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学研究

    潘一睿 冉毅凡

    摘要:互联网正随时随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际交往和文化的融合,也难免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冲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加强对互联网的社会学研究对促进文化融合、减少文化冲突、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引发的社会话题,探讨互联网对社会文化造成的影响,并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如何改善、建立一个和谐的互联网环境,减少社会冲突。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学;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7-0118-02

    21世纪以来,互联网充斥着社会各个层面。学者认为,网络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文化进程有着全方位的影响。互联网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学研究。互联网发展后,传统社会学研究对象从实体社会逐渐转变为“虚拟社会”,主要通过微信、QQ、微博、各种APP等网络工具所表现出来,这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生活,丰富了社会文化环境[1]。与此同时,互联网背景下不可避免文化冲突。本文拟对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学进行研究。

    1 由互联网引发的社会话题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社会中,文化碰撞带来的更多是良性循环,但文化冲突也在不断发生。其中,不同群体、种族的融合必然会导致冲突的发生。因此,在社会问题上,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也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就事论事,坚持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促进了人类种族间的交流,促进了各族文化的融合,也有学者认为互联网会造成文化冲突[2]。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这将是个热门的社会话题,也给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对方。

    1.1 互联网会促进文化交流

    1.1.1 推动文化传播

    研究认为,只有接触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求同存异的文化。互联网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部分都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而是通过互联网的专用工具实现网络交流。即使人们坐在家里也可以了解地球另一端的文化,这是互联网带来的魅力。相比较传统方式而言,成功摆脱了文化交流在时间、空间上的束缚。例如,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工具为社会公众所常用,任何人都可通过此类互联网工具对文化信息进行传播并接收信息,这大大提高了文化的传播的速度,对发展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促进着社会高质量文化的诞生[3]。

    1.1.2 丰富文化交流形式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间接性丰富社会文化交流形式。社会公众不再单单以文字进行交流,还会通过图片、视频方式将信息进行传播[4]。例如YouTube,作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视频网站之一,有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不计其数的博主往上面发布视频,YouTube自带字幕以及翻译功能也能够有效解决不同群体、不同种族间理解上的障碍,因而无论是观看什么视频,都不会产生很大障碍。而且互联网内容丰富,不同文化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习俗群体之间会产生交流,从而促进人们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减少文化之间的交流障碍。

    1.2 互联网会造成文化冲突

    1.2.1 文化内容冲突

    从历史上看,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会产生冲突,长期的文化冲突会造成一种文化的融合或导致文化消亡,全球文化多样性会被破坏。互联网背景下,文化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加了,不同种族之间文化碰撞也造成沟通上的障碍,种族文化之间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阻碍人们的沟通,使双方无法体会对方真正的意图。比如,中国的古诗没办法用除中文以外的其他语言呈现,即使呈现出来,也没办法表达古诗的意境。因而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甚至是文化消亡。

    1.2.2 文化交流冲突

    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大众都可以对事物进行观点论述,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评论,因此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摩擦是极少出现的,而在网络交流中却是一种频繁可见的现象。主要原因归于互联网平台的交流是通过虚拟网络实现的,社会公众自全世界且言论自由,因此很多人就会肆无忌惮的发表看法,从而导致了交流的碰撞[5]。

    1.2.3 文化真实性冲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所知的知识进行传播,绝大多数人所传播的文化信息都是比较正能量的,当然也有一些品行较差的传播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所发布的社会文化信息进行夸大、修改,以此来博得社会公众的“眼球”,并获得更大利益。一方面,误导了社会文化信息接收者,另一方面,对社会所针对的对象以及事物造成负面影响,大大阻碍社会文化的真实性。

