,受限于学生和师资队伍的英语水平,真正实现全英语上课的情况较少。而且,教师队伍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微观金融研究领域的教师相对较少。二是授课内容的国际化程度不深。目前,该门课程尚未采用优质的英文原版教材。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和文献解读等模式,但多数为较易实现的中文文献和案例,缺乏对当前外文前沿文献的较深层次研读。即使课堂教學中加入了前沿外文文献的阅读,通常阅读深度也不够,或者与中国金融发展现状和国情相结合不够。更重要的是,面对外文文献学生大多具有畏难情绪,而且缺乏国际化思维。

    二、《金融计量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提高理论教学的深度,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

    一是加强金融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深度。当前教育界和金融界认为金融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性过强,但本质上是讲授内容过于宽泛,理论深度仍待加强。尤其是很多金融建模依赖于较强的金融理论,只有在充分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创新的、合理的计量模型。二是拓展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授课内容。当前学生学习的计量方法局限于简单的最小二乘估计,难以处理机制转移和资产价格跳跃等非线性模型。而事实上,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和经济变量的非线性关系更为常见,这些模型的估计也需要借助于GMM估计、MCMC估计和粒子滤波方法等更为一般化的计量方法,只有拓展相应计量理论的学习内容,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克服对建模的恐惧和不自信。

    (二)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式

    其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是系统培养学生获取数据和运用数据库的能力。金融计量建模分析是否可行的前提是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授学生从常规(数据库和统计年鉴等)和非常规(如网络爬虫)途径获取数据的能力,以提高这门课程的应用性。二是提高学生的计量分析软件应用和编程能力。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悉EVIEWS之外,课堂教学中还应加入R语言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编程。

    其二,开展案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一是根据学生知识储备,构建合适的教学案例。现有的《金融计量学》教材中案例往往不成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陈旧问题,要提高案例教学效果,必须建设合适的案例教学库。二是尝试进行“案例+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展示”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了弥补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重在教,逼学生学”的缺陷,可借鉴国内财经类院校和著名985院校所采用的先进的教学模式,设计出“案例+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展示”的教学模式。

    (三)跟踪业内热点和前沿研究,提高学生创新思考能力

    一是引导学生关注金融市场发展动态和金融业界的技术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的敏感性,与市场接轨,做到接地气的创新。二是培养学生的文献质量识别和前沿文献阅读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把握研究前沿知识,多阅读外文最新文献,与国际接轨,做到高质量的创新。

    (四)增加课程学时,夯实学生数理和计算机基础

    要增加课程学时,夯实学生数理和计算机基础,如郑州大学商学院以金融学拔尖人才实验班为试点。一是在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上,参考国内著名高校的金融科技专业培养方案,将高等数学课程升级到理工科难度水平。二是开设《金融计量学I》之后,开设进阶课程《金融计量学II》,两个课程的课时设置均为3学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门课程由于学时过少带来的教学实践中的被动局面。三是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上,开设了《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与金融—Python》和《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为培养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需要的金融科技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五)制定全面的考核制度,注重过程考核

    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学生的参与度能直接影响授课的效果。平时成绩除了常规的课堂考勤外,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单位学习模塊的随堂测试、课堂展示和上机操作环节。随堂考试主要考查理论课程的学习情况;上机操作主要是考查学生对R语言的掌握情况;课堂展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堂案例的理解情况,可以分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以案例教学内容为依托,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及PPT,在课堂展示时要求学生详细介绍整个案例的实践过程。期末考试采用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明确选题必须包含实证分析,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撰写论文。通过规范化的要求,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术习惯,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市场开放的不断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市场参与规模日益庞大,套利交易日益频繁,产生了大量诸如逐笔交易和逐秒交易等高频或超高频金融数据。而高频数据具有时间间隔不等、数据离散和存在日内周期等特点,改变了传统《金融计量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不仅深刻影响了金融业界的金融投资实务和监管部门的风险管理实务,而且给金融计量经济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了迎接外部金融环境改变带来的课程教学挑战,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紧跟科研前沿,力求科研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交易所、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等金融业界的联系,通过业界专业人员专题讲座、聘请业界导师进入教学课堂和到金融机构参观学习等方式,切实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用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陈海燕.《金融计量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1):64-66.

    [2]陈辉民,徐运保,李远辉.《数理金融》课程教学改革与R语言应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4):12-16.

    [3]崔惠颖.《金融计量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施——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19):381-382.

    [4]林乐芬,顾庆康.国际化课程教学质量对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金融本科教育视角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7(02):75-83.

    [5]谢绵陛.金融理论、应用实践与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美国应用型金融教学考察的启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21(01):32-39.

    [6]张芳.《金融计量学》课程本科教学实践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02):102-104.

    [7]张玮.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研究[J].金融经济,2018(22):112-113.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金融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9SJGLX030)、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金融学(国际化班)人才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2017SJGLX185)、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化视角下《金融计量经济分析学》课程拓展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2019ZZUJGLX2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