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词鉴赏教学中“点”的智慧

    谢茜

    画家绘画,诗人写诗,常用点染手法来表明诗情画意。诗词绘画一经点染,便情韵悠悠,饶有神味。文学作品中的“点”,是点明情意,点明题旨,将所要抒发的情感意蕴、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有一总体认识。

    语文教学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点染技巧自然被借用到教学中来。语文教学中的点,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用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的语言,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扫除障碍,解开症结,使人茅塞顿开,有所悟、有所得。

    一、点向

    点向,即点明方向,指引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对文本的发掘,发现其精微,但是发现并不是要学生在知识的迷宫中瞎闯。教师的点就是要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树立航标和灯塔。如教师在教学温庭筠的《望江南》时,设计了以下问题。

    (1)这首词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精美画面?“梳洗罢”三字揭示出女子的什么心态?

    (2)全词哪一个字是词眼,以哪个字为意脉贯串?女主人公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

    (3)词中未见有她容貌的描写,怎见得“卿本佳人”?

    (4)“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5)“斜晖脉脉水悠悠”用的是哪种表现手法?请从中体味揣摩。

    (6)“肠断白蘋洲”让你想到哪两句唐诗?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全篇起什么作用?有人说,结句“画蛇添足”“一语点实,便无可余韵”,大可删去,你的意见呢?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师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文本内涵,可使学生的阅读有目标,有章可循,思考流畅通达,读来有兴致,能较快进入意境,对文本理解的悟性也随之而生。如李商隐的《锦瑟》深情绵邈,绮丽精工,意象陆离,典故深奥,有关其主旨的说法更多达十余种。历来有悼亡、诗序、政治、音乐、自伤等说法,但学生却一头雾水。这时教师就要适当地明确一种观点,引导学生去品鉴、体味、感悟它的用典之妙和怅惋、感伤之情。学生才不会观之如隔烟水,睹之似雾中看花。

    二、点穴

    每首诗词大都有一些最精彩的部分,犹如人体经络上的重要穴位,如能“点中要穴”,自会“开阖变化,一动万随”,收到点一穴而制全体的作用,对此有人称之为“穴破口”或“切入点”。如辛弃疾《破阵子》通篇围绕“壮”字立骨,运展笔墨。教学时,可通过让学生找壮句、品壮境、悟壮义,作为切入点。

    前面九句是“染”,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绘声绘色、极力夸写。以“醉里挑灯看剑”句发端,“挑灯”点时间,“看剑”表雄心,念念不忘报国,壮心无时不已。接踵而至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苍凉雄壮;沙场点兵、旌旗蔽空、枪戟森立——军容盛壮;骏骑飞驰、弓弦雷鸣、斩将骞旗、克敌制胜——气壮山河。浪漫的想象,飞动的笔触,格调高昂,气势磅礴,威猛壮烈,铺展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阔画卷。“了却”两句发展到全词高潮。剑指三秦,扫除金虏,克复神州,建立殊功,名垂千古,梦境多痛快、美丽,岂不壮哉?然而“可怜白发生”悲怆地一点,使瑰丽幻想、万丈豪情跌入谷底。“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韶华已逝,力不从心,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大有壮士扼腕之痛。至此,词的核心价值也就显露无遗。使学生自然理解,正因有前面淋漓酣畅的渲染和结句简明扼要的“点”,才使得全词化雄壮为悲壮,意境深远,有了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从而对作者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无可告语的悲哀、焦虑、痛苦、愤怒的心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趁机点出:结句的理解,是悟文章的内容、悟作者写法的关键所在,点在篇末的作品,多沉郁苍凉、含涵咏不尽的韵味,本篇即是一个范例。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支点,往往能撑起整节课的教学。

    三、点缀

    中国的山水画中,画家通常在宁静自然的山水画面上点缀一二樵子渔夫、牧童野老、文人雅士,或羽客高僧。这类人物虽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整幅画的气韵,常常折射出画家的心态、生活情景、审美观念等。明乎此,可为诗词鉴赏找到一个新的视点。诗词教学中的点缀,有二义:一是点出细节,探究作者写作的深层意蕴;二是点在学生不经意而又有必要咀嚼之处。

    如《石壕吏》中“请从吏夜归”,课本将“请”字解释为“请让我”。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字。但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遣词造句往往用意深远,在看似平常的地方,常有奥义。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由于统治者昏庸及战略失误,唐军正全面溃败。为补充兵力,官府四处捉人,连老翁都逾墙走,青壮年更不待论。杜甫却写了一个不走的,“老妇出门看”这是一奇;面对如狼似虎的差役,被捉之人往往苦苦哀求,但老妇却上前致辞,沉稳、冷静而有力,虽有泣有诉,却绝无哀求,这是二奇;陈述家中苦情后,理应是“老妪力已衰,不能从吏归”,而此妪却自愿从军,“请从吏夜归”,这更是奇中之奇。对“请”字的理解,是请求,还是请愿,关系到老妇此举是主动从,还是迫于无奈,抑或是愤激之辞。

    讨论后,大家认为“请”字,既是请求,又有心甘情愿的意思,表现了老妇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顾全亲人,牺牲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可贵品质。“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进一步表明老妇应征的决心,虽无力杀敌,但愿为前方将士备炊,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这四句虽简短,却诚恳有力,如果没有把爱家与爱国家统一起来的思想,不可能发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誓言。

    于是通过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个“请”字,学生感受到在《石壕吏》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一个勇敢、刚强的普通妇女的热情赞颂和无限敬意。诗人对老妇既同情又歌颂,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爱,也表现了认识生活的深度。如果认为本诗只是鞭挞兵役制的残酷,而忘了战争本身的正义性,忽略了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支持平叛的愿望和自觉性,就低估了这首诗的思想价值。

    当然,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理应有特殊的要求。教师要对问题有研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教师准备充分,在教学中方能“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总之,教师的点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心理、求知的特点及教学的内在规律;教师的点只是起指导作用,要留给学生更多空间去创造和追求,转知成智,化识成能,让他们从山重水复中探觅别有洞天,讓他们在求知的征途上纵马扬鞭,指点江山。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