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於淑娟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愈发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建设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沿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与体现

    1.核心素养概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重点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核心素养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征,是伴随学生长期持续存在的动态优化过程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2.核心素养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体现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在具体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以是否能较好地体现核心素养原则,达到培养学生全面整体发展的作用为标准。现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姑苏一品 水中芡实》的设计与实施为例,进行说明。

    课程以具有苏州特色的芡实为开发方向。芡实俗称鸡头米,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苏州本土农作物,活跃在每个家庭的餐桌上,学生对其有天生的亲切感,因此课程开展比较顺利,学生的参与度、配合度较高,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该课程有以下特点。一是选题定位准确,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芡实的熟悉度,将芡米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预判和期待,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二是课程资源整合体现了区域特色,有效增强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学校和区域的文化特色,将芡实作为重点,既贴近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芡实出发,向学生展现了苏州乡土人情的变迁和发展。三是课程实施内容丰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实施环节,学生手脑结合、学做结合,通过试验、协作、感悟、交流等方式全身心投入到课程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积聚个体成长能量,贴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原则,实现了课程教学中着重体现实践过程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課程设计的目标分析

    一是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一些俗称和叫法的汇总分析,如水八仙等,使学生对芡实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重点了解可食用部分属于植物的哪个器官;二是要注重学生对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如在回忆与交流中认识水八仙,以呈现实物的方式熟悉水八仙,在分组探究中加深对水八仙的认知,在探究中学会分工合作。三是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实物辨析、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熟悉家乡特色物产,感受乡土文化,引起家乡情感共鸣,热爱家乡文化。四是要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次课程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辨识南北芡实,课程的实施也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2.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

    (1)课程导入。课程开始前,给学生出示有关水八仙的图片和诗句,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猜一猜。进而提问是什么食材?将课程引入到下一部分。

    (2)初识芡实。将之前准备的两种实物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辨析哪一种是芡实,抛出问题:为什么叫做芡实?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结合植物学提供对芡实的标准解释。为加深学生印象,对芡实的别名——鸡头米进行释义,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省域地图,对芡实进行地理划分,区别南芡和北芡。

    (3)探秘芡实。首先对芡实的各个部分进行分割,让学生能够通过连线、拖动的方式找出芡实的根、茎、叶、花、果实。通过对芡实的植物结构的外观认知分析,加深对南、北芡实的分辨,同时了解芡实的湿地植物属性和植物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性。然后通过一段剥芡实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芡实可食用的部分是它的种仁。在具体操作环节,由教师介绍剥取芡实种仁的工具,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同时指导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剥取任务。

    (4)浅尝芡实。剥取芡食的时间结束后,对各小组剥取的数量进行统计,准备烹鲜。在烹鲜的过程中,根据芡实的每粒重量和数量,设计数学题,要求学生计算。烹鲜完成后,让学生亲自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分辨南、北芡的不同口感。

    (5)深思芡实。在品尝中,引导学生就剥取芡实的过程和品尝的味道谈谈感想,让学生体会芡农的辛苦,从而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最后,由教师对南北芡实的特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芡实的功用和价值。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学生的知识能力、团队能力、领悟能力、价值观塑造等重要的成长因素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提升,是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有效实践。

    三、课程设计实施的重点

    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方向要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囿于课程时间等因素,课堂效果仍存在某些不足。因此,在设计和实施环节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的开发。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课程选择的方向与目标实现直接相关,课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保障课程有效性的首要因素。课程资源开发和构建可以建立在时下学生关注的焦点、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实物或现象等,因此,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调研意识和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善于抓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所需所求,并且在课程中有所体现。

    二是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在于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基础一环,实践活动设计的质量不仅决定了课程的流畅度,而且还关乎课程的综合价值。具体而言,要善于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活动内容、活动流程、活动环节、时间间隔、思想深度,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想,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和价值观的目标。

    三是角色定位的契合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要始终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参与者和主要决定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习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自发地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