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情点”

    林晨

    【摘要】微剧创作手法丰富多样,从“动情点”入手,围绕它来设置冲突、塑造人物、安排节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本文结合创作实践来厘清 “微剧”与“动情点”的概念,提出可以从“打乱时间线、空间点;打破既有逻辑,冲出寻常情感模式;设置对比、利用冲突;灵活运用台词”四个方面,将“动情点”落到实处。

    【关键词】微剧 动情点 矛盾冲突 人物关系 事件细节

    【中图分类号】 G221 【文献标识码】A

    微广播剧,即微型广播剧,又称微剧,是有完整策划、完整故事情节,有演员角色对话以及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传统广播剧的微缩版。时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适合在微信、手机终端、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是一种在短时间休闲状态下收听的声音产品。微剧的概念在2010年左右出现并开始推广,历经四届全国范围的微剧大赛,目前已进入政府评奖序列,逐渐深入人心。但与传统广播剧相比较,它仍然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打磨、总结、进步。作为一名微剧创作者,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动情点”在微剧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与设置方法。

    人类的活动都可以在心理情感上找到归因,文艺创作的目标是展现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流动,所以找到基于普遍人性基础上的“动情点”,是戏剧创作的起点。“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感情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也是意境的落脚点,它是戏剧创作的源泉与核心。微剧和传统广播剧相比,不仅仅是时长有变化,在创作规律、传播途径、审美特征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根据市场调查,车载收听人群的收听习惯和有效收听时间往往在八分钟内,这样的篇幅意味着微剧创作只能在三四个场景、五人之内转展腾挪,必须快、狠、准地找到和表现人物情感的爆发点,围绕它进行场景再现和人物塑造等,这样才能体现出微剧小而精的特点。所以说,“动情点”的把握与设置对于微剧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素材中捕捉到“动情点”,再围绕“动情点”展开创作呢?

    首先,“动情点”要从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里寻找。人性是丰富多变的,不同的年龄、性别、成长环境等,都会投射到一个人内心世界并造成矛盾冲突,它是独特的、真实的,能够深深打动旁观者。古往今来的文艺作品里塑造出许多因剧烈冲突而为人熟知的经典形象,如哈姆雷特。而在笔者创作百部系列微剧《最美浙江人》第95部《怕打针的男孩》的过程中,也是遵从这一创作原理:人物原型为浙江台州一位给父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八岁男孩。如何在一个单纯天真的孩子身上找到“动情点”,既要符合客观事实,又要营造戏剧冲突。笔者把握住这样的一个矛盾:原本在学校注射常规疫苗都害怕的小男生,在得知父亲病情后毅然决然地接受复杂痛苦的捐献干细胞抽取。是什么让一个原本连普通打针都害怕的孩子坦然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对父亲的爱,是孩子赤诚的内心,这就是闪光的“动情点”。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之人,在日常生活里都会有害怕、有犹豫、有纠结,这是真实的人性,而冲破这些情绪做出英勇决定的,才是真正的伟大!这才会具有感染力。

    其次,“动情点”要从人物关系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与他人发生着亲情、友情、爱情等各方面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都可以揭示出真实的人性。在创作过程中,在人物关系里捕捉“动情点”是一条方便的途径。笔者创作的《祝寿》(《最美浙江人》第25部作品)也是从人物关系破题:在温州务工的河南人李学生在火车疾驰而来的刹那间救出两个孩子,献出自己的生命。见义勇为是刹那间的事,在戏剧创作中不可能让英雄思考半天后才做出救人的决定,那么就只能从人物关系入手。笔者没有正面表现英雄的救人过程,而是设定在英雄牺牲的若干年后,由两个关联人不约而同来给英雄的母亲祝寿展开。无论是开场的试探性对白,还是中间欲语又止的遮拦,悬念不断加深,最后由母亲解开真相,以痛失爱子的母亲内心的凄凉,衬托出英雄的崇高和伟大。这就是抓住了母子情这样一个“动情点”,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场景设置,令全剧内涵饱满。

    再次,从事件细节中捕捉“动情点”。有时候打动人们的往往是一个细节。如《爱的背负》(《最美浙江人》第11部作品)中,编剧韩冰在人物陈斌强的事迹素材里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绑带。陈斌强用绑带把自己和母亲绑在一起,方便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这个绑带就是在母子两代間传递真情的介质,也牵动了听众的心。利用这个“动情点”作为解开整个剧本创作的核心,巧妙有效,这也是细节决定品质的例证。

