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监测观测仪器行业标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隋明坤

    【摘? 要】我国地震监测观测仪器在历经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总结以及积累出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当前情况下,我们依然不能对地震前兆的异常情况以及异常信息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难以从形变观测当中作出比较可靠性的判断。论文主要对地震监测观测仪器行业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去一些启发。

    【Abstract】China's seismic 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in the course of decades of development. However, under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we still cannot make a relatively accurate judgment on the abnormal conditions and abnormal information of earthquake precursor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 relatively reliable judgment from the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ial standards of seismic 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measures, hoping to bring some inspiration to everyone.

    【关键词】地震观测;问题;办法

    【Keywords】earthquake observation; problem; method

    【中图分类号】P315.62?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1-0108-02

    1 引言

    地震监测属于一项比较基础性的工作,对地震监测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最大因素为地震监测仪器的具体运行可靠性。地震监测观测仪器属于获取地震监测资料的主要阵地,对地震科研以及预报工作来讲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对其进行具体介绍。

    2 地震监测观测仪器的作用

    我国非常多的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等都面临比较严重的地震灾害威胁。在对汶川8.0级特大地震实施深刻的总结以及反思之后,可以发现地震检测监测仪器的使用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汶川地震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仅需要从法律以及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及解决,还需要设置解决问题的实际技术手段,其中地震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属于管理以及维护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地震现场监测检测过程中,其可以提供震区的具体监测数据,及时以及准确地实施地震速报、完成地震动态的实时检测、绘制关于地震烈度的实际分布图、及时地完成灾情的控制,其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地震仪器标准化存在的现状

    ①各地震仪器生产厂家在生产的过程中自成体系,这样对于地震仪器的技术统一化建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进而造成地震仪器在发展当中不具备有序性;②不同的地震仪器存在的功能以及性能指标也存在不一致性,进而使得用户无法完成各种地震仪器技术水平的准确评价,为地震仪器选用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带来非常大的困难;③地震仪器输出的具体数据格式存在不一致性,进而为后期资料处理以及现场质控等带来非常大的不便之处,甚至会对生产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④关于地震仪器验证手段以及检验方法等缺乏一定的公正性以及客观性,当前对于生产厂家所提供的實际仪器检测方法非常的依赖,并且不同的仪器产品在技术指标量值方面也存在不同性,如果检测结果不准确,那么会对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4 地震仪器数据采集存在的挑战

    和之前提到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当中的大数据相比较,地震仪器大数据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概念,其存在比较独特的处理需求以及特征。在现场实施作业时,需要对不同数据格式、多种不同类型或者编码方式等海量数据实施处理、综合分析以及信息挖掘等,造成地震仪器在实施作业的过程中面临非常多的挑战。①关于大量生产资源的管理。在“两宽一高”物探技术基础上,野外地震勘探采集的过程中使用的资源非常的庞大,例如,国内比较常规化的三维采集项目,观测系统属于44L*2S*220R正交,其满覆盖面积大致为397km2,道距为25m,线距为100m,炮线距为125m,炮点距为50m,需要利用6台可控震源,3万道有线采集设备。采集规模比较大,要求具备成本低、效率高、高质量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地震仪器在作业的过程当中存在非常大的挑战,例如,排列动态管理,设备技术状态管理以及可控震源扫描属性数据等挑战。②精准以及高效的现场质量控制。一方面,在地震仪器主机基础上激发控制的高效地震数据使用规模化的采集施工方法,逐渐地促进之前使用人工监控以及回放纸质为主的质量控制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转向为以人工分析为辅,以质控软件为主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独立激发以及ISS等全新的作业方法、节点仪器等系统的使用,对于地震数据质量的控制带来全新的研究方向。③在野外实施地震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会包含非常多地震数据转移以及拷贝。在地震勘探时代,野外激发炮点密度以及采集道密度都呈现大幅度的提升状态,每日的生产炮数都会呈现出大量的增长趋势,这些情况都对地震数据的安全管理以及存取速率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④多类型数据信息的综合评价以及分析。地震仪器作业主要包含:采集排列管理、数据采集记录、炮点激发控制以及现场质量控制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编码方式或者格式的数据实施准确以及及时的分析以及评价,从而保障勘探施工的效率以及采集数据的质量。因此,地震仪器属于处理以及汇集多种工作任务或者信息的一体化平台,规模较大的地震数据采集一定会对软硬件性能带来一定的挑战。

    5 早期维护以及故障判断的方法

    5.1 强化应急人员的素质水平

    地震监测仪器的使用以及后续维护都和工作人员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对相关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保障正确的使用监控设备并避免一定的故障,管理人员需要完成以下操作:首先,工作人员要精通各种监控设备的使用程序以及使用原则,以保障监控过程当中存在的故障得到及时的解决。例如,监控仪器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救援人员需要及时地确定其属于机械问题还是属于电源系统问题。其次,救援人员要掌握仪器的实际维护技能,要不断地强化培训,以保障仪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5.2 利用练习来培养自身的能力

    由于地震监测设备经常会出现一定的故障,并且具备随机性,一旦维修人员不能在现场,那么就会对设备的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救援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维护技能,而这些专业技能的强化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因此,救援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做这些具体总结:首先,要对每次发生的故障进行一定的总结,并持续地总结经验,以免下次遭遇一些不良的情况;其次,关于不同的故障,需要掌握具体要点以及细节,以免后续判断出现一定的错误。总之,应急人员一定要实施具体培训,经常性地处理一些仪器故障,如仪器死机以及相关接口接触不良等,这样一来在地震现场可以保障监测的顺利实施。

    6 地震仪器的发展方向

    地震仪器的发展会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如电子、制造、通讯、测试以及数据采集等技术的发展等,都会对地震仪器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嵌入式技术的持续发展会对地震仪器地面设备的升级换代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基础技术发展可以进一步解决地震仪器等技术问题,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体现:①计算机技术:非常多的数据存储管理(包含:QC以及转储)。②嵌入式技术:地面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稳定性以及功耗等性能指标,可以使得产品的开发进程缩短、研发以及制造成本等降低。③通讯技术(主要包含:有限通讯以及移动通讯):激发以及百万个采集点同步,大道数的同步、采集以及管理的便利性。④电子技术:智能、多功能、高精度、低成本以及低功耗等。⑤先進制造技术:可靠性、稳定性、小体积等高效以及环保要求。

    7 结语

    总之,近年来,我们在仪器仪表一直到数字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地震预测却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思维以及实践都停留在原始的认知水平上。如果想要进一步实施突破,就需要勇于创新,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出路。

    【参考文献】

    【1】陈峰.自然地震与监测观测仪器迟报的原因[J].科技传播,2013(5):85-86.

    【2】冯义钧,地震标准化研究与制定地震标准.北京市,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11-16.

    【3】李正媛,国家标准《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3部分:地壳形变观测》编制.湖北省,湖北省地震局,2005-01-01.

    【4】陈峰.我国地震监测观测仪器行业标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0):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