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访谈《回望——大逃港》看历史题材的现实重构

    孙新军

    【摘要】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广播影视作品创作层出不穷,本文结合广播访谈节目《回望——大逃港》,从历史题材的本质、创作及传播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历史题材作品与现实重构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历史题材 现实重构 时代眼光 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2013年12月29日播出的广播访谈节目《回望——大逃港》在第五届全国历史题材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评选中,获得了广播特别类一等奖。作品通过回忆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内地人从深圳偷渡前往香港的现象,还原了当年“大逃港”的史实,不仅揭示了这段历史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还展示了共产党人在其中敢于担当、勇于思变、百折不挠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作品构思精巧,由三位各具特点的嘉宾——书籍《大逃港》作者陈秉安、“大逃港”亲历者欧阳东、83岁高龄的原宝安县(现深圳市)县委书记方苞,从不同角度分别讲述,令听众体悟了人民的诉求、学者的解读以及执政者的思索。作品调度布局合理,展现了三位嘉宾的鲜明特点,让听众随着时空的转换,看到了历史事件的不同侧面和维度。在震撼的同时,更引发了听众对现实的深深思索。

    从访谈节目《回望——大逃港》的创作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历史题材作品如何与社会现状形成共振,与当下受众产生共鸣以达到“镜鉴”作用的深入思考。而这种无论在主题选择还是受众感受,乃至社会效果都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创作方式,其实是历史题材的一种现实重构,也是历史题材广播影视作品创作的时代性特征。本文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谈谈历史题材作品创作中的体会,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现实重构问题。

    一、现实重构是历史题材作品的本质目的

    当下一些历史题材广播影视作品的创作,可以看到在细节上精益求精,不断高大上,在情节上构思精巧,步步为营,醉心于宫斗权谋,可能短时间内吸引了不少的眼球,满足了一些受众猎奇的需求。但思索之后就会发现,在这些作品中往往存在史实和思考上的各种欠缺。因为没有整体的历史感,没有科学的历史观,不能以宽广的眼界看世界,创作者的精神就很容易陷于偏狭、执拗,这样的写作很难在精神上说服读者。

    《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往往以其惊人的相似性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这其中的规律是最珍贵的财富。同样历史题材广播电视作品的“镜鉴”作用也才是其本质目的。所谓“镜鉴”即以史为镜,对照古今。如何将历史的镜鉴作用发挥到最好,让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提供借鉴,进而让受众产生共鸣,对现实产生影响,这才是历史题材创作的本源,也是历史题材现实重构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历史作品的现实重构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历史的真实。现实重构应该是在尊重历史的同时,照应现实,与现实重构,所谓重构不是推到重来,也不是古今的嫁接,而是历史中的灵魂与当今时代需求的统一性寻求。

    广播访谈节目《回望——大逃港》就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持续续近30年,大批的人经过千难万险从中国内地偷渡到香港,一些学者将这一历史事件称为“大逃港”,并将它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催生针。”①这样的历史不禁让创作者思考,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如此状况?原因和结果对现实又有怎样的启示?如何让历史作品与时代紧密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符合时代当下的需要,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为受众带来一些思索和借鉴?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既体现了创作者的匠心,也涉及到了创作中的现实重构问题。

    二、历史作品的创作需要现实重构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往往意味着文化的传承或者传统的烙印,因此,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当找到适应时代需求的历史精华,并加以重构。所谓“重构”并不是将具体的现实事件与历史融合在一起,而是将现实问题与历史境遇勾连,形成作品的内核,让受众在感受历史作品的时候心灵有所共振、感悟,从而达到“镜鉴”的效果。这种重构同时也是一种反思。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感受历史,能够让作品抛离那些所谓消费心态下的私情小调,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恢弘的气度,更具思想的深度。

    作品《回望——大逃港》涉及的历史30余年,参与人数众多。这段历史可以选择的角度很多,如时下很多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探秘、个人奋斗成功传记以及爱情悲欢离合等,也许以上主题都有吸引眼球的地方,但作为一个历史作品,《回望——大逃港》将“镜鉴”功能摆在了首位。这段历史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与当代社会情感需求可以在哪些方面产生碰撞和共鸣,是成为这部作品的首要思考。

    1.用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真实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歷史作品的创作与作者的史识和史观息息相关。拥有多少史实的积累,拥有何种历史眼光,就能看到什么样的历史真实。因此,作者对历史知识的积累和思考非常重要,只有把这段历史放在时间纵轴和横轴上不断对比和判断的时候,才能更清晰地把握其中的核心。

    抛去纷繁的枝叶,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逃港”发生的原因是内地经济落后导致人们温饱都出现了问题,人们为了生存从深圳偷渡到了香港。节目中,嘉宾方苞谈道:“偷渡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生活水平不理想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宝安原县委书记方苞等共产党员为代表的执政者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直面问题,采取了各种方式解决。正如《大逃港》作者陈秉安所说:“最终让大逃港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催生针,也让深圳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一段历史成为引发中国改革开放巨变的“导火索”,共产党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牢牢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摆在心中,其呈现出的历史重量和精神力量是让人振奋的。这种力量和振奋是值得现在的艺术作品来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