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题旨 合时而著

    王红涛

    【作文题目】

    閱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汉一大学教授开“补习班”教小学生种地

    据《湖北日报》消息,不教奥数、不教英语,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系某副教授近半年来每周六在沙湖公园教小学生种地,不少10后学生第一次知道蔬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不是“从超市来的”。有人说,“补习”种地能让孩子变得更爱惜食物和环境;也有人说,学生不能只关注成绩,培养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也很重要;还有人认为,“补习”种地,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意义不大;……对此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审材料,抓核心

    材料即“此”,材料本身(个别)的意义,事件的焦点、争议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本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事件发表看法,“资源环境系某副教授”“每周六”“教小学生种地”“知道蔬菜是从地里长出来”,透过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可以发现,首先,事件的发起者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知识水平;第二,活动的时间是“每周六”,并不是上学期间;第三,活动的参与者是10后,也就是小学生;第四,活动是有效果的,即孩子从活动中、从自然中得到了知识、提升了认识。材料中还有不同的评价与论争,这部分内容其实可以给考生以立意上的提示。但,止于此就够了吗?

    2.审题旨,明方向

    题旨即“彼”,命题的社会(普遍)意义,材料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要我写?命题者往往在要求我们思考材料背后的社会意义,揣摩命题者的命意导向——倡导什么?反驳、批判或校正什么?在这人人逐梦、芳华无悔、穿云破雾、与历史并进的时代洪流中,植根现实,批郤导窾,琢磨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至关重要。

    本题中,命题者意在引发考生对教育功利化、短视化等行为的反思,激发考生对育人目标、育人方式的思考;考生也应洞察命题者是借材料表达对个人眼前与终身发展、个人与民族的长远发展、个人与文化情怀的契合等方面的关注。具体如下:

    一方面,社会现实是,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防盗门里,生活在电视、手机、电脑等制造出来的“虚拟空间”里,患上自然缺失症,表现出缺乏专注力、没有耐心、视听障碍,动手、倾听、探究、创作能力弱,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同时,这也造成个人与历史割裂、个人与人类精神家园的分离。

    另一方面,教育现实是,学校以考分为导向而唯分数论、家长因就学焦虑情绪弥散而不敢轻举妄动、学生因各种压力传导而自我“隔离”的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教授周六给孩子“补习”种地,点出我国目前自然教育的“盲点”,用心良苦,善莫大焉——让孩子们了解自然之美,理解生态系统、自然规律,了解生命的意义,以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甚至认识人类并非无所不能,人类的高级境界都需要自然给予养分和灵感。

    当然,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引领公众参与社会实践并提升认识,并非一个教授之力可能完成,我国目前的自然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自然知识教育活动上,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教育目标、知识结构、效果评价等。我国从事自然教育的社会机构资源有限、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与满足2.2亿青少年的自然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这,是本道作文题的“命门”,也是考生抢占立意制高点的 “阀门”——聚焦题旨,合时而著,方能切合题意,喷薄尽发,耀眼夺目,启人深思。

    3.审任务,定思路

    “对此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此”是现象,是论争,仅谈“种地”的意义就万事大吉了吗?

    考生如何由“此”及“彼”?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如何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由现象到本质?

    第一,多角度,论事说事谈教育意义,广度见深度;纵向深入,就事论理议教育改进,深度见高度;辩证分析,“种地万能”吗?真正该补什么?劳动意识,地球公民自觉,教育多元化,无用之用……

    第二,联系社会,立足现实。为什么写?重实用、重解决问题,材料取材于《湖北日报》2019年12月12日的一则新闻《大学教授开补习班教小学生种地,你情愿让孩子学吗?》。“自然缺失症”“生活白痴”并不鲜见,这本身就是让学生关注教育方式、重视受教育者的现实处境、评价受教育者的受纳需求、换位思考家长的接纳意愿,总之,是要解决教育问题。

    此外,谁写?写给谁?怎么写?写什么?谁写?解决身份问题。以什么口吻写作?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公众?会各有侧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腔调。

