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公益性捐赠助推营运资本周转的案例分析

    吴良海 徐铭乾 周银

    

    

    

    【摘要】? 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近年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研究愈发受到实务界与学術界的关注,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公益性捐赠可以助推企业营运资本的周转,为探究这两者关系的具体作用机理,文章以青岛海尔为例,选取其2013—2017 年度财务数据,将传统财务评价指标与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本管理评价体系结合,计算分析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营运资本管理水平,并与行业数据进行对比,透过各环节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揭示其公益性捐赠影响营运资本周转的途径。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的行为经过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感知,会使他们在进行决策时易于做出有利于企业的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文章的研究结论为青岛海尔一类的电器制造业企业如何构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链条及如何通过公益性捐赠助推营运资本周转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公益性捐赠;营运资本周转;利益相关者;供应链;财务指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9-0007-09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不能再单纯以逐利为经营目标,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同等重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已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并对现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公益性捐赠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公益性捐赠似乎在短期内减少了公司的现金流,导致每股收益下降,暂时无法带来经济回报,但从长期来看,公益性捐赠带来的关系资本可以使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实现更高的价值,并最终表现为财务绩效的提高(燕波,2009)[1]。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捐赠为企业带来的正面效应,已然成为现代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另一方面,营运资本涉及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提高企业的运转速度、资本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从而降低资本的使用成本,使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我国学者对于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营运资本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相比,学术界对其研究稍显薄弱,然而近年来,随着对供应链理论、渠道管理等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理论视角剖析营运资本管理,扩宽了营运资本管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在分析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因素的研究中,大多考虑的是经济因素,而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公益性捐赠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形势下,公益性捐赠这一非经济因素到底能否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施加影响,其中的作用机理又究竟为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以青岛海尔为例,通过对其2013—2017年度五年间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探究这二者的内在联系。

    二、文献综述

    (一)公益性捐赠

    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起源于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的“社会责任”概念,而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1991年,在Carroll[2]提出的社会责任金字塔结构中,经济责任位于最底层,企业的社会慈善责任处于金字塔结构的最顶端。我国学者徐尚昆与杨汝岱(2007)[3]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八个层级,他们认为顾客至上位于最底层,而公益性捐赠则是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由此可见,公益性捐赠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与企业社会责任密切相关。

    Erick Schokkaert[4]认为,企业公益性捐赠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企业进行捐赠的动机主要包括利他动机、战略动机和政治动机。利他动机下的捐赠,表现为自愿而不带有强迫性,单纯从情感与道义角度出发去关怀他人(Campbell,1999)[5],是企业的一种无私奉献、回馈社会的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发现把公益性捐赠作为发展战略可以为其赢得竞争优势,带来附加利益(Mescon和Tilson,1987)[6],捐赠具有的宣传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声誉,提高员工的道德认同感(Smith,1994)[7],为企业带来“道德资本”(Brammer和Millington,2005)[8],这就是战略动机产生的原因。出于政治动机的捐赠,目的是为了向政府机构寻租,公益性捐赠可以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带来政府补助或税收优惠,从而降低成本(Hagan和Harvey,2000)[9]。

    公益性捐赠并不一定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相违背,以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普遍认可的价值作为行动标准进行捐赠活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社会价值(Howard Bowen,1953)[10],使竞争环境得以改善,获得社会公众好感,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经营成本(Navarr,1988)[11];同时企业在进行公益性捐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积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改善社会质量,会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关系资本(孔祥宇,2009)[12],带来无形或有形的经济回报;因此从长期视角来看,公益性捐赠形成的声誉资本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有助于促进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产品和价值观的认可(吴良海,2017)[13]。另外,所处行业的不同也会对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产生影响,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接触的行业中的企业会更倾向于进行捐赠(山立威等,2008)[14]。田雪莹和蔡宁(2009)[15]认为公益性捐赠行为是企业自我价值的实现,捐赠者通过捐赠能获得精神层面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由此可见,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无论是对于经济目标的实现还是社会价值的提升,都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捐赠带来广告效应,促进顾客满意度,提升业绩以此获得利润。把公益性捐赠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一环,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营运资本管理

