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相关思考与建议

    马青竹

    [摘 要] 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特点进行了介绍,针对现阶段内控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体系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完善现行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记录水平等方式,希望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控建设 岗位职责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法制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如何保证行政权力得到正确使用,使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成果感到满意,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特点

    内控,即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从内部开展的一系列控制运作流程,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管理水平,实现对资产的了如指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全部的经营行为,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控工作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掌管并支配数量庞大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一些为了提高社会福利而存在的单位,它们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靠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合法集资,其工作价值无法用货币衡量,但影响巨大。基于此,必须对其具备的公权力加以约束和规范,从而起到提高政府形象以及预防腐败的作用。第二,科学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公共服务为主的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应该不断提高对自身职能的认知,进而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推动社会朝着良好方向发展,从更大范围内提高社会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制定合理的运营目标,帮助人民群众做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规划。第三,当前世界局势波谲云诡,来自境外的挑战较为频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掌管大量国有资产和相关机密,因此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杜绝一切资产丢失、机密遭窃等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部分单位能够自主支配的国家财政拨款数额巨大,如何保证这些资产切实应用在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福利方面,需要对每一项监管流程进行详细的梳理,及时填补漏洞[1]。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建设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有效开展内控工作的氛围。内控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其目的在于防止因企业内部出现虚假财务报告,从而导致管理层和绝大部分员工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上级单位直接领导,缺乏对西方企业的相关了解,时至今日,内控理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往往盲目地将内控问题视为财务控制问题,致使整体性工作单一化。部分单位在开展内控工作时,往往只针对财务现状进行调整,强调预算、收支等相对敏感的话题。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性,其他部门发生的实质性问题阻碍了财务改革工作的正常进展,很多问题积重难返,久而久之,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负责人将问题简单归结于财务管理,因此导致内控建设陷入两难的境地。

    第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逐步认识到内控工作的本质,希望全面加强内控建设,然而由于理解程度不足,相关流程在制定时缺乏可行性,导致内控整体水平不高。突出表现为:首先,无法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担负职责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内控方法。其次,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行政领导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制定出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但在实际应用时,出现兄弟单位理解不深,无法形成有效配合的情况。很多时候,内控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在开会探讨过程中,均以自身为中心,强调自我原则,而对业务流程和资产风险的管理缺乏针对性改善意见,从而背离了内控工作的初衷。最后,部分单位虽然积极整改,认真总结,但在探索的道路上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为了精准定位内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文件的形式对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规范,表面上看是将工作做细,实质上是缩小了内控的涵盖范围,换言之,仍然是在小框架内制定“行为规范”,如经费的支出审批流程、开支标准的确定以及报销核查程序,整体上看依旧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对内控建设的认知无法提升[2]。

    第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管力度稍显不足。传统的监督模式是由自身或上级单位建立督查部门,原则上按照相关制度对员工行为以及业务流程是否符合标准进行审查。然而内部监管力量在很多时候缺乏独立性,经常受到来自各方的干扰,出具的审核报告缺乏说服力。在体育界流传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既是运动员同时也是裁判员,那么比赛的公平性势必无法保证”,这句话放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监督工作同样适用。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引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量化管理,尽量降低人为干预。但由此引发的新问题在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办公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前沿的要求,且每个单位各自掌握的信息无法得到充分交流,进而给内控建设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水平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现行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实质在于时刻注意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积极改善工作方法,用更高的效率解决问题。基于此,完善现行管理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建立相关规则和制度,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公权力滥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规定制约正常工作开展的现象,因此从总体效果、业务流程、监督反馈三个方面着手改进,使制度更加人性化。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在正常开展业务时才能够“得心应手”,全身心为人民谋福利,不必时刻担心是否违反了原则;在工作结束之后,审核人员根据实际结果与真实开展过程进行对照,对业务整体进行判断,进而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长此以往,才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起完善的“业务—审核”管理监督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内控建设质量[3]。

    (二)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

    “责任重于泰山”。对于每一名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来说,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盡其责”十二字箴言,能够为内控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理想的土壤。当每个人都能坚守各自岗位,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内控工作无须“针对性”开展,只要将日常工作记录加以对照,即可总结出需要改进提高的内容。除此之外,单位领导用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原则,将责任细化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关负责人,及时了解事情原委,从而使单位的正常工作和内控建设均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采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记录水平

    真实有效的工作记录,能够客观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事物均可以转化为数据,经过科学、系统的分析,找出潜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记录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内控工作水平。如在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中,工作人员应该对具体工作流程详细阐述,究竟是敷衍了事还是经过实地探查,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必然会清晰反馈。此外,通过详细的记录还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管理薄弱环节,从而不断改进,最终提升内控建设质量。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控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内控观念,让全体员工明确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即内控的目标是强制性的,强调在人民群众的要求下,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充分利用智慧、不断提高行政水平之外,还有必须担负起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让社会整体保持良好运转。

    参考文献:

    [1]贾学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9(10):35-37.

    [2]黄锦鸿,薛皓月.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9(15):24-25,132.

    [3]李本应,刘宝军,张齐.关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工作的思考——以神木市为例[J].西部财会,2019(0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