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项目式学习六步曲” 活动的案例分析

    

    [摘? ?要]通过分析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家庭项目式学习优秀案例以及案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研究者挖掘了其中的特点、亮点和思考点,并透过案例的外在表现形式,凝练出家庭项目式学习理应具备和承载的教育价值内涵,可为家庭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家庭项目式学习;优秀案例;教育价值

    一、家庭项目式学习实施情况介绍

    2020年寒假,为了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入校园,教育部下发了延期开学通知并号召各校“停课不停学”。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项目式学习研究团队融合并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结合疫情和我国家庭教育实际情况,研究并开发了一套適合我国3~15岁(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儿童青少年在家庭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操作指引,即“家庭项目式学习六步曲”[1],分学段提供了相关活动建议及主题,并于2020年2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

    该研究成果发布后,在盐田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得到了广泛推崇,很多学校将其列为线上教学课程,并作为特殊时期的“寒假作业”。此外,来自深圳市内外、广东省内外的学校或家庭也纷纷参考借鉴、实施开展,该研究的推广过程也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家庭教育实践的典范。自发布之日起,研究团队已收到200多个鲜活的实践案例,并从中筛选了70个优秀案例,拟出版一部《家庭项目式学习活动指引与案例》。在这精选的70个优秀案例中,按学段分,包括幼儿园、小学各30个,中学10个;按项目类别分,包括居家生活类25个,抗击疫情类20个,科学研究类18个,其他类7个。

    二、家庭项目式学习具体实施过程分析与反思

    为了让家庭项目式学习更加简便易行,研究者在研发活动的同时,还提出了“家庭项目式学习六步曲”(以下简称“六步曲”,见图1),使操作流程更具体化。在实施过程中,“六步曲”成为大多数家庭行之有效的活动指南。随着实施的推进,家庭中的研究性学习逐步深入,最终形成了个性化的案例成果。以下将针对六个实施步骤,将实施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梳理。

    1.实施前的充分准备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

    (1)寻找主题

    主题是项目式学习的灵魂,也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根基。在70个优秀案例中,从团队研发的44个主题[2]中选择主题开展学习的约为70%,其他30%的项目主题有的是由建议主题衍生而来,而有的则是结合具体实情开发创设。这些优秀案例的选题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符合孩子认知水平。优秀案例分学龄段呈现,不同学龄段的孩子所参与的项目符合其认知水平。幼儿阶段所选主题更具趣味性、科普性,如《牙齿,我要保护你》《肚子里的小怪兽》;小学阶段所选主题初具创造性、知识性,如《谁主“沉”“浮”?》《八仙桌的来龙去脉》;而中学阶段所选主题颇具系统性、自主性,如《我为家人泡杯茶》《疫情防控期间居家自创亲子游戏》等。

    二是贴近实际生活。在所选案例中,有的从生活情境出发开展趣味探究,如《昆虫界的建筑大师——蚂蚁》,因为学生平时喜欢观察昆虫,三岁半时曾被蚂蚁咬过,印象深刻,所以学生和家长在探究主题上达成了共识;有的重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如学生以数学课本中《寻找身体上的“秘密”》为出发点,在家长的启发下,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探究了人体的脚长与身高之间的关系,使自己从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延伸和拓展,丰富了学科认知。

    三是培养兴趣特长。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的学习更加生动、深入。如《人类首次登月过程探究》,选择该项目的学生对宇宙充满了好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的过程、探测器的关键设备及相关功能,并绘制了示意图,完成了运载火箭乐高模型的拼装。

    四是拓宽认识视野。如《科学实验小能手》,学生围绕网络科学课堂所学“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浮沉”“做一个钟摆”的相关知识开展了小实验,探寻其科学原理,体会其神奇与奥秘。主题的选择可能会受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条件、家长的教育和工作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从整体看来,本区个性化主题的设计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如幼儿家庭基本围绕建议主题开展学习,也有个别主题是受到建议主题的启发衍生而来。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兴趣爱好不断发散、求知欲不断增强、自主选择意识萌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不再受限于既有主题,能够主动开发出更多适合孩子自身的学习主题。

    (2)制定规则

    项目式学习非常注重人性化评价,因此在开展家庭项目式学习活动之前需要成立家庭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一起讨论制定学习规则,然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互相提醒规则,并对遵守规则的情况予以评价。以《钟南山爷爷为什么哭了?》为例,首先组建了由“我、爸爸、妈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制定了合作规则:

    a.看有关钟南山爷爷的视频,爸爸负责带我找;

    b.读有关钟南山爷爷的故事,妈妈负责带我找;

    c.形成研究报告,请爸爸妈妈指导我完成;

    d.需要用到手机、电脑、iPad等,请爸爸妈妈提供方便;

    e.互相尊重,互相鼓励,观点存在分歧时可以讨论,但不要争吵。

    制定规则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如《居家防疫,从我做起》案例中,“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完成,画画写字的时候要抬头挺胸”的规则,是幼儿的自我要求和提醒;在《亲子美味早餐》案例中,“做早餐时,大人和小孩要分工合作,一起参与”的规则,是小学生的自我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在《美食致敬社区基层守护者》案例中,“美食制作完成后,我负责送到社区义工手中,让他们吃到热腾腾的美食”,是初中生在特殊时期为疫情防控做贡献的责任意识的体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项目式学习中,家长应与孩子认真制定并执行规则,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的公民意识。

    整体看来,各个年龄段项目式学习的规则各具特点。如幼儿阶段的规则多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的规则除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外,还鼓励孩子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出现了任务分工;中学阶段的规则中出现了较为详细的实施计划。总之,项目式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制定规则在前,规则为家庭项目式学习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2.实施中的倾情投入是项目深入推进的关键