    1.关于营运资本管理内容和作用方面的研究。营运资本管理是公司战略中重要的一环,早期的学者们将注意力放在研究各个营运资本元素中,通过计算单个元素所需的最优数量,以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Knight(1972)[16]首次提出“最低存量”的概念,建立了可以同时满足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最低的计算模型。1976年,Hager[17]提出了“现金周期”这一概念,并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分析现金周转效率,探索出了改进现金管理的措施。Cote和Latham(1999)[18]提出应用“交换比率”指标来分析资金周转。Colina(2002)[19]认为,一个完备的营运资本管理应当对收入、供应链与支出这三个部分进行全面管控,这一分析将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视角延伸到了财务报表以外的公司运营的其他方面。

    营运资本的观点出现在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是20世纪90年代,其实,我国会计制度开始融入国际会计制度潮流。结合我国国情,毛付根(1995)[20]首次在会计权威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营运资本的论文,详细且深入地分析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认为资金的数量要求要和其来源相关联,制定计划时要考虑整体,合理制定营运资本管理策略,文章一经发出便迅速在学术界引起共鸣,开启了国内学者对营运资本理论的探索道路。向平(1997)[21]提出了“无营运资本管理”的设想,认为应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合理组合,使其尽可能降低对外投资,充分有效地使用企业短期债务。王竹泉(2001)[22]从营销渠道与中间商关系的视角,对跨地区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进行创新,强调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和马广林于2005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23],构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本管理研究新架构,强调要对营运资本中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分类,从而打开了研究营运资本管理的新道路。

    2.关于营运资本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在早期的营运资本管理研究中,一系列反映流动性快慢的比率被用作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评价指标。Sagan(1955) [24]认为财务人员要充分利用市场数据展开对营运资本的分析。在各种对单一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Richard和Laughlin(1980)[25]提出了综合管理营运资本的设想,具体表达式为现金流转速度指数=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但该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不同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的简单代数运算往往可能产生误导,因此Gentry和Lee(1990)[26]提出了加权现金周期的概念(WCCC),这一概念综合考察了现金周转期内各环节中现金流的流量和时间,根据不同时点占用的营运资本数量计算周转天数,从而更加科学地来衡量营运资本状况。

    我国学者杨雄胜和缪艳娟(2000)[27]提出可以把平均账龄的分析方法与应收账款逾期率指标相结合,通过计算存货占资金与总现金资产的比例来显示不同环节中存货的周转速度。王竹泉和马广林(2005)[23]建立了分销渠道营运资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内容是提出周转期的评价指标。 李文(2010)[28]对营运资本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占比、筹措渠道及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科学评价,从而科学地权衡利益与风险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公益性捐赠影响营运资本管理的机理分析

    (一)公益性捐赠影响营运资本的总体框架

    1.利益相关者选取。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剖析企业公益性捐赠与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在联系。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集合体,不同学者按照不同标准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本文将根据研究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选取。

    企业实施营运资本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匹配企业内部各种资源,使营运资本周转效率最大化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的营运资本进行分析,主要关注利益相关者是否参与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并施加影响,因此本文利益相关者的选取分为两类:主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以及次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主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企业直接发生交易,对营运资本管理有直接影响,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员工以及消费者;次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则是会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间接影响,包括:政府、社区和媒体。详见表1。

    企业由多方利益主体连接而成,企业的日常经营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本投入。主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通过对企业投入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方式参与企业运营活动。从关系资本的角度来看,股东与债权人投入金融或实物资本,构成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企业资本周转;员工投入的人力资本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供应商与消费者则掌握市场资本,其间发生的交易活动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几种利益相关者均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而直接的影响作用,且其自身利益也与企业经营状况休戚相关,因此把他们归类为主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次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虽未直接投入关系资本,但可以为企业提供环境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提高。