    4.参考立意

    (1)这是城市生态教育的一种尝试。春天担肥,夏拾麦穗,秋掰玉米,孩子在参与春种秋收的全过程体验中,在对生命的慢慢注视、倾听、感悟中成长。

    (2)没有自然的童年,不值得称赞。发展再现代化,与大自然的接触不能丢。

    (3)教育在带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品质,让他们知道吃苦耐劳,懂得呵护生命。

    问题:

    (1)远:抛开材料核心,大谈特谈“诗意栖居”,远离城市现实生活“土壤”。

    (2)泛:热爱劳动,劳动要从娃娃抓起;关注大自然、走进大自然,通过劳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单:体验自然代替学校教育;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实践无真知。

    【佳作展示1】

    教育的边界

    一考生

    武汉一位大学教授开设了另类补习班——教小学生种地。

    这真是则有趣的新闻,因为新闻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不务正业”——本该在大讲堂里教书的教授,本该在小教室念书的学生,却都聚在一个公园里“伺候”着一块土地。常人看来脱离了教育正轨的种地补习班,包含着教授的良苦用心,是教育的另辟蹊径。

    现代人多被现代社会所限,整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活成固定而死板的角色,灰暗而无生趣。久困于传统课堂樊笼的现代师生们,也大抵如此。然而,天地之大,林间田下,何处不是教室?何处不能育人?而这种创造性的“不务正业”,便是一架“梯子”,带领师生爬出有限的空间,来到教室之外的“教室”,一时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顺着梯子,上下求索,育经天纬地之人才,这也正是“种地补习班”的意义所在。

    顺着梯子,向下求索,做个农人,扎根黄土。

    当教授与小学生相聚于田间,他们原本的社会身份即刻被抹去,仅仅是一群伺候着土地的农人。农人,这是一个许多城市现代人都陌生的名词;而这群涉世未深的小学生得以亲身体验。在“老农”的带领下,年轻的“农人”们用着日益娴熟的手法,在田间挥汗如雨。稚嫩的肩膀在一次次挥锄中变得有力,娇弱的身躯在与土地的摩擦中变得刚强。年轻的心,有了对土地、对“农”的依恋与敬畏;有了对乡愁、对“根”的理解与感动。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农人,他们是“乡土”的继承者,他们是浮躁时代里深扎的树根。

    顺着梯子,向上求索,做个诗人,遨游青天。

    “不务正业”便是诗人的正业。诗人总在天南海北地体验生活,放飞自我,从中感悟生活的情与趣与味。而教授带着小学生们,便在诗间徜徉,他身兼学塾先生、田园诗人与田间老农三职,带着一群蒙童在田间地头体验、感悟、抒发。我相信,当一群脸上洋溢着笑容的老小在黄土与青天之间俯仰,在大自然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时,诗意便自然而然地从他们的心中喷涌而出,开花,结果。正是有了耕耘的美好经历,孩子们得以拥有了炽热的灵魂,充实的灵魂,诗意的灵魂。他们是不务正业的诗人,是瓦尔登湖畔的卢梭,是南山脚下的陶渊明。

    顺着梯子,上下求索,教育边界,不止于此。

    顺着名为“不务正业”、实为“开拓创新”之梯,上下求索,强健躯体,充盈灵魂,从而全面发展,走出一条条教育的坦途与未来。“种地补习班”便是一条很好的路,还可以有更多的路——“航海补习班”“搏击补习班”等等,我们还大有可为。顺着这架开拓创新之梯,爬出现有教育的边界,此方天地尽头在哪,梯子便可伸到哪,我们便可爬到哪。学生们不仅可以拥有农人的顽强与诗人的浪漫,还可以拥有更多独特而美好的品质。

