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藏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和路径分析

    王君

    【摘要】西藏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与内地地区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面对现实,如何从国家、自治区和传统媒体自身三个层面立体施策、解决问题,是一个需要各方都应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解决的课题。本文立足西藏传统媒体的现状,勾画出从媒体自身出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三条路线”。

    【关键词】西藏 媒体 融合 发展 规划 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所趋。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省份在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中走在了前面。面对当前现实,西藏传统媒体和主管部门只有明确定位、厘清思路,画好“路线图”和“工作表”,才能在推进媒体融合这一国家战略中走得既稳又好。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Ithielde Sold Pool)认为“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会随之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①

    笔者试从目前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西藏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的现状出发,通过客观分析、梳理自治区内传统媒体的职能和使命,从信息传播的需求侧出发分析信息传播的供给侧改革,强调做好西藏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厘清思路,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

    (一)西藏传媒的目标受众和工作重点

    西藏地区的媒体受众从空间上分类包括:“自治区内”“自治区外”两大部分,其中“区外”受众又可以细分为“境内”和“境外”两个部分。这样分类的原因是因为:第一,“区内”受众人口比较少,但这部分受众是我们信息传播的优先服务对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第二、“区外”受众不容忽视,西藏的特殊战略地位以及较高的关注度,有必要通过现代传播手段给予及时、全面、广泛和客观的信息推送。依实而言、以正视听,在这方面区内媒体最有发言权。

    在笔者看来,“区内”受众更多的信息需求集中体现为“了解政策信息”“关心社会生活”“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区外”受众感兴趣的是“西藏的大美”“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等方面,“区内”和“区外”的受众关注点各有侧重。毋庸置疑,推进西藏的媒体融合发展,即传统媒体“嫁接”新媒体,新媒体的“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全媒体传播”和“全互动传播”等诸多特性在信息传播中得到释放,就能够极大地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可以这样说,大力发展新闻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工作,或者说把媒体融合工作做好了,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好“区内”和“区外”受众的所有信息需求,才能履行好国家和时代赋予媒体的职责和使命。

    (二)西藏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和瓶颈所在

    目前,西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表现较好的也还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级阶段,要挺进“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高级阶段(即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还需要实现更大幅度的跨越,走一条与内地媒体不同的发展“捷径”。

    处在自治区新媒体发展前列的西藏台具有代表性,其发展现状可以用“小、少、弱、僵”四个字来概括。所谓小,就是专门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员比较少,不超过50人,带宽只有500兆,规模较小;所谓少,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协同的少、融合的少,各自为政;所谓弱,指的是技术系统智能化水平和实力比较弱,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与中央级媒体相提并论,影响力也弱(计算机网络端和手机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日均点击量总和也不足100万);所谓“僵”涉及的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内地传统媒体相比,缺乏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政策,对内地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地调动现有从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整体规划,立体施策解决问题

    (一)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内生动力

    1.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探索建立适应西藏区情和特殊地位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以市场化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治藏方略为指引,把政治意识和社会效益摆在前面。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用市场手段来管理和运营媒体,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政策倾斜;用政治家的眼光和标准来考核和评价媒体,给媒体的发展以更宽松的氛围和充足的培育期。简单照搬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不足以保持稳定,简单地按照计划经济的运作方式不足以激发活力和工作热情。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探索和培育融媒体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此期间,媒体自主创收可以全部用于补充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资金不足和增强内生动力,上级主管部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加强监督和指导,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通过放宽政策进一步促使媒体从业者转变观念,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主动变革图强,从增强与十四世达赖为首的分裂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斗争的实力和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高度来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2.援藏项目和专项基金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的援藏计划体现了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群众的深切关怀。当今时代,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课题,同样也离不开中央的支持和内地兄弟媒体的大力协助。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重要的是要有政策资金的持续扶持才能得以长期发展。在这一点上,内地一些省份已經建立了长效机制,每年都会有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推进媒体融合工作,而且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西藏自治区内媒体如果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工作,必须加大前期投入。

    (二)广电管理局形成协调发展共识

    西藏自治区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厅、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媒体主管部门要建立机制,统一步调、协调联动,共同为媒体融合工作的快速发展开药方并提供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广电融合、资源共享