    2.总体研究框架。根据供应链管理理论,一家企业的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其他企业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考虑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也不应仅仅关注于企业自身领域,需要同时考虑到上至供应商企业,下至顾客消费者对企业的影响。另外,各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公益性捐赠的行为及财务绩效的提高都存在密切关联,公益性捐赠所形成的聲誉资本会使得各利益相关者对捐赠企业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供应链理论,我们将公益性捐赠与营运资本管理相关联,在遵循企业经营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的利害关系,最终对企业公益性捐赠与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

    (二)各利相关者视角下公益性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路径

    1.主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视角。企业主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众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施加的影响及其程度也不同。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公益性捐赠与营运资本周转两者的关系时,第一步是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如何感知捐赠行为及其对企业营运资本周转的不同影响,进而针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特性采取差别化的管理策略对营运资本管理施加积极影响。

    股东作为企业的出资人,如能为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对其现金存量的一种补充。股东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将面临在众多备选企业中选择哪家公司进行投资以及投入多少的问题。在做出决策时,企业的财务业绩是否良好、投资回报是否合理、以及经营活动信息披露是否及时等因素都将纳入股东考虑的范畴。当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表现出色,积极进行公益性捐赠,则透露出其具有良好的财务绩效,这些信息被股东感知,使其在进行决策时,给予该企业较高的效用评价值,股东愿意向其投入资金,则会提高该企业的理财活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另外,捐赠为企业带来的良好声誉,也能够促使企业股价上涨,从而导致股东收益增加,而这也将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本投入。

    债权人作为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企业带来金融资本,当债权人在决定是否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如何偿还以及何时偿还资金时,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信用表现,会使债权人给予该企业更高的效用评价值,从而愿意向企业投入资金;另外,企业与债权人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企业就资金偿还时间及偿还方式与债权人进行协商,间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与债权人之间顺畅的借贷关系,有利于企业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借到足够的资金,那么企业就可以持有较少的预防性现金,以免遭遇意外性支付需求,从而影响企业收益。

    作为企业营运资本管理采购渠道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供應商选择及其决策将直接影响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企业需要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来提供优质的原材料,而供应商在选择其下游企业时,也会多加考量。企业行使社会责任,进行公益性捐赠会树立企业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良好形象,并且捐赠给企业带来的如市场份额占有率、客户忠诚度等有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提升,都可以增强供应商对企业的信赖程度。供应商做出的决策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形成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使供应商及时处理订单,缩短货物准备时间,这有利于降低原材料的储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公益性捐赠带来的信赖感,能使供应商获得内部规模效应,有利于企业协商降低原材料购买价格及延长付款期限,减少采购成本,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

    员工作为产品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企业生产渠道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生产渠道营运资本的周转。企业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公益性捐赠,同时策划可供员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让企业的慈善理念很容易被员工感知,这有助于提升员工对于公司的信任度,使他们更加认同公司所秉持的理念与价值观,产生归属感与自豪感,员工被激励后,工作热情与效率都会有所提高,在工作时,会更愿意投入其中不发生差错,减少材料损耗。与此同时,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被员工感知后,员工将更愿意配合执行管理层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对职工薪酬方面进行管理,增强薪酬发放的灵活性。

    消费者是营运资本管理销售渠道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与消费者发生的交易活动将直接影响销售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情况。消费者对购买企业产品的意愿,对于销售渠道营运资本管理来说十分重要。公益性捐赠带来的广告效应会使企业产生声誉资本,加强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知晓度与认可度,有利于提升销售收入,加速存货周转;并且,如果媒体对于该企业的相关积极信息多做报道,也会强化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商品购买倾向性。另外,公益性捐赠产生的积极道德资本,也可使企业在发生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时,发挥保险作用,使消费者相信企业事前没有伤害动机, 从而易于获得消费者的谅解和宽恕。

