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付亮香 全伟

    摘要: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国当前老龄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集中点。但受经济全球化下文化交融、科技迅速发展的影响,重阳节一些传统习俗渐渐被人遗忘。文章在梳理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追溯重阳节的发展历程,探究其核心价值,分析了我国重阳节的传承现状,以及对如何弘扬继承好重阳节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重阳节;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K892.1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8-0036-02

    1重阳节的发展历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曰“重阳”又因日与月与九相逢,故还称作“重九”。根据其习俗特点,又别名“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有些地方也被称为“祝寿节”“女儿节”。

    重阳节起源有多种传说,历史悠久,形成于汉代,在《西京杂记》中有所记载。到了魏晋时期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由于文人陶渊明的集大成就,使菊花、饮酒多出现于后世有关的诗文中。唐宋则达到了鼎盛时期,被正式定为节日,出现了如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李清照等诗人,留下了种类繁多的关于重阳节的诗文。自元至清,则呈现了与驱邪、秋游娱乐所不同的思想主题[1]。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农耕文化产物的重阳节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它与当今生活缺少契合,其核心习俗已渐渐被忽视,出现被弱化和边缘化的现象。近些年来,中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但老年群体却不被人们关注,国家为了提高人们对重阳节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部分地区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规定,将其定为老年节。

    2重阳节的核心价值

    2.1国家价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重阳节的存在是历史文化的延续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拉进民族、地域、以及家庭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依据。节日唤起人们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重阳节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美德,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在新时代下,重阳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力量[2]。

    2.2社会价值

    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表现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代表;重阳节在饮食方面的一些习俗饱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重阳节的“敬老”习俗有着贵人伦情结,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倫理。传承“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传递“感谢在言、感动在心、感激在情、感恩在行”的正能量;增强青年一代在“孝行”中悟“孝道”、尽“孝心”、履“孝责”[3]。

    2.3个人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唤起了人们对美的向往,通过重阳节的赏菊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从登高活动中,体会生活之美,益加珍爱生命,人们感受到节日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能够使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例如古时李白、杜甫等人通过登高抒发情怀,体现了对人的重视与爱护。

    3重阳节的传承现状

    (1)习俗保存。早在先秦时期,每逢重阳节,人们便饮菊花酒和佩戴茱萸,因其良好寓意,纷纷效仿并迅速普及。在后来的流传中,不同时期重阳节的习俗都有一些改变,但重阳插茱萸、饮菊花酒和登高的习俗一直被人们传承。到了现代,少数老人还坚持以前的一些习俗和传统,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受现在新思想观念的影响,佩戴茱萸的习俗消失,饮菊花酒和登高也只有少数地方流行[4]。

    (2)活动形式。早期的重阳节,人们借菊与茱萸来驱邪避灾、延寿。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掌控能力有限,都渴望无病无灾,幸福安康,因此每到这一天会非常重视,家家户户都会行动起来。而从魏晋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所提高,对社会的控制有所加强,驱灾避邪的目的便淡化了,郊宴与祈福逐渐成为节日文化的主流。尤其是唐宋时期,国家和平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很多人不再执着于祛邪避灾,而是寻求健康长寿,这种节日娱乐形式通常只有达官贵族能够坚持下去,平民百姓很少能够庆祝,使得传承的信仰淡化。现在的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之后就赋予了新的寓意,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3)重视程度。重阳节至今大约经历了三千多年,唐朝时期是最为兴盛的阶段,这个时期一方面由于统治阶级的高度参与和重视,另一方面重阳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使得百姓上校下行,对重阳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其热闹堪比中秋、元宵。明清之后,尤其是在清朝,重阳节逐渐走向衰微,这个时期社会局面动荡,国内外纷争不断,人民日常生活难以安稳,节日也就逐渐没落,到了当代虽有复兴转变之势,但盛行程度及关注传承的力度仍不足[5]。

    (4)传播方式。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靠天吃饭,注意自然时序与人文节序的对应,所以在重阳节这天人们以赏菊插茱萸的形式来顺应自然节序。而现代继承的传统节日是具有现代化特点的文化体系,在节期选择上已很少考虑自然物候变化,只是继承它的形式以及它与当代社会能够适应的内容,像登高赏菊的这种形式已经很少见。从客观上看,当时人们只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传播的范围有限,传播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遗漏或对其内涵不理解等现象。

    4重阳节传承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深化原有文化内涵,注入新元素

    挖掘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批判继承。重阳节原有的文化内涵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更好地与当代社会融合,自身必须做出改变。可在原有习俗的基础上加入敬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添诗意,把陶渊明塑造成重阳节的偶像代表。重阳节与陶渊明的结合,能够丰富重阳节的文化内涵,菊是一个独特的中国文化意象,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情感、成为重阳节的象征符号;其文化内涵也将产生质的升华与演变,从而使得重阳节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6]。

    4.2列为法定节假日

    在我国唐朝时期,重阳节正式被国家列为法定传统节日,每逢重阳节休假一天,一直延续到宋朝。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曾说:“我们是通过创造社会生活的间隔来创造时间的。”节日源自于人性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家庭道德缺失、伦理失序、子女不孝、老人地位低下的现象也广泛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对老人的关爱,需要家庭中的敬老孝亲。给予重阳节法定假期,不仅在制度层面确立了其主体地位,而且为社会成员过节提供了时间保证,也有利于提升重阳节在社会成员心目中的地位[7]。

    4.3多种传播形式并存

    在传统的传播形式上,注入新型传播形式。融入大众化传播形式,运用互联网和先进的传播技术。加大力度打造以专题形式包括重阳起源、重阳新闻、节俗细说、传说歌谣等向人们传播重阳节的知识和文化。借助VR技术复原古重陽节传统核心习俗。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VR体验馆,为老人小孩工作繁忙的人们体验到重阳节登高、骑射、佩插茱萸等主要习俗。充分利用广大青少年这一群体资源,各大网站上开设节日论坛,让网友在论坛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家乡的节日文化[8]。

    4.4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

    政府要加强重阳节的文化建设,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可以以立法的形式将节日文化保存下来,以制度的形式推动节日传承。相关部门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在财政上予以倾斜、做好宣传与动员。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重阳节的活动。完善志愿者机制,发挥志愿者的影响力。

    4.5以特色景点推广知名度,强调仪式感

    选取适宜的景点,确定重阳节当天的特色主题,将景区打造成观、听、玩、吃、住、购等板块。例如,设定不同朝代,提供不同朝代的服饰以及当时人们庆祝重阳节所需物品,游客通过体验不同朝代人们度过重阳节的方式不同,了解重阳节的历史演变。强调仪式感,在现代化的仪式感中创新传承。例如,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登高,还可举办和开展一些登山攀岩、诗词比赛、菊花展览之类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宋凯丽,毕啸南.重阳节的传承与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6):24-28.

    [2]吴欣鑫.重阳节的传播学意义[J].新闻知识,2013(4):92-94.

    [3]尚伟.重阳节的起源地——上蔡[J].中州今古,2002(2):40.

    [4]张玮.元散曲里的重阳节[J].宿州学院学报,2016(1):60-63.

    [5]孙召华.中国人的重阳节[J].紫禁城,2008(10):188-197.

    [6]陈艳.重阳节的起源及风俗文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3):36-37.

    [7]翁敏华.重阳节的民间习俗与文艺表现——以杂剧《东篱赏菊》和陶渊明为重点[J].文化遗产,2008(4):88-94.

    [8]黄岚.从菊与茱萸谈重阳节习俗的文化内涵[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3):89-91.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