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

    李红霞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生活就是教育。生活的内容至广至大,因而生活也是一种广泛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扩大了生活的场景和教育的视野,强调了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绝不能脱离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

    作为语文教师,工作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批阅学生的作文,因为翻开学生作文,不是雪夜上医院就是雨中送伞,不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头发又白了,要么随意拿一句什么话作题记。如果你只看一篇这样的作文,感觉还可以,如果你看到几十篇,甚至几百篇这样的作文呢?作文,真是难为了学生,也摧残了教师。

    学生作文最集中的几个问题是:选材千篇一律,不典型;布局杂乱无章,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贫乏,没有生命力;语无伦次,表达欠准确生动。固然,写作有技巧的问题,但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广泛的阅读,缺乏敏锐的观察,缺乏知识的积累,最主要的是缺乏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在写作上,我比较喜欢“公安三袁”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特别是清代袁枚的“性灵说”对我影响较大。既然诗是由情而生的,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才是“诗之本”。为诗为文是一样的道理,没有真情实感,空洞地堆砌材料,永远不会有生命力。要写出这“真性灵”,就得让学生去贴近生活,要求学生选材上追求“真”。

    选材,切忌追求深、远、大,要选择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生活和写作也是分不开的,因为受条件限制,学生获得的资料都是第二、第三手资料,要么道听途说,要么是网络流传或者是书报刊载的,并非学生自己动脑选择、组织材料。如果一味地追求立意高远、深刻,而把眼光盯在自己不熟悉、没有切身体验的事物上,作文往往写得假、大、空。“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也要去“读”。“读”得细致,酸甜苦辣都能入文,人物情景皆可成章。虽然学生生活的空间小,但是越是生活中的小事,越是典型的材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素材,往往能以小见大。身边的小事,往往更显得亲切,因为亲历,更容易写出动人之处。比如关于“爱”“真情”的话题,有个学生写自己的青春叛逆,与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妈妈因找不到孩子而痛不欲生,这样的生活插曲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与形式,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阅读是学生很个性化的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能够代替的行为,因此,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加强学生个体的阅读实践以及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不妨从拓宽生活面,加深生活体验方面进行尝试,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因此我试着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另外,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存在于学生的潜意识中。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潜在的知识系统时,学生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義建构。

    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积累了大量素材,丰富了学生情感,内化了学生品质,生成了大量“财富”。读书刺激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完善了写作的空白。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引导的作用,学生对写作的恐惧需要教师来疏导,对写作的激情需要教师去点燃。从阅读教学中引出写作方法,从生活的点滴里引发学生的思考。

    写作便是在书的海洋里汲取精华,在平静的生活里寻求灵感,从细微处入手,让真性情在文中自然流淌,在一行行文字中展现出一个个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