    2.次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视角。与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有关的次要的经济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社区和媒体,这三者虽不与企业发生直接的交易关系,但从长期来看,也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企业积极主动进行公益性捐赠,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支持政府对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换取资源便利或政策倾斜,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通过积极维护和加强与政府的政治联系,扩展资源获取途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进而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企业对社区公益性事业做出贡献以及关注当地生态环境并切实做出保护行动,能获得社区机构的认同,更加便利于企业在社区开展各类营销或招聘活动。另外,企业的公益性捐赠还可以帮助社区改善教育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行为被社区民众感知后,都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最后,媒体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现如今,媒体及各种社交平台等传播媒介拓宽了信息传播途径,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使企业更易于受到民众的监督与批评。因此,当企业在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公益性捐赠等方面自觉接受外界媒体监督,使媒体愿意关注并报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事迹,可营造企业良好形象,获取消费者好感,以促进企业销售。

    四、青岛海尔公益性捐赠与营运资本管理分析

    (一)青岛海尔概况

    1.青岛海尔公司简介。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海尔”)创立于1984年,1993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自成立以来,青岛海尔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先,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并努力创造客户需求,追求创业创新,经营领域不断拓展,公司业务涉及家电、IT数码、物流、房地产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功从传统家电制造业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的创客孵化基地,这种不忘初心、挑战自我的精神使青岛海尔从一个濒临破产的集体小厂蜕变为全球白色家电领先者。

    2.公司财务状况。根据青岛海尔2013—2017年度所披露的年报,分别计算其主要财务指标并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从下页表2与图2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7年,青岛海尔营业收入逐年增加,销售毛利率不断提高,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2014—2015年的下降是因为受到世界经济深度调升的影响,金融市场持续不稳定,白色家电市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同时青岛海尔2015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也下降了19.42%。公司的每股社会责任贡献值在2012—2014年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所下滑,但之后两年也保持上升,这表明公司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重视满足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2015年全国家电市场整体呈现低迷的形势下,青岛海尔凭借其综合竞争实力,成功在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夺得白色家电行业品牌第一名。

    3.公司治理结构。青岛海尔是集体所有制的股份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始,青岛海尔颁布了四期股权激励计划,相比成立初期,其股权结构已发生较大改变。下页表3列举了截至2017年年底,青岛海尔前十名股东的持股情况。

    如表3所示,青岛海尔的第一大股东为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拥有青岛海尔20.64%的股份,而其又是海尔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为青岛海尔的第二大股东,拥有17.59%的股份,同时又直接控制海尔电器51.2%的股份;青岛海尔创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海尔集团公司的一致行动人,拥有青岛海尔2.83%的股份;因此,在这种股权结构下,海尔集团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青岛海尔31%的股份,并对其实施控制。然而在这种股权结构下,海尔集团公司拥有相对控制权,并未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股权集中度适中,大股东控制的股权比例较为合理。青岛海尔的这种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稳定,能够防止大股东占用资金等行为的发生,使其他股东更多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并注重对实际控制人进行监督。见图3。

    (二)青岛海尔公益性捐赠现状

    青岛海尔自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真诚到永远”的文化理念,重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出于企业发展和伦理动机践行社会责任,进行公益性捐赠,用真情回报社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赏和支持。具体捐赠事例详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青岛海尔积极投身建设希望工程的公益活动中,捐款捐物,截至2017年6月,海尔已累计投入9 200余万元用于希望学校的援建,全国已有266所海尔希望学校;在自然灾害面前,青岛海尔海尔勇于承担,在第一时间为灾区送温暖。除了社会公益,海尔也一直紧跟国家步伐,积极推进精准扶贫项目。根据十九大报告精准扶贫规划与文件要求,青岛海尔与国家开发银行携手合作,就贵州精准扶贫试点进行积极尝试,并已取得一定成就。