    (1)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义之一。要想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查阅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查阅资料需要家长的帮助,且缺乏对资料能动地选择和整理的能力;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查阅书籍或在网上检索等,能够初步完成简单的整理,但仍缺乏系统检索的方法和梳理能力,需要家长或教师的引导;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已大大提升,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更加多元,家长或教师仅需在他们主动求助时给予指引即可。

    如幼儿园大班案例《我是抗击疫情的小小行动者》,家长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查阅资料:搜索并给孩子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与命名;播放公益短片《大自然在说话》;查找并提供新型冠状病毒图片。家长借助讲解、视频、图片,生动形象地为孩子提供了与探究项目相关的知识,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2)动手制作

    动手制作环节是项目式学习的提炼与升华。知识的习得很重要,而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表达情感、发展技能、深化思维、提升素养更为重要。在此过程中,手工的制作、手抄报的设计、玩具的创新重组、报告的撰写、舞台剧的编排以及微视频的录制,无不凝聚着学习者的智慧,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制作和改进。尽管学生的作品并不完美或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这种方式的学习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

    如小学五年级的《手工家族致敬白衣英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充分发挥自己手工制作的特长,通过拼豆豆、热缩片、3D打印、针线、掐丝、衍纸六种手工制作工艺,设计并完成了医生头像的制作,致敬一线“抗疫”医务工作者。此外,学生还将每种手工制作的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再整合为一个视频課程。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摸索与思考,学会了相关技术,这一过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项目式学习。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3]指出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同时突出强调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而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注重在学生个人生活自理中强化劳动自立意识,体验持家之道[4]。家庭项目式学习可以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本区的实践案例中,孩子们参与或自主完成了馒头、葱油草帽饼、蛋糕、酸奶、米酒等食品的制作,完成了基于家庭废弃物的环保服装的设计与制作,为家人泡杯茶,为家人做早餐等。在这些劳动色彩鲜明的案例中,学生从制作过程的不易体会了家长的劳苦,在失败经历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与改进,在制作成功后享受劳动果实并体会喜悦的心情。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生活技能,培养了劳动习惯,磨炼了意志,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3)展示分享

    展示分享环节为孩子通过自己的表达分享其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提供了契机。此环节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公众表达与展示能力、表演能力,也能锻炼其思维的逻辑性、关联性与严谨性。家庭项目式学习的展示对象是家庭成员,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邀请更多家庭成员和亲友、其他同学或老师参与,共同分享学习成就与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可以口头描述、介绍作品、用PPT汇报,还可以邀请家人品尝、体验分享成果。而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家长,除了与孩子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及时予以肯定和赞赏之外,还可以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帮助孩子进一步提高认识。

    例如初一案例《家庭环保时装秀》,学生结合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穿衣风格与喜好,利用垃圾袋、粽子叶、报纸、书法废纸等家中废弃物,为每一位家人设计了各具特色的环保时装。此后,学生还编导并举行了一场家庭时装发布会。在动感音乐中,每位家庭成员都进行了时装表演,并将表演过程录成视频,在亲朋好友群中展示并请他们评分。这一活动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展示分享就像一场家庭大聚会,孩子能够从中充分体验到家庭项目式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家长也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变化,发现孩子更多闪光点。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交流方式,既有利于全面的施展,也有利于全方位的了解。

    3.实施后的总结反思是项目改进提升的阶梯

    约翰·杜威指出:“我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我们是从对经验的反思中学习。[5]”项目完成后,参与者需共同反思“为什么要开展此项学习”“我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的程度和效果如何”等问题。反思有利于进步和提升,因此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应是全面的,既要包括对优点的赞赏,也应包含对不足的关注;既可包括有效的经验做法,也可涵盖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既要体现学习主体(学生)的真实感悟,也要呈现学习协助者(家长)的体验与思考。当然,如若教师能参与其中并给予专业化的点评与建议,可为家庭项目式学习的改进和持续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本区在开展家庭项目式学习的初期,孩子主要是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其总结与反思也主要依靠家长的引导和辅助。这在幼儿和小学低学段学生更为明显,总结和反思的形式也多以孩子口述、家长记录或者孩子简单写心得的方式呈现,较少涉及深入的分析。后期,随着线上教学的实施,学校和教师开始介入,从教育者的视角看待项目的实施,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以幼儿园大班的《昆虫界的建筑大师——蚂蚁》为例,该案例原计划用环保凝胶模拟泥土创设一个“蚂蚁城堡”,希望能够观察到不同种类的蚂蚁分工和挖掘建筑的情况,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行动,观察以失败告终。在总结与反思中,家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项目式学习原本就是在探究中进行,无论成功或失败,这个过程都会让孩子受益匪浅,比如知识的更新、学习态度(认真、细致、坚持)的提升、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整个过程中,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对事物的新鲜感、好奇心让我备受鼓励,虽然他认字不多,但是不妨碍他通过智能化手段解决‘十万个为什么。我想,项目式学习今后在我们家会一直持续下去。”

    三、小结

    通过以上对《家庭项目式学习活动指引与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项目式学习六步曲流程规范、易于操作,重视体验、注重感悟、鼓励多感官参与,摒弃了单纯地为了项目或结果而学习的模式,这使项目式学习在家庭中得到了有效落实,受到了家庭的青睐。今后,应结合时代需要,将家庭项目式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进一步落实责任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促进家长善用赏识教育,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使家庭项目式学习成为传统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2]陈尚宝,姚毅峰,申燕.疫情防护时期开展家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20(3):32-35.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

    [5]方兆玉.经验学习:从反思经验中学习[J].上海教育,2017(32):39-43.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