    愿广大教育工作者上下求索,开拓创新;愿天下学子躯体强健,灵魂充盈;愿教育之路常走常新,柳暗花明。

    【点 评】

    文贵乎“情”与“思”。习作情感高致,思维缜密。材料中湖大教授带学生补习种地的标新立异教育方式,意义何在?作者以饱含激情的体悟,严谨深入的挖掘,纵横驰骋的联想,借“梯子”的设喻,展开思路,巧妙地传達个中滋味。向下挖掘,回归泥土,回归精神的原乡;抬头仰望,追寻诗意,追寻心灵的天空;横向联系,思考教育,探寻理想的“边界”。文章对“种地补习班”的激赏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对这一教育方式蕴含的价值审视,新颖独到,理性深刻。(点评:黄文义)

    【佳作展示2】

    春种秋收

    一考生

    近日,湖大教授带小学生开“种地补习班”一事,受到大家关注。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教授的并不是考试知识,而是教孩子们了解脚下的土地,培养对土地的感情。我认为,如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般,他种下去的是希望,收获的是未来。

    春以何种?以历史。

    江流万里也有源,树高千尺亦有根。泱泱华夏,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明,脚踏养育我们的黄土地,一脉相传,生生不息。亲近泥土,就是亲近生命,亲近历史,亲近文明。可如同小说《百草园》中一般,当现代机械文明碾压农耕文明而过,我们与土地的联系便日益稀疏。加上现在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当代青年学子竟以为蔬菜是“从超市而来”,多么可笑又何其可悲!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生存的根,精神的根,文化的根。一个没有根的民族便如同浮萍,漂泊无依,没有希望。

    我们这群缺乏基本的常识的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变成只会死读书的机器。教授这种换个身份来体验人类赖以生存的本源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们将“珍惜”“爱护”理解得更加透彻。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更珍惜食物,爱护每一寸土地。这种从自我实践中亲身学习到的,将会比课堂来得更有效。

    秋以何收?以青年。

    一个国家如何,便要看青年如何,而青年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如何。教育能够传授知识,培育美德,培养智慧。如同刘慈欣《乡村教师》一文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一般,他教会了孩子们知识和感恩,教会了孩子们热爱自己脚下的泥土。教授也是如此,他开发了孩子们对土地的认知,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开启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使孩子们触摸到了哺育自己成长的“根”。

    反观现在的中国香港,教科书里不谈祖国,不谈大陆,不谈近代史。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下长大,便身如浮萍。当最初那些以国为家、隔海亦思根的人老去,青年们便被蒙蔽双眼,忘根忘本,妄言妄为,造成了社会的撕裂。让人悲伤,让人心痛。

    春种秋收,候未来。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放在当下,亦是真理。当我们经历了一年的洗礼,收获满仓之时,我们便有了底气,有了希望。当我们与我们的根紧紧相连时,即使面对寒冷的冬天,难过的现实,人生的低谷,我们也可以心怀希望,咬牙坚持。静候春暖花开之际,再将种子种下。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们的一代代学子,不再仅仅关注考试、关注分数;他们既扎根泥土,又放眼未来。

    虚心涵咏读书事,真知还存万里行。将孩子送到泥巴地里、鸡鸭栅栏边、森林里、草地上,送到阳光照耀雨水浇灌的自然界,不仅能治疗孩子的“自然缺失症”,还能促进孩子视听嗅味触这五感的发展,使之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心灵,为未来发展蓄力。“种地”补习,带领孩子去观察探究,自我发现,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如此,中华文明才得以万古长青,中华民族才得以实现伟大复兴。

    愿我中国之青年摆脱冷气,向上走,做黑夜里的一盏火炬,春天种下的一粒粟,待秋收黎明之际,大放其光,充盈满仓。

    【点 评】

    “春种秋收”,何为“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种”什么?敬畏生命、尊重历史的厚重的人文情怀,亲近自然、开放包容的独特的教育种子;何为 “秋”?懂得珍惜、学会创造的成熟的教育成果;“收”什么?青年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作者深入独创地剖析材料,慧眼发掘事件中的“隐喻价值”,洞见“土地”“自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而体味“种地补习”中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及另辟蹊径的超凡脱俗富于前瞻的育人价值。文章在显见与隐含、历史与现实、倡导与批判中,自在运笔纵情挥洒;其思维之深邃中见开放,潇洒中见严谨,令人称奇。(点评:黄文义)

    [作者通联: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