    根据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各企业2013—2017年公益性捐赠的数据,计算出行业内5年的公益性捐赠指标均值和青岛海尔公益性捐赠数据,并进行比较。详见表5。

    从图4可以看出,2013—2017年期间,青岛海尔的公益性捐赠金额虽有波动,但明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其捐赠的金额大幅高于行业均值,可见青岛海尔在公益性捐赠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对履行社会责任投入较多。

    (三)青岛海尔公益性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分析

    将青岛海尔2013年至2017年的公益性捐赠金额变化趋势和营运资本周转期变化趋势相结合,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青岛海尔公益性捐赠的变化趋势与营运资本周转期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值得关注的是,其营运资本周转期曲线的转折点对于公益性捐赠的曲线的转折点会出现延迟一年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青岛海尔的公益性捐赠对于其营运资本管理存在一定的正面影响,但这个影响存在滞后性。那么,青岛海尔的公益性捐赠具体是如何影响其营运资本管理,并且为何会存在滞后性?下文将通过供应链渠道理论来具体分析青岛海尔的捐赠助推营运资本周转的机理。

    1.采购渠道中公益性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分析。

    从表7与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013—2017年五年间,青岛海尔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均为负值,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少于流动负债,说明青岛海尔在采购环节所占用的资本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外部,且资本周转效率较好。青岛海尔采购渠道的营运资本周转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其资金利用率很好,虽然其中2016年的采购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较上一年上升了19.99天,营運资本的周转效率变慢,但当年的平均营运资本占用额较前几年而言依旧是增加的,因此这并不意味着采购渠道营运资本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与整个行业对比来看,青岛海尔在这一环节的营运资本周转效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

    在采购渠道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分析中,供应商是这一阶段至关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与供应商达成战略关系,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采购渠道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最为有效的方法。青岛海尔近年来一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益性捐赠金额也逐年增加,而公益性捐赠会给企业带来声誉资本,使企业拥有了更好的形象。在通过捐赠获得的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租金后,青岛海尔与其供应商形成了动态战略合作关系,共享用户与市场需求信息,达成供应链联盟,使自身与供应商能够根据订单需求预测原材料需求量,这种“以信息代替存货”的管理模式极大地释放了青岛海尔的库存容量,降低了仓储成本,减少了资金占用,加速了营运资本的周转。

    2.生产渠道中公益性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分析。

    根据下页表8与图7可知,青岛海尔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均为负值,前三年持续下降,后两年逐步上升,营运资本周转期均值维持在-25.6天左右,整体波动不大。青岛海尔整个生产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都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青岛海尔在这一环节采取了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如图8所示,青岛海尔的在产品在总体存货中占据很低的比重,这有利于生产渠道营运资本的周转。对于家电制造企业来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企业的生产计划量应与产品在市场中的实际需求量维持在同一水平,保持较低的在产品数量比重能够减少生产渠道的资金占用,也便于企业应对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产品升级。另外,青岛海尔推行将“拉式生产”与“准时制生产”相结合的生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降低了在产品数量,加快了在产品周转速度,使青岛海尔生产渠道营运资本管理更加高效。

    在机理分析中已提到,在企业生产渠道的营运资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员工,他们的工作情况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营运资本管理。从对青岛海尔生产渠道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分析可知,这一环节的营运资本管理较好。

    青岛海尔一直秉承“以员工为最大财富,为员工发展搭建发展平台”的理念,积极履行对员工的责任;与此同时,海尔一直在探索创新公益模式,努力使企业员工加入企业公益活动,培养责任意识,使海尔员工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圈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另外,员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社会责任意识,会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减少浪费,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渠道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

    3.销售渠道中公益性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分析。

    由表9与图9可知,青岛海尔2013—2015年的销售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逐年增加,虽然2016年略有下降,但2017年又继续增加,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与行业相比,海尔的销售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海尔在销售环节的营运资本管理水平依旧很好。