    捕捉“动情点”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对他人的高度共情,从而转化为微剧创作的灵感。那么,如何将“动情点”落到微剧创作的实处?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是打乱时间线、空间点。这是一个有风险的做法,但平铺直叙不是戏剧,恰恰是把“动情点”或者说高潮点安排在匪夷所思的时间线、空间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乱时间线的范例可以参考《飞来吧,明信片》(《最美浙江人》第56部作品),编剧吕卉使用了插叙的手法:当素不相识的网友们严重怀疑主人公在行骗时,一句“亲们,这和我支教的第一堂课有关”,就干净利落地衔接到了闪回中,没有缝隙,不容分心,这是高明的做法。同时,在笔者创作的《永远不会走远》(《最美浙江人》第85部作品)中,也勇敢地打破了空间点,让见义勇为献出生命的母亲胡小丽幻化为灵魂体,陪伴和开解因没能拉回妈妈而自疚不已的女儿,最终让女儿明白母亲的爱从未走远,从而完成内心的成长。让母女二人在阴阳相隔的两个世界里,展开了一场对话。它符合戏剧创作规律,也符合人性真实,这样“人鬼情未了”式的空间切换手法没有编造的痕迹,反倒让人听了更加相信英雄故事的真实。

    二是打破既有逻辑,冲出寻常情感模式。既往经典创作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也会成为一种思维定势,看得多了,人们看到开头就能猜出结局,没有了情感激荡的感觉。所以在设置“动情点”时,不妨让它落脚在令人意想不到之处。以笔者创作的微剧《漫长的告别》为例,它讲述的是解放前一双温州小儿女因时局动荡离散在海峡两岸50余年,再见时已是鬓发苍苍。按照大家习以为常的理解,再见必然是抱头痛哭,细说从头。然而笔者把“动情点”恰恰落在了相见却不相认,给出台词:“50年过去了,我们都变了,相认又有什么意义呢?能看到他/她,知道他/她过得好,就足够了。”这种真实但非常规的情感表达在高潮处有一种戛然而止的精彩,它将一腔深情内化成为每个听者内心的遗憾与认同,反而起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戏剧效果。

    三是设置对比、利用冲突。浙江广电集团交通之声董慧临老师曾在微剧创作经验介绍时提到一句有趣的话:“你要让主人公受苦,这样大家才会喜欢。”把主人公放到种种困境里,其性格闪光点才会真正得以锤炼和体现,受众的动情度自然也提高了。笔者在根据浙江金华倪奕兵火场救人真实事迹改编的微广播剧《绝不丢脸》(《最美浙江人》第12部)里就运用了这一创作手法:从女儿因为老爸“没钱,抠门”而看不起他开场,到他坚辞被救者致谢的三万元钱,女儿自感惭愧,完成了对父亲的认同。短短几分钟,女儿的思想变化令人信服,也完成了对一个英雄行为的描写和形象塑造。

    四是灵活运用台词体现。所谓台词传神,就是非常精准地传递出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中国医生》这部微剧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英勇无畏的援非中国医生的形象。剧本本可以把主题定位在医生的奉献精神上,但编剧却不甘心止于此,她把“动情点”落在了剧终的对话上:

    【汽车启动声

    士兵:中国医生,我能走路了!我要回家了!

    李波:兄弟,最美的风景,就是回家的路!

    【中国国歌声

    李波:(独白)我是中国医生!再美的风景,也比不上回家的路。等我回家,我要带老婆孩子去旅游,去享受中国的和平美丽。

    【音乐,剧终

    这样的台词,细微的变化,立刻就将微剧主题升华到了一个“呼唤和平”理念上,变得宏大,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情感共鸣,这是非常高明的编剧技巧。

    综上所述,“动情点”是戏剧创作的核心,更是微剧创作的密钥,只有用好这把密钥,打开人的内心,围绕其展开创作,唤起人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才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微剧。

    参考文献

    1.殷满仓:《融媒体时代微广播剧发展研究》,《今传媒》,2015第10期。

    (本文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