    2 互联网对社会学产生的影响

    2.1 互联网推动社会学研究

    2.1.1 促进社会学研究信息量丰富

    互联网的普及,促进社会学研究得到更多信息。在社会学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信息及样本以供参考,例如在中国调查人们的工作状况,其研究对象面向全国,所涉及领域极其宽广,若用传统方式进行调查,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需要很多时间收集并整理资料。但通过互联网的推动,大大减少此类麻烦,所收集信息更加准确、丰富,从而提高社会学研究效率。

    2.1.2 增强社会学研究信息真实性

    在传统社会学研究中,会有许多客观因素干扰实验的真实性及准确性,使得研究者所获得的信息存在许多纰漏,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但通过互联网对信息进行收集,相对减少了许多客观因素[6]。例如,对于一些私密問题的研究,向研究对象获取信息时,通过互联网平台会比现实收集的信息更方便。但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必须遵循政治、伦理、道德原则获取相关信息。

    2.1.3 提高社会学研究信息效率

    相比较传统研究方式,互联网在效率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使研究者可在短时间内将信息收集并适当处理,通过互联网各个平台,使社会学研究效率扩大化,既可缩短时间,又能使研究成果得到大众一致好评。

    2.1.4 降低社会学研究信息成本

    在社会学实验研究中,从收集资料到研究得出结果的整个过程是需要极大研究成本的,在传统研究方面,需要大量财力物力来进行研究,但在互联网时代,可通过互联网收集并处理,则大大降低了成本。

    2.2 互联网对社会学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

    2.2.1 技术要求过高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应用广泛,但大部分是基础操作,对于深层次的互联网应用还需要技术较高的专业人士完成,对于信息量较大的社会学研究,需要合作协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专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学的研究。

    2.2.2 研究过程难掌控

    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一般都没有接触,所以有些信息可能得不到研究者的认可,导致信息真假程度难以掌控,从而出现一系列问题。

    2.2.3 研究方法不统一

    互联网的研究方法具有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的不统一,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影响研究结果。由于互聯网的迅速发展,研究软件与工具也不断更新,呈现出多样化,而存在一定局限性。

    3 从社会学角度谈改善互联网环境

    3.1 促进互联网文化交流

    加强互联网应用,促进大众的网络平台上相互沟通,使社会文化得到充分交流,增近人与人之间距离,促进文化的相互包容、社会和谐发展,并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7]。

    3.2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社会及企业应加大对互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把握好新技术,并运用到社会学研究当中,使互联网得到合理利用,最终达到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研究目的。

    3.3 加强互联网秩序管理

    对互联网加强管理,无论是公众言论层面,还是公众个人隐私层面,加强各方面监管,保护好信息安全,维持良好的网络秩序,促进互联网在社会学中的健康发展[8]。

    3.4 统一社会学研究方法及社会文化差异

    将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一定方式进行统一,使研究结果尽量一致,达到更精准。同时,在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将文化差异进行充分融合,不是单纯的摒弃,而是取各方精华,创造出更为优秀的文化。

    4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求同存异是全球化最初目标,也是最终目标,这需要大家共同构建好好的互联网环境。此外,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使社会学成为社会主流,这是社会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同时推动互联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迪,王汉生,何明升,等.“互联网变迁”笔谈——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6(7):104-112.

    [2]刘园园.互联网的社会学意义[J].卷宗,2015,5(7):399.

    [3]李沛遥.互联网的社会学意义分析[J].神州,2018(36):283.

    [4]张兆曙.互联网的社会向度与网络社会的核心逻辑——兼论社会学如何理解互联网[J].学术研究,2018(3):51-58.

    [5]黄河,翁之颢.移动互联网对网络评论受众注意力分配的影响——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J].编辑之友,2019(5):54-60.

    [6]宋巨盛.互联网对现代人际交往影响的社会学分析[J].江淮论坛,2003(5):29-32.

    [7]林寒,罗教讲.互联网社会实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的变革与进步——基于国外已有成果的分析[J].科学与社会,2016,6(2):67-84.

    [8]孙秀林,陈华珊.互联网与社会学定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6(7):119-125.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