    消费者是销售渠道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分析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与其他几类利益相关者不同的是,消费者是通过购买商品或服务来为企业提供资金,对企业进行资本投入。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更加关注商品或服务的性价比,并不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青岛海尔积极进行公益性捐赠的行为,有助于缩短消费者与企业的距离,改善客户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温暖益起来”是由海尔智能空调发起的公益活动,通过搭建爱心公益交互平台,号召海尔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加入为特殊人群送上关怀。迄今为止,“温暖益起来”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季,引发数万人的阅读参与。这样的公益性活动通过网络传遍千家万户,增加了消费者对青岛海尔的信赖与认同感,并且消费者也倾向于购买与公益紧密结合的产品,这有助于带动产品销售,提高营业收入水平,加快存货周转,提升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在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交易关系之后,青岛海尔不断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完善,加速库存商品的周转,实行以零售商为主导的“点对点”和“即需即供”营销模式,实现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渠道布局。同时,青岛海尔建立了日日顺网络服务平台,将货物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在这种营销模式的管理下,青岛海尔整个销售链条被大大缩短,极大地减少了库存商品的资金占用,加速了销售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效率。

    4.股东视角公益性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分析。海尔集团为青岛海尔的第一大股东,拥有相对控制权,能够参与并影响企业薪酬激励等方面决策以及影响捐赠程度。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影响下,青岛海尔才能够时刻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公益性捐赠金额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然而捐赠为青岛海尔形成的良好形象与带来的声誉资本使其在公司上市之后,市值持续增长,使公司的投资者股东收获了丰厚的回报,青岛海尔实施高比例的分红,与股东共享经营成果,提升股东满意度。同时,青岛海尔还注重与投资者的沟通,向外传递公司动态,满足投资者知晓公司信息的需求,用真诚换取信赖。

    5.债权人视角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分析。银行是青岛海尔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而青岛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公益性捐赠所形成的良好企业形象,使其与银行形成了相互信任的银企关系,为其在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方面带来了便利。同时青岛海尔不断强大的自身实力也成为获取银行支持的有力保障。在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之后,青岛海尔与银行开启战略合作,共同推行供应链金融,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及时间成本,降低了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成本,同时也满足了银行债权人的利益需求。

    6.次要利益相关者视角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分析。青岛海尔多年来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落实国家政策精准扶贫,并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公司实力的不断增强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着当地经济与就业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面前,青岛海尔总是能够第一时间为灾区人民送温暖,捐款捐物,帮助灾区开展重建工作。如此优异的社会责任表现,使青岛海尔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让青岛海尔拥有更多的资本进行运作,提高其营运资本的周转。

    无论是通过何种渠道方式,公益性捐贈行为被利益相关者感知并真正使该企业出现在备选项上,中间都需要经历许多过程,包括媒体对企业良好信息的宣传、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加工收集与再处理,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时的考量时间,这类不可避免的时间成本造成了捐赠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的滞后性,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无论对日常“供产销”环节的营运资本管理,还是股东、债权人及政府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以方便企业营运资本管理,都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青岛海尔与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13—2017年间相关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探讨了公益性捐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

    1.公益性捐赠可以助推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的行为被各方利益相关者感知,虽然可能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但最终会换取企业良好的声誉与关系资本,从而获取丰厚的经济租金与竞争优势,企业凭借这种关系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交易过程中,可以取得有利于自身的优惠条件,从而降低资本成本,带来营运资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企业公益性捐赠所代表的社会责任与营运资本管理所代表的经济效益存在共生协同的效应,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而良好的经济效益状况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前提。

    3.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只有将利己与利他的动机相结合,不仅注重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要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障,才能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双赢,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启示

    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公益性捐赠金额越高,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越有利于自身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提高,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即青岛海尔通过公益性捐赠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均衡承担,从而驳斥了公益性捐赠损害股东利益的早期流行观点。

