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孙晓奎

    

    [摘? ?要]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重点。要围绕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从教育信息化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这一角度出发,改变孤立地开展学校空间建设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局面,以项目式学习驱动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合作与运用为目标,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并深入探讨在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核心素养;创新型人才;学习共同体;项目式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推动了教育形态的改变。信息化技术促使教与学的关系和方式发生了改变,直接影响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文化和教育生态。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式进入了2.0时代。这项行动计划的提出,旨在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教育新篇章。而基础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历了从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到强调应用[2],再逐步进入深入发展阶段的过程。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和重点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但是仅凭学校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深度挖掘高校、专业研究机构、社区、中小学校等主体间的协同效应与创新作用,围绕共同的驱动性问题,开展持续的探究。

    然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正处于各种资源、主体的初步整合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总体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阶段走向教育信息化服务人才培训的创新阶段,探索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普遍重视,其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共识。然而,区域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规划与实践运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

    1.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不足

    目前,虽然很多中小学校都在教学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如电教片、iPad等),但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展示教学内容和检验学习成果的浅层次阶段,缺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对基础教育改革、师生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有的学校甚至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面流于形式或只做些表面功夫,更不用说从信息化建设层面对课程教学的理论和课堂教学应用实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不足,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实际应用脱节,综合课程改革滞后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与应用,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具有前瞻性,要进行科学规划。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信息化规划还未能从学校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在软硬件支持方面还不足以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个性化服务,更谈不上从跨学科课程(如STEM)建设的高度上进行设计,导致上层规划与实际应用需求脱节。另外,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也未能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内在发展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的应有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新课程的综合化应用。未来,基础教育领域可能会出现综合多门学科知识、以创新教育为目标的综合教育课程,而STEM教育则是教育信息化在课程改革进程中结出的硕果。但目前國内从事STEM教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多以自我兴趣为主,缺乏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师资及其培养机制建设的研究。单一学科学习多、跨学科学习少,信息技术教师主导多、技术驱动的创造性内容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STEM教育的本质。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的途径,教师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到对实践的指导,跨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环境创设等方面。

    3.教育信息化未能充分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基础教育系统要对教育结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进行不断优化。而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区域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重新界定。

    教育部2012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高性能信息化教学科研环境,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重要基础”。然而,目前的教育信息化还未能充分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4.教育信息化与陈旧的教与学的方式不兼容

    当前,应借助信息化手段解决教育发展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具体到基础教育领域,这些难题主要集中在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进而推进区域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因为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远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学知识到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及从接受知识到培训思维的教学理念的转变,都需要重新思考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主动进行变革与转型。

    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应用瓶颈和数字使用鸿沟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起步到其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革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正在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今天的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的人,具有21世纪技能的人。那么,中小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习沟通与合作的技能,学会深度思考、理性判断,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培养核心素养,特别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掌握21世纪技能。

    二、区域教育信息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实践模式

    1.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及平台

    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是指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推动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实践模式。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首先,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他人的帮助下,自我建构意义的过程。所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打造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共同体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区域教育信息化共同体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活动探究、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等。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图谱,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

    最后,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以驱动性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强调打造融合国内外优秀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区域内中小学之间以及学校与高校、专业研究机构、社区等之间合作的横向共同体,以实现跨部门协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多主体协同发展。而学生则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根據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至于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平台,则是促进教育信息化从空间建设到创新应用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平台。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平台,有助于解决区域学习资源开发、资源共享、自适应学习和学习测评等问题,并且通过教学资源开发、数据挖掘、智能推送和学习评价反馈,可以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全过程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持,推动实现互动式、个性化、适应性学习。

    2.用项目式学习推动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泛在课堂

    21世纪,社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学生能够整合知识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做中学”的意义学习以及创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3],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1世纪需要的是具备“4C”能力的人才,即具备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创造与创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和团队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的人。为此,要求学生学会沟通、深度思考和理性判断,运用知识迁移和知识整合解决复杂问题。而通过问题驱动,项目式学习引路,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泛在课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问题驱动式教学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协作互助和探究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探索和获取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和技能[4],并且通过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发展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而项目式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5]。项目式学习聚焦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思考、分析和创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新情境或新任务,整合原有信息,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进行推理预测。

    总之,项目式学习引领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问题驱动”“持续探究”。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和项目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和批判性反思,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3.用基于真实问题的跨学科学习推动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

    随着“智慧教育”“未来教育”等教育模式的出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知识和信息,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对同一个知识点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综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只要网络延伸到哪里,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无论是在偏远的山区,还是在旅途中,亦或远在国外。

    同时,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但这也会促进师生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由此,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而教师则逐渐由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及课后自学,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为此,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的高素质人才。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智慧课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是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6]。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主要内涵是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突出表现在打破时空界限,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基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开展跨学科课程研究,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组建STEM跨学科学习团队,形成教育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的服务支持体系。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合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领导力得到不断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不断提高,校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构成、模型构建、提升路径、评价体系等都得到深入研究。由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7],因此,应通过需求导向、应用驱动、跨学科学习、团队合作以及教学评价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提升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效果和频度,从而推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应用及其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