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教学效果

    毛玲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环节。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无法直观的理解。词句的使用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文言文中比较常用的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古今异义等,这些知识点通常也是学生们比较难以理解的环节,这是导致学生畏惧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可行性的措施,以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难关,设置了“三大要点”对其进行有效突破。

    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一大特色,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环节。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一些词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自己原本的词性及语法功能,并将成为另一种词类。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是十分常见的,如果无法清楚的认识这一现象,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困惑。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情况作深层剖析,比较常见的知识点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化作动词、动词化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化作状语等。如《蜀道难》这篇课文中的“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雌”这两个词都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雄”和“雌”在此处分别指的是雄鸟和雌鸟。而《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湿”这个词,考查学生对形容词活用的理解,“湿”在句子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被弄湿”。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有很多关于词类活用的教学案例,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新课标要求,为学生们有效地归纳这些词类活用的分类,便于学生对知识点有更直观的理解,促使学生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这些词类的活用,进而能够更轻松高效地学习文言文,在理解知识的同时灵活地运用知识。

    二、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是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一大特色,而特殊句式通常是学生阅读与理解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的障碍。为了促使广大学习者能够深入理解文言文,采取科学的方式与策略把握好这些特殊句式是尤为关键的。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四大类,即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针对这四类特殊句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句一般比较好理解,因为这类句式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较为相近,这类句式几乎不会对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上造成较大的困扰。

    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句式是倒装句,对于倒装句而言,通常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正常的语序,这样才能正确地分析与理解。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这个句子实际上是宾语前置句,其正常的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再举一个倒装句的例子,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这个句子考查学生对介宾结构后置的理解,这句话正常的语序为“而大声于水上发”。通过将倒装句转换为正常的语序,就可以更加方便清楚地理解与翻译。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省略句。对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建议将省略句补充完整之后,再对整个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和翻译。例如,《劝学》这篇文言文中,“以为轮”与“使之然也”这两句都是省略句,将其补充完整会变成“(之)以(之)为轮”与“(之)使之然也”。此时,补充完整之后的句子也是我们日常学习中较为常见的正常语序,便于学生进行句子的分析与理解。

    除了笔者上述列举的这些特殊句式外,在高中文言文阅读中还会遇到很多种特殊句式的用法。这需要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对相关知识的建构与整理,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积累,加深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及应用,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相关的句式转化为我们日常学习中的正常的语序,再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与翻译。

    三、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也是高中语文文言文中一大教学重难点。由于古今异义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会导致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产生一定的困惑,有些情況下会对词语或句子产生错误的理解。古今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进而造成对文章中词语句子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情况,这也是为何古代人所写出的文章会给我们一种文绉绉的感觉。

    如《兰亭集序》文中涉及很多古今异义,“引以为流觞曲水”中的“以为”,在当代指的是“认为”,而在这个语句指的是“把……作为”。“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在古义中将其翻译为“凭借、用来”,而现代汉语中并没有这个层面的解释,当今将其解释为因果关系。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过程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这些古今异义的字词及其具体的含义。深入掌握这些古今异义词,有利于科学高效地理解文言文。

    总之,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除了上述提及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之外,实际上需要重视的还有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与应用、一词多义以及修辞等方面。这些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和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易错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