    本文研究给予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企业管理层应理性认识公益性捐赠带来的正面作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从而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借此可以助推企业自身营运资本的周转。

    第二,现代企业应当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这二者并不互相冲突,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公益性捐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换取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协同和格外关注与支持,使其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共生互动。

    第三,构建企业利益相关者健康链条。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孤立存在于市场之中,都要与各类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易,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利己和利他统一于自身所构建的利益相关者健康链条,并做好长期维护。

    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未能就社区与媒体等次要利益相关者助推营运资本周转展开进一步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 1 ] 燕波,王然,张耀辉.公民意识、公司价值和企业捐赠行为研究[J].南方经济,2009,(05):3-13.

    [ 2 ] Carroll A B.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1991,34(4):39-48.

    [ 3 ] 徐尚昆,杨汝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05):71-79.

    [ 4 ] Schokkaert E.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ansfer Motives[M].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Giving, Altruism and Reciprocity,2006.

    [ 5 ] Campbell L,Gulas C S,Gruca T S.Corporate Giving Behavior and Decision-Maker Social Consciousnes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9,19(4):375-383.

    [ 6 ] Mescon T S,Tilson D J. Corporate Philanthropy:A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Bottom-Lin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7,29(2):49-61.

    [ 7 ] Smith,C.The New Corporate Philanthrop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3):105-116.

    [ 8 ] Brammer S,Millington A.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Philanthropy: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5,61(1):29-44.

    [ 9 ] Hagan J,Harvey D.Why Do Companies Sponsor Arts Events? Some Evidence and 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0,24(3):205-224.

    [ 10 ] Howard R,Bowen,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3.

    [ 11 ] Navarro P.Why Do Corporations Give to Charity?[J].Journal of Business,1988,61(1):65-93.

    [ 12 ] 孔祥宇.基于財务绩效的企业慈善捐赠责任与企业能力匹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 13 ] 吴良海,张玉.会计稳健性、公益性捐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现代财经,2017,(08):85-100.

    [ 14 ] 山立威,甘犁,郑涛.公司捐款与经济动机——汶川地震后中国上市公司捐款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51-61.

    [ 15 ] 田雪莹,蔡宁.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研究——基于上海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102-105.

    [ 16 ] Knight W D.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Satisficing versus Optimization[J].Financial Management,1972,1(1):33-40.

    [ 17 ] Hampton Hager.Cash Management and the Cash Cycle[J].Management Accounting,March,1976,(8):19-25.

    [ 18 ] Cote J M,Latham C K .The Merchandising Ratio: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Working Capital Strategy[J].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1999,14(2):255-267.

    [ 19 ] Colina J.Working Capital Optimization[J].Pulp & Paper,2002.

    [ 20 ] 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 21 ] 向平.浅谈零营运资金管理[J].财会月刊,1997,(8):17-18.

    [ 22 ] 王竹泉.跨地区营销企业如何进行商流规划[J].经济管理,2001,(11):44-47.

    [ 23 ] 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06):28-33.

    [ 24 ] Sagan J.Toward a Theor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J].Journal of Finance,1955,10(2):121-129.

    [ 25 ] Richard,V.D.and Laughlin.E.J.A Cash Conversion Cycle Approach to Liquidity Analysis[J].Financial Management,1980,9(1):32-38.

    [ 26 ] Gentry J A,Lee V H W.A Weighted Cash Conversion Cycle[J].Financial Management,1990,19(1):90-99.

    [ 27 ] 杨雄胜,缪艳娟.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0,(04):47-51.

    [ 28 ] 李文.企业营运资金评价指标分析[J].财会月刊,2010,(19):14-15.

    [ 29 ] 吴良海,胡琼,谢志华.永辉超市慈善捐赠与经济责任的承担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9,(07):7-14.

    【作者简介】

    吴良海,男,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与投资者保护、审计理论。本文通讯作者。

    徐铭乾,女,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与投资者保护。

    周银,女,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与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