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转换,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冯金林

    [摘 要]在课堂中巧妙运用语言转换,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地触摸到语言的实质,并进行多方位的体验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教师应巧妙地运用教材中的经典句式进行语言转换,凸显内容张力;引导学生“化我为他”进行想象、感悟、补充,走进人物内心;利用不同文体的课文,对其风格和体裁进行转换,让学生在转换中感受语言文字所带来的乐趣;借助课文,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迁移训练中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言活动;转换;感悟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6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文。”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语言学习素材;同时,积极开展语言转换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和吸收,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一、转换句式,凸显内容张力

    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而文章中经常会有大量的典型句子,这些句子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最佳素材。教师若能巧妙运用典型句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转换,就能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有效性。

    例如,《祖父的园子》一课主要记录了“我”在祖父园子里无拘无束、自由快乐的生活。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作者采用了“反复”的表现手法,反复运用了“愿意……就……”这个句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园中景物的自由快乐,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心”的自由。

    【教学片断】

    师:你们能用“我愿意……就……”来说一说你们理想的生活吗?

    生1:我愿意睡到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反正爸妈不在家。

    生2:我愿意栽花就栽花,反正也是瞎胡闹。

    生3:我愿意吃黄瓜就吃黄瓜,愿意捉蜻蜓就把黄瓜扔一旁,反正没人管我。

    教师对于课文中典型句式的提炼与巧妙运用,给予了学生自主表达和情感发挥的机会。

    二、转换角度,拨动情感之弦

    “化我为他”是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把课文中一些比较模糊、零散的认知整合起来,形成语言文字,促使学生深入到课文中,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作者运用细腻和生动的文笔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人鸟相处的温馨画面,使我们感受到了“信赖”所创造的美好境界。

    【教学片断】

    (教师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_______”画出冯骥才对待珍珠鸟的句子,用“﹏﹏﹏”画出写珍珠鸟的句子,接着带领学生一起朗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快速地默读了课文,那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朗读呢?假如我是作者,你们是珍珠鸟,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师:我不管你——

    生:这样久了,打开窗子,我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绝不飞出去。

    师:渐渐你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先是离你较远,见你不伤害我,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你的反应。你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我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你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虽然是非常简单的人称转换,但却能让学生发现语言中的另一个世界,让学生感到别有一番滋味。

    三、转换文本,感受言语乐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体十分丰富,记叙文、说明文、童话故事、古诗词等,这些文体的风格、体裁、形式之间都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学生就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例如,《黄山奇松》一课,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为代表,描写了黄山奇松的神奇,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那么,除了用作者这样的叙述方式以外,还可以如何来展示黄山奇松的神奇呢?

    【教学片断】

    一个学生将课文编写成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黄山的景色异常优美,漫山遍野的松树,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但山上云雾缭绕、山壁陡峭,游客们经常迷路,甚至会在山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黄山的山脚下,住着三兄弟,他们在知道游客迷路或失踪的事情后,经过商量决定:一人负责在山脚下迎接游客,并为其指点上山路径;一人负责在半山为游客讲解黄山的独特风景,并及时提醒游客山上的险要之处;一人负责在山顶护送游客下山。从此,黄山变得热闹非凡,且再也有没游客迷路或失踪。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当三兄弟护送完最后一个游客下山后,突然间暴雨倾泻、山洪暴发,瞬间将他们淹没在无情的山洪中。后来,人们听闻这个噩耗,非常悲痛,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他们。可當人们聚集在山上时,看到的却是在三兄弟经常迎客的地方,长出了三棵奇特的松树,人们认为这就是三兄弟的化身,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

    在这样的文体转换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四、转换再创,突破文本窠臼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从语言本身出发,充分地挖掘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和篇章的语言习得点,有意识地设计语言训练活动,让学生通过借鉴、模仿,学会迁移运用,并达到创新、创造的境界。

    例如,《穷人》一课的第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刻画了桑娜抱回邻居西蒙的两个遗孤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有激动、有紧张、有担忧、有不安,更有坚定、决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桑娜的内心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忐忑不安”一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教学片断】

    师: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

    生1:(借助课文)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要抱过来呀?我该如何跟他说呢?

    师: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维顺序,你觉得应该如何排序呢?

    生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要抱过来呀?这是闹着玩的吗?他会说什么呢?我该如何跟他说呢?

    师: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这个顺序来写呢?

    生:(互动讨论)这样正好体现了桑娜的“忐忑不安”。

    师:你什么时候也感到过“忐忑不安”呢?

    生3:作业没完成,偷玩手机的时候。

    生4:上课开小差的时候。

    生5:考试考砸的时候。

    教师让学生描写一段做错事后忐忑不安的心情。

    借助教材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写出的作文情感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细腻,而且学生的写作形式和内容也会变得更加精彩绝伦。

    总之,只有紧抓“语言转换”把手,引领学生进行实践与运用,并全方位地触摸语言实质,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内化与吸收语言,在充分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责编 刘宇帆)