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高中作文教学的新窗口

    金月明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囿于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收效甚微,被业内人士戏谑为“慢差费”。微课(Microlecture)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恰可帮助我们突破瓶颈。本文试从微课应用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可行性出发,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了微课应用于写作教学的几种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 作文? 微课? 新策略

    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时兴,微课(Microlecture)进入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视野中,它具有主题突出、使用方便、易于扩充、短小精悍、资源多样以及情景真实等特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要求我们的作文课“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笔者认为,微课颠覆了传统单一的资源类型,改变了师授生听的教学模式,能带给学生们崭新的视听体验,既激发了学生学写作的兴趣,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高中作文教学新窗口。

    一、微课应用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可行性

    (一)作文教法的多样性呼唤微课的参与

    “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落实在作文教学上,不仅要求开放、多样的课程资源,还需要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何更生教授指出:“树立和贯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关键在于探索有效的‘建设途径和方法。”微课,显然就是一个创新有效的建设路径。

    首先,微课的资源开放多样。依托信息库的庞大资源系统,微课可任意组搭多媒体素材、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权威点评等资源,营造出丰富多层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其次,微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都是开放的。教师制作出的微课可在课内插播,也可放在资源平台上供有需要的学生课后选学。这拓展了教学途径,真正践行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二)作文课设计的优化需要微课助力

    “作文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缺乏活力,采用师授生听、套路化的讲写法,陈旧素材高频出镜,结果背离了教学对象的兴趣点,作文课讲不出兴味来。

    王荣生教授曾说:“优秀教师从组织到内容似乎样样都做得对,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组织课程资源的时候不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而是以‘学的活动为基点。”从学生角度去组织教学资源,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教学形势,我们的学生是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必须要研究学生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去组织教学。将微课运用于教学设计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的视听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其次,可随时更新作文教学素材,灵活搭配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者的视界。

    最后,微课本身就是课内精华知识的浓缩,可以让教师从课堂固定的角色中独立出来,和学生一起成为微课视频的观看者,共同探讨问题,助力语文课的高效运作。

    二、微课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备教材,让微课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填充

    微课的优点在于微小而多元。微小,可以用来随时插播;多元,可以根据教學需要灵活地来设计应用。

    首先,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寻找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如讲《写人要突出个性》时,不妨剪辑一段突显人物个性的视频放在微课里让学生来看看效果。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就是因人物个性的成功塑造,而实现了“奇人亦真”的艺术效果,主人公郭靖的人物个性就很突出,他刚毅木讷,质朴忠厚。学生观看后自然就能领会这样写的好处了。

    其次,注意研究教材的重难点,选择适当的课型制作微课。以微写作“比喻说理”为例,由于此论证方法学生在《劝学》《逍遥游》等课文里都接触过,在设计微课时,可选用这些课文里的比喻说理文段作为导入,再搭配其他议论文里比喻说理的示例来讲解,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方法后,再完成巩固练习。这样,“比喻说理”这个难点问题就能循序推进,借助于微课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将写作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二)备学情,让微课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火石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微课是为了让他们更有效的学习。因此,学情是微课设计的一个重要支点,在微课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点,这样才能保证微课在教学中的有效助力。

    1.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设计微课

    微课是综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对教学中某一个重难点问题集中讲解的微小视频。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让学生充分预习,他们才能产生疑问,也只有当学生处于疑惑不解的状态时才会求知若渴,一经点拨方能涣然冰释。因此,教师应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并及时收集预习反馈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微课,帮助学生真正释疑解难。

    2.针对学生的兴趣点来巧设微课

    李清照曾言:“话不投机半句多。”作文教学也是对话,是师生、生本与生生间的对话。对话设计有趣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利用微课营造教学意境,在寓庄于谐中将问题讲得生动透彻,从而点通学生心头的灵犀,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例如张艳波老师在导入“确立自信,学习反驳”这节课时,插播了微课“板桥疑师”,十分生动有趣,同学们很快就被吸引了,迅速走进了教学情境,对“反驳”与“质疑”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三)备素养,让人文情怀在微课中映射思维

    作文教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输场所,更应成为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教养等生命品质全面发展的舞台。《艺概·诗概》云:“诗品出于人品。”人品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紧密相关的,是人对生活的态度、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人文素养深厚,则行文有道,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剖析入理。反之则格调不高,内容浅薄。

    设计微课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让微课的底色散射出有素养的色彩。例如有位老师在讲《学习写得深刻》一课时,他围绕“水”的话题制作了一节微课视频,画面先后播放了石缝间的一滴水,山间潺潺的溪水,滔滔的江水,浩瀚的海水等,将学生的思路横向拓展开。接着,视频画面又配有许多有关水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学生的思维又随着诗句转向纵深处探寻相关的哲理。视频播放后,教师提出了问题:观看了微课的素材后,你会怎样构思,将“水”的话题写得深刻呢?学生们听后露出了自信的微笑,胸有成竹,各抒己见。

    这类微课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拓宽了写作素材,锻炼他们的联想思维力,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素养,感悟了人文精神,对思想情怀有涤荡教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微课在教学中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与大展拳脚的施展空间,它为高中作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期待经过同人们的实践与探索,微课能为高中作文教学透进更多的光与热。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史建筑.走进名师课堂.高中语文[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3]何更生.新编语文课程论[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孙春凤: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6]威廉·格拉瑟.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M].杨诚,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