    2001年,以浙江广电集团的成立为标志,全国广电媒体即广播与电视整合的大幕拉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广播与电视合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模效应突显。随着媒体融合工作的推进,西藏的广播和电视要实现机构重组,可以借鉴其他省份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另外,从中国西藏之声网(西藏台于2006年创办)的办网经验来看,广播与电视合并会极大地提升网站的影响力。中国西藏之声网站(PC端)的音视频和在线广播电视直播、点播功能,特别是大量西藏传统音乐、当代音乐、原生态音乐,以及音视频新闻报道很受国内外受众关注。2016年,中国西藏之声网对西藏网络音视频制作基地的初步建设已经完成,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完善基地的各方面建设。

    2.以“互联网+”战略推进媒体融合工作

    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全区可以发挥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属性,带动和提升“互联网+”战略(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西藏台可以学习和借鉴湖北省“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的做法: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建设覆盖全省、互联互通的“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移动政务新媒体平台,具备媒体融合与舆论引导、政务信息公开与移动政务、网上群众路线与民生服务等多项功能。

    (三)狠抓底层落实,不断探索和创新融合方式

    1.以“中央厨房”建设为龙头,推动融合技术广泛应用

    “中央厨房”是全媒体平台的形象比喻。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国西藏之声网将继续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引领新兴媒体建设,实现内容生产发布的平台化、移动化、数据化,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坚持“以媒为本、多元开拓”,着力构建多元化、立体化产业体系,推动广电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巩固阵地与占领市场共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事业繁荣与产业发展并进。

    2.以流程再造倒逼体制和机制改革

    “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播网络,再造采编播流程。为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此长彼长,参照内地媒体的成功经验,以建立“中央厨房”的流程构架,来实现对编制体制、机构职能、人员配置和考核机制的重大改革和调整,形成倒逼机制。考核体制改革,就是要强化绩效考核,创新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优稿优酬、建立新闻传播力排名制度,使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充分体现。

    同时,做好新闻供应链上下游的整合,鼓励小型团队创新实验新媒体发展案例,实行跨部门、跨媒体自组新的运营小组,以降低成本、提高素质,并通过项目化实现责权利相一致。

    三、推进媒体融合工作的路径分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西藏台为例,我认为应沿着以下“三条”路径,来推进媒体融合工作。

    (一)一点→全局

    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不是单位几个领导的事,应该成为单位每一位员工的共识:全体从业人员都要树立和增强“融媒体思维”。何为“融媒体思维”?就是每一位领导、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在做选题策划、采访报道、编辑播出和开发技术系统等各环节,都应站在全媒体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在当前情况下,从事新媒体工作的西藏台员工,应该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从现在开始,要着力培养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打造具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采编能力的全媒体人才。“一点”:落脚点在每一个人,具体到一件事、一次采访和一个活动。融起来了、达到要求了,就自然而然辐射到了整个频率和全台的所有工作。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路径,更是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

    (二)人工→智能

    技术始终是为内容服务的。工作机制、运作流程要为了适应媒体发展主动求变,“人工”就是要注重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把当下能力所及的事情先做起来,不要坐等技术平台全部搭建好了,“智能”化水平达到要求了才开始考虑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那样就太晚了。应该说,“人工”先做起来,就能够发现或产生有些人力所不能完成的或需要技术支撑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需求了,即升级或改造技术系统。这一思路和做法也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

    (三)形似→神似

    在记者招待会上,我们的记者可否这样说:“我是西藏台的记者,同时也是中国西藏之声网和手机客户端的记者。”亮明身份、加强自我宣传和扩大影响。在广播节目里,主持人可以说,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西藏之声网”和“手机客户端”。同样,在“中国西藏之声网”和“手机客户端”也可以宣传和推广、推送广播节目里的精彩内容和互动节目。从“形似”开始,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终端上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更立体、更饱满、可检索和被保存。“神似”,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融為一体、合而为一”,不只是外在被人看到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内部有统一布局的指挥机制、协调一致的运行流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奖惩办法。最终,所有这些效果的实现,都应该能够在强大的融媒体技术平台的支撑下来完成。

    总的来说,西藏新媒体发展在整体上落后于内地其他省份或地区,这与当前受众对西藏媒体信息服务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间。当前,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人们可望通过立体、多元,特别是移动手机端了解信息、获得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可视化、互动交流等方式受到青睐。为了不断增强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和个性化,要求传统媒体从业者更多地要在新媒体领域开疆拓土,最终实现媒体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注 释

    百度百科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69757717903861940.html .

    《习近平的治藏方略》,新华网,2015年8月26